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之山东(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李繼昶  出版时间:1978-03-20
    关键字: 八年抗戰 山东

    三十六、两大柱石的寿光和昌乐提起寿光和昌乐,这是山东抗战过程中自始至终仅有的两大柱石,矗立在胶济路中段的两旁,坚靱的一直撑持到抗战的胜利。前者为十四区专署基地,后者则为八区专署所在。在全省过去整个战乱的局面中,他们不仅能屹然无恙,而且在本境内由于对敌匪的长期拼鬪,有时还能策应到其他各处的军事行动。前者曾为鲁北行署南去的仅有门户,后者更是战区省府北进的唯一锁钥;且胶济路南北情况吃紧的时候,这又是一个稀有的联络干线和转进的最利阵地!自三十二战区省府离鲁后

  • 文章抗战之山东(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李繼昶 出版时间:1977-09-20
    关键字: 八年抗战 鲁北 鲁西 鲁南 鲁东

    二十五、行署撤销后的鲁北鲁北的局面,至三十的中间,由于地区的重要,已在敌匪纷争横扰下,演成混战的状态;更因交通封锁,与联击断绝的影响,而且深蹈重围中,行将面临弹尽援竭的绝境;然尙赖行署受何主任的领导,以沉着苦鬪的精神,支扶着鲁北飘荡中的危急局势!惟到三十秋,匪军冀图进一步争扰鲁北,及予行署以澈底摧毁,更调集其号称之杨果夫,萧华,杨勇及李人凤等支队,约一万五千人的兵力,以大包围阵式,向行署所驻的霑化和义合庄猛攻!经反复激战,予匪以相当损失后,行署为采行

  • 文章甲子会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張象舜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甲子 年会会歌 回首往事 忆昔抚今 散文诗联

    首,兼庆仲兄周甲诞。[7]人生喜逢双甲子,群祝三多开寿筵。友情永沐春风里,笑看梨花飞片片。[8]畅饮不觉星斗移,更深露冷夜已阑。放浪形骸不成辞,聊将俚语供留恋。借问此会名何如,甲子会美无算。[1] :抗战末期山东省府流亡皖北阜阳三塔集曾设山东从军靑征集处省内靑纷往报名从军。[2] :北方人称「发皮汗」,皖人称「打摆子」其实即虐疾。[3] :日本人骂人语「马鹿」借以骂日皇昭和。[4] :大程敎育即军官敎育。[5] :南湖

  • 文章回憶山東省立第二臨時中學校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1998-03-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校歌 抗战六十周年

    山东省立第二临时中学,于民国三十三秋建校于安徽省阜阳县胡家庙鄕倪后湖村倪家花园,建校第一任校长朱世兰号香汀老师。(民国三十八四月来台,初任高雄市左营中学校长,后改为省立左营高中,至民国五十一奉调省敎育厅督学,退休后寓居雾峯鄕光复新村,于民国八十二元月十一日逝世,享寿九十有二高龄)校歌由音乐兼美术老师孔端甫作词曲,距今已超过半个世纪。因多未唱此歌,致歌词已记忆欠详;经多方査询及回忆,谨将二临中校歌歌词录后,并请藉山东文献之一角刊载,希望二临中旅

  • 文章衛濱人話生平(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丁一塵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临清 童年回忆 人物生平 国共内战 故乡记忆

    编者案:丁一尘先生著衞滨人话生平一书,行书影印,本三月出版,自署七十自述。不独字体美,内涉许多鄕国史事。本刋特分期转载,以享读者。

  • 文章抗战期间教育厅资送青前往后方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教育厅 资送青年 奔赴后方 史料考古

    沦陷区,时时有被派去当兵编入敌伪部队杀戮自己同胞的可能,一旦逃出加入抗战行列,已属万幸,不易有非份之想;(2)他们到敎育厅报到,衣食住均由省政府安排,地方没有任何供应,亦不与地方政府有任何接触;(3)更主要者是敎育厅以靑学生招待他们,未曾以入伍兵相看待。他们将是争取最后胜利的靑军,不是一般的国军。㈢送往后方:最高统帅部对山东省政府发动靑军一事颇致嘉许,命令将半数送往第一战区河南上蔡,另半数送往第五战区安徽立煌。前者是第一队由我亲自护送,后者是第二队由

  • 文章憶鄕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商廣潤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童年岁月 抗日战争 战争岁月 乡音乡情

    前言提笔之前,首先感谢住在台湾的鄕贤们,为服务桑梓集思广益,不辞劳心奔波,创设山东文献。使山东鄕土近百来所受之苦难及鄕情旧俗,予以整理付梓。本人自一卷四期拜读期间,见有些鄕贤们文笔流畅,内容丰富,并将人物事理予以忠奸分明的分析描述,感人处让人落泪!激怒处又使人热血沸腾!更感谢执笔献文之鄕贤们,因他们都遭遇过惊涛骇浪,经历无数险恶环境,笔法自然多采多姿,美妙无比。然须不断继续努力来充实我们山东文献,以期达到至善尽美。本人虽有热心,但因学问浅薄,经历又差

  • 文章我参加南宁受降典礼——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追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抗战受降典礼 抗战胜利五十周年 追忆

    五十前,抗日战争获得胜利,我以二十六岁的靑,陆军砲兵上尉军官,有幸得以参加在广西南宁的受降典礼,可说是毕生的殊荣,际遇的异数。当山东籍的将领:王耀武鄕长以第四方面军司令官身份,奉最高统帅蒋中正之命,在湖南衡阳接受日军坂西一良的投降;李延鄕长以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身份,在山东济南接受日军细川忠康的投降,为山东人增光。我参加南宁受降典礼,仅是机缘巧合,于今抗日战争胜利已届满五十周,我已是七十六岁皤皤老翁,时事变化莫测,回首前尘,颇多事故,不胜感慨系之

  • 文章悼周實之兄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尹顯亮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周实之 挚友回忆 追思悼文 抗日战争 晚年生活

    记得古人论交友,是由「不挟长、不挟贵」者来考量。这点实之兄可说是兼而有之了。因为,论龄,他比我大十岁;论社会地位,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但,他之与我为友,又非「友其德也」;只可说,他纯以长者之风,来提携我这个才德无称的后进而已。回忆我与实之相识,应该从民国二十五开始。那暑假,我到城里躱匪乱,在亲戚盛子元兄家中遇到他。那时,我还是一个未满十七岁的童子军,而他已经是靑岛市李村后师毕业的高材生了。他举止斯文,应对有礼,使人有「一见如故」之感。饭罢,他吿辞后

  • 文章广济医院的设立与结束——兼述三民主义青团山东支团龙黄分团部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張拙夫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广济医院 三民主义青年团 龙黄分团部 资料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日人得寸进尺,又在上海掀起「一二八」事件。不久,芦沟桥事变又起,七七抗战开始了,日人沿津浦线南侵,山东各县市相继沦陷,伪政权遂即成立。二十七(一九三八)六月余为因应抗战领导重心需要,特于县城内南关辟开设广济医院,以为活动机关;先以西门普济医院作联络地点,该医院系表弟魏懋杰豪仲之盟兄曲以运享吉同志与焦君合营的,久则余之活动渐启焦君疑,恐事泄不便继续,乃觅南关大街文明澡塘旁独幢房屋另开设广济医院。医院开办费用,是先慈魏毓香樽节家用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