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九峰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淸以來之孟河醫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0期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孟河医学 史料记载 王九峰医案

    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余支则自鎭江谏壁埤阵,入山益深,累迁至孟河。书生失业,依医为生,但出身科甲,文学根柢颇深,世称儒医。费杰古悫纯笃,尝设药饵,以周荧独,著作有名。传至费晓,学醇方精,以出诊覆车,肠断而死,是为医而牺牲者。晓生六子,而云庵之审证辨脉,用药制方,有跨灶之誉,一时全活甚众。(见「常州府志」「武进县志」)三、孟河医学之勃兴逊淸盛时,叶天士、薛生白既以医学名当世。徐灵胎继之以眞才实学,享誉江南。而王九峯(著有「王九峯医案」)之治病,出神入化

  • 文章松江斜塔

    来源期刊:《浦東》 第26期  出版时间:1981-10-15
    关键字: 护珠塔 天马山斜塔 胜景

    上海郊区松江县的天马山西上,有座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更古老更倾斜的「护珠」斜塔。护珠塔建于公元一〇七年(北宋元丰二年),比建于公元一·一七四年的「比萨」斜塔早近百年。护珠塔是呈平面八角形的砖木结构佛塔,七层,高约二十五米,塔身现在向东南倾斜达十二度。护珠塔经历了百多年的风雨侵袭,塔身已经斑斑驳驳,显得十分苍老古朴。远远望去一座斜塔耸立巓,蔚为奇观:如果从近处,尤其是从塔底朝上看,只见古塔将倒未倒,大有压顶之感,令游人惊叹不已。护珠塔初建时并非斜塔

  • 文章九峯三泖映塔(上)

    来源期刊:《浦東》 第86期  作者:松江客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三泖 风景名胜 董其昌 历史资料

    云间九峰三泖,历来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泖之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名人遗蹟,十分丰富,有著名的泉、溪、洞、壁等,有很多宗教建筑和古塔,历代文人留下不少吟永泖的诗篇和画卷。元代陶宗仪赞为一世外桃源」,明代董其昌更有「点芙蓉堕淼茫」的生动描绘。历经沧桑,泖名蹟大多湮没。九峰的岩石被开采,使多数山体受损,自然的风化和人为的损坏,使诸多胜蹟无存,现在胜景仅存者寥寥可数。古之三泖,由于淤涨、围垦等因素,今仅存三泖之一的圆泖。九峰胜景话当年九峰位于松江县之

  • 文章九峯三泖

    来源期刊:《松江鄕訊》 第5期  作者:錢中岳 出版时间:1968-06-01
    关键字: 松江县 三泖 简记

    松江素称文物之邦,自东晋陆机、陆云以后,文学政治,代有传人,溯观史乘,均可稽考。至于松江的地理名胜,因非属名山大川,故知之者甚少。曾记鄕先辈中很多以泖为别号者,一般所知祗是为山,泖为水而已,至于何谓九峯,何为三泖,六十岁以上的鄕长,也许还能数说,中少年的同鄕,已都瞠目不知所对,兹录明末大诗人吴梅村先生咏九峯诗,藉代诠释。一、凤凰山碧树丹山千仞冈,夫差亲猎雉媒场,五茸风动琅玕实,三泖云沈沆瀣浆,鸟听和鸣巢翡翠,花舒锦翼照文章,西施醉唱秦楼曲,天半吹萧引

  • 文章浦东九峰三泖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78-11-10
    关键字: 浦东 凤凰山 三泖

    吾鄕浦东位于江南平原,境内少山水胜景;幸有九峯三泖点缀其间,成为骚人墨客,诗词歌赋的对象。鄕民亦当以此自豪,谈起鄕情,总要牵连到九峯三泖。其实,九峯三泖在唐宋时,尙未知名,一自元代凌作九峯词,杨维桢、陶宗仪亟称九峯,于是大著。明代陈眉公隐居佘山;淸朝顺治辛丑进士诸嗣郢隐居九峯中,放怀诗酒,每岁春秋佳日,招客为高会,泖之胜,传播遐迩。究竟九峯三泖的名称如何?有些什么掌故,我想同鄕们也乐于了解,谨就所知,摭述于左:「九峯」江南通志载:松江府有九峯,一凤凰

  • 文章九峰三泖映塔(下)

    来源期刊:《浦東》 第87期  作者:松江客 出版时间:1997-03-31
    关键字: 三泖 风景名胜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三泖与九峰齐名,在松江县之西,自古以来,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水道之一。又是旅游胜地。明王世员有诗:「莫言此地小,但觉四天宽。面面芙蓉镜,层层严苈冠。一、泓甃眼碧,点鹫头丹。吹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经归尤藏易,僧结蜃楼难。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倦兮禅榻卧,闲借佛书看。犹有余根在,羞人识宰官」。三泖,历史上指今松江、青浦、金山至浙江平湖间相连的大湖荡。一据水道位置称上泖、中泖、下泖;二据大小形状把上、中、下三泖依次称为长泖、大泖、圆泖。泖湖源自太湖。经松、金

  • 文章出版「松江九峰」专辑简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5期  作者:吳仲炳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松江 风景名胜 名人轶事 掌故 特产 诗文选

    松江九峰」系松江县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编,十万贰千余言,交上海古籍出版社,作为《松江文史》的一期专辑出版。「松江文史」自198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专辑」创刊,至1993年先后出版十五期。发掘了不少有关松江的文史资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展,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文史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呢?松江是一座历史悠久,上海地区建置最早的古城。距县城9-11公里的西北部佘山地区的九峰十二山,是上海地区唯一的小山群体,占地4.10平方公里,濒临柳河

  • 文章淸俊遒麗 逸趣天成

    来源期刊:《浦東》 第82期  作者:高鋅 出版时间:1995-12-10
    关键字: 张叔通 《余之记者生涯》 樵子谈画》 人物生平 人物回忆

    张叔通(一八七五—一六七)名葆良,号九峰樵子,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人。幼聪颖而好游嬉,经父辈督训,发愤读书,学业猛进,后即能治《国策》、《史记》、《文选》等古藉,积年成才,应聘于上海《申报》馆任记者,擅写论文,历三十年之久,为上海知名的老报人。撰有《余之记者生涯》等。他早富革命思想,曾写民主革命志士《徐钖麟》一书,为清吏所禁忌,又辑《余山小志》,起沿革,讫泖诗文,凡十余条目,颇具地方志文献研究资料。张叔通书昼兼擅,寿衍耄耋。中岁曾执教文史课于上海

  • 文章顯要鄉紳 領袖羣倫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9期  出版时间:1976-05-20
    关键字: 小荔先生 九老阁记 寄畅 九老阁

    民国六十四年乙夘大除夕,在退値归寓途次,遇鄕友某君,谈及吾邑公园中之老阁,愚询以老阁之来历,答曰不知,新正多暇,草成此稿吿之。——杨保和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