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文化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筷子春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陳麗斯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筷子 筷子外交 中国文化

    扩张,即生女孩,这生男生女的或然率,都是百分之五十,没有人认眞其准确性,只是在家庭中,茶余饭后,为了一个新生命来临前,加一点喜悦气氛而已。筷子在日本日本在中国唐代,派遣僧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大唐文化,代表中国文化的筷子,当然也传往日本,如今日本有花道,茶道,书道,剑道,棋道等,都是中国汉文化一部份,稍加改良,更益专精,因谓之「道」,这个道,是专门硏究之成果,日本受我隋唐文化的影响,在宫廷和贵族们的宴会上,使用金属筷子,吃中国式的饭菜,被认为是高格调的社交生活

  • 文章正視歷史·胸懷中國(完)——告別七十五年教學生涯的一堂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史学 文学 屈原 中国文化

    诸位不要认为我是硏究史学的,可以不管经学文学。没有一中国史学家可以不通经学文学。也没有一中国史学文学家,当不起中国文化大统为四民之首的士的身分的。西洋文学家就是文学家,史学家就是史学家,政治家就是政治家,此为专家之学。他们没有中国人之所谓士,所谓通儒。我在此讲学快近二十年,主要宗旨即在力矫此弊。今天趁端节来临,再发此言。如宋玉,大家知道是当年屈原的学生,但司马迁史记宋玉轮不到,却把贾生直接屈原。这种史学,不仅敍通文学,还要直究人生,品其人,乃可衡其文。论

  • 文章錢穆先生紀念館講演學術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3期  出版时间:1997-07-20
    关键字: 钱穆纪念馆 学术 演讲 中国文化

    下午2:30)主讲人讲题8月9日 陈文豪 秦汉简帛的发现与史料价值9月13日 郭伯佾 书法艺术欣赏举隅10月18日 林丽月 传统中国社会的「禁奢」与「反禁奢」11月8日 李东华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转变期12月13日 刘静贞 正位于内?宋代女性的生活空间时间:每月第二个星期六下午2∶30地点:钱穆先生纪念馆馆址:台北市临溪路72号(东吴学音乐馆斜对面)电话:8837l22

  • 文章倫理觀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1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5-07-25
    关键字: 伦理观念 传统 中国文化 社会转型 道德规范

    人的。中国的伦理观念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懂得中国文化的西方人常表钦慕。社会在变,但亲人之间的爱是不能跟着变的,因为这是家庭幸福的泉源。朋友们常称赞我们的家庭,我说没有什么,只是一切正常而已,其实能一切正常,那就正常了。是不是?怀园老人

  • 文章鼠年談鼠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張鴻杰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鼠年 十二生肖 中国文化 隋炀帝 春联

    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十二生肖,渊远流长,中国人口众多,世界第一,对岸大陆十三亿,海外华侨五千万,台澎金马二千三百万,不分男女贫富,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生肖。十二生肖顺序,就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猪十二种动物,前面加上天干一个字,组合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为我国人民出生后的属性准则,也是中国人的智慧,欧美非各国,对我们这些所知甚少。话说隋炀帝杨广,开广陵运河,陈留县挖到地穴,普称无底洞,命狄去邪入洞

  • 文章悼念旅台仙逝的丁、王兩位鄕賢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丁似庵 军人 中国文化 生活节俭 王公玙 溘然辞世 北伐战争 大学毕业 官员

    办事。」人以仁为出发点,才能汎爱众,领导群伦,老子有深远韬略,讲君逸臣劳,才能统御大军,治理大事。鬼子(洋人)办事,讲求科学方法,工作才能收到速效与实效。我闻之非常惊讶,他老人家哲理探讨如此深远,想到我们今天提倡伦理、民主、科学,而不求甚解,令我茅塞顿开,找到了源头。无限钦佩,他又微笑的讲下去,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要你如何深入探讨与运用,穷其毕生使用不竭,人家有,其实我们也有,大哉斯言。中西兵学贯通:他一向手不释卷,以此喻作「补闲」,卅多年前一次我去看他,他

  • 文章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湯宜諧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母亲节 中国文化 桃园拉拉山 纪念馆 历史回顾

    已融入中国文化,而为国人认同的「母亲节」(每年五月第二个星期日)在我们的社会中,其受到欢迎的程度,似乎尤胜于发祥地的美国,原因有二:一是符合我国的孝道传统,二是商业文化的「催化」功能。从这件事实也说明海纳百川的中华文化博大「包容性」,而不论东方西方,人伦道德其心同,其理同。笔者成为「资深」公民后,居家以带孙子为业,到也乐在其中,今年母亲节,儿子为了表达孝心,也是为了「慰劳」老母照料孙子的辛苦,因此驾车偕同二老,远离台北尘嚣,前往桃园拉拉山,夜宿神木区休假

  • 文章吳文化漫談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高爕初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吴文化 江南 中国文化 丝绸 新石器时代

    水的灵动、明净、秀丽、睿智、深邃,赋予了吴文化的特性,也哺育了聪慧、勤奋、俊秀、清柔的吴人。太平洋波浪与大陆板块的冲撞,使海洋文化的精华与大陆文化得到交融、淀积,生成一种既是传统的又能异质的新型文化。吴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既有中国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它对异质文化吸收与融合,又向外界辐射。如吴地曾向海外传播其先进的农业文化,也曾吸收、融合西方先进的工业文化。早在明清闭关锁国时期,吴地民间已有对外交流。清朝末年,上海成为

  • 文章錢穆紀念郵票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8期  作者:吳季賢  出版时间:1994-08-20
    关键字: 钱穆 纪念邮票 历史学家 诞辰 中国文化

    文学院院长。来台后任各大学敎授,博士班指导敎授,先后任敎八十年。毕生从事敎育,在香港创设新亚书院,后并入香港中文大学。大师著作等身,均为硏究国学,传承中国文化及发扬儒家思想之传世之作。大师一生以宣扬中国历史文化精神为己任,他说「中国的文化精神是道德」及「西方社会用宗敎,舆论,法律,三种工具来规范社会秩序,而我国仅用一个「理」字就规范得很好了。在外双溪居住三十三年之「素书楼」已由台北市政府规划为图书馆,供人追念。⊙

  • 文章孝道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性

    来源期刊:《浦東》 第44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6-04-15
    关键字: 孝道 奖学金 中国文化 崇德文教基金会 家庭教育

    崇德文敎基金会为匡扶当前社风气,积极倡导伦理道德,其奖助学金办法中,列入「子女尽孝」为申请奖助的条件,是各种奖学金所未见,这样的重视孝道,实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子女尽孝是做人的基本责任大家都知道,孝道是中国文化中特加注重的美德,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其重要性。所以 国父以孝为八德之一,而且说:「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比各国进步得多,孝经所讲孝字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先总统 蒋公在靑年守则中列入「孝顺为齐家之本」,而且说:「父母生养我们、敎育我们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