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买卖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舊俗(二)——婚嫁的繁縟與浪費兼談我國古時婚制及有關其他種種——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0期  作者:曲翁  出版时间:1991-06-20
    关键字: 婚嫁 习俗 买卖 六礼

    侍僮,夹毂相引,富者竞欲相过,贫者耻其不逮,飨之所费,破终身之业,」齐武帝赜诏谓:「婚礼下达,人伦攸始,晚俗滛丽,华泰尤甚,饍羞方丈,有过王侯,富者扇其娇风,贫者耻其不逮,」唐韦挺上疏谓:「—今贵俗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絃,以极欢宴,惟竞奢侈,不顾礼经。」可见自来我国对婚姻奢侈之风。我国古时婚姻是买卖式。唐高宗治诏谓:「—自今以后,天下嫁女受财,三品以上之家,不得过绢三百疋,四品五品,不得过二百疋,六品七品,不得过一百疋,八品以下,不得过五十疋,皆充所嫁女费

  • 文章地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3-01
    关键字: 地契标准 买卖细则 地方习俗

    中国以农立国,民食为天,田地为基本养命之源,农人对于田地之珍视,不逊于军事之寸土必争,故不幸因故变卖,等于割肉,复受鄕党指责詈为败家子孙,多重痛苦,无颜见人,故屡有价格议妥,草契已成、弓檀下地而又毁约者。又基于宗族观念,如族中人出卖田地,合族均引以为耻,必藉车路、祖茔、风水百般阻挠,最低亦希望由族中购买。俗有「田半年」之谚,谓田地买卖,往返磋商,须费半年时间,方得成交,可见对于田地买卖重视与困难。卖契格式如下:立出卖阳田杜绝文契人×××今因正用不足愿将祖

  • 文章農村女强人——記何市鎮農業經紀人駱建英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1期  作者:蘇靜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骆建英 种植规模 致富 农业经济 疏菜买卖

    骆建英是何市镇何西村一位成功的农业经纪人。她架起了何市镇农副产品走向市场的桥梁,为全镇农业结构调整作出了贡献。今年三十八岁的骆建英早在十年前就开始疏菜买卖。别看骆建英是个女性,在生意场上却是巾帼不让须眉,每次外出洽谈业务,签订购销合同,总是果断决策,从不含糊。如今,她的业务范围已从上海、苏州扩展到浙江、厦门。她告诉笔者,中国加入世质组织后,绿色食品深受国际市场青睐,农村经纪人也要适应市场需求,目前,她主要经销无公害蔬菜,包括荷仁豆、日本大蚕豆、马兰头

  • 文章回憶童年——八灘的小人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劉鳴漢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骡轿行 戏班子 社会经济 小买卖

    死劲砸过去,吓得姑娘花容失色,急忙避躱。大多数人是像撒麦种一样,很厚道。不爱看杀牛—家住后菜园附近的蒋二爹,早晨在我家门前摆鱼摊子,祇一个早市,隔不久蒋家闺女就拎了几条鲫鱼,一直送到灶屋说:「都是活跳新鲜的,送给璧大爹烧汤吃,不要钱。」(家父讳祥璧),家父再三推谢,最后半卖半送成交。蒋家一对才十来岁的姐妹,下午摆一张桌子卖熟牛肉,牛肚牛杂,照顾买卖。二姑娘一次问我说:「看过杀牛吗?」我摇摇头。「过一天到我家看杀牛要不要?」我说要:约在黄昏时候,二姑娘招招

  • 文章淸末無錫一位好縣令——裴大中洋商罔顧信義用大稱收買鮮繭裴令深悉民隱校準漕砝為四碼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1期  作者:軍嶂山樵  出版时间:1987-05-20
    关键字: 无锡县令 裴大中 养蚕行业 蚕丝买卖

    吾邑四鄕農民除耕種稻麥外,多靠種桑養蠶爲一大副產收穫,甚至全靠種桑養蠶爲生者,亦大有其人,春蠶,夏蠶,秋蠶,幾乎一年到頭在忙着養蠶,養得好,要比耕種稻麥,獲利倍蓰,如果不好,蠶兒中途出了毛病,蝕了大本的亦復不少,所以江蘇省政府在無錫西門外龍山稍設有蠶桑試驗場,附設育蠶指導所,派員到各蠶戶去指導,並在蠶子孵化時合作在一起飼養,到了二眠時期,再由各戶分囘家去飼養,這樣就可靠了。吾邑在淸朝乾,嘉以前,農民很少養蠶,祇有南門外開化,揚名,新安等鄕,地濱太湖,與浙...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