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世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秦啓榮先生的生平記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秦启荣 家世 求学 组军抗战 英烈

    予以补充,力求眞实完整,或因访问未周,有所遗漏,亦请谅宥为感。二、家世先生讳启荣字向村,生于民国前九年(西元一九〇三),世居山东省邹县城里北门书院街,大门崁有欧体正楷字门对「此地在城如在野,其人为士又为农」。[1]乃半耕半读之家。祖父曾入庠为廪生,豁然大度,交游广阔,在地方有排难解纷之善举,深受鄕里父老敬重,对数学之硏究,颇有心得。在邹县书院为潘山长所赏识,关系特别良好,潘为前北洋政府时代国务总理济宁潘复先生[2]之尊翁守廉老先生,淸光緖年间进士,学识渊博

  • 文章自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劉安祺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 自传 家世 学历 经历

    家世余世居山东峄县城西南六十里之义和庄,庄北滨运河,南面铜山、西倚微湖,东望平野,津浦路经其傍,累世耕读,历代小康。先祖父秉让公,仁厚为守,望重鄕邻,先父讳宜德,通国学,习药性,母程氏,性贤淑,善持家,生余及弟二人。余生于民前八年五月十五日,余父晚年多病,民二十年冬与世长辞。余父逝世后,家务赖余母辛苦主持,余数十年戎马生活,出入战阵,立身奉公,治军驭众,免于后顾,免于大过,皆余母贤德义方苦心教化之所赐。余母向极健康,不幸于民四十二年夏,因脑溢血弃养

  • 文章平凡説從頭第一部 苦澀崎嶇的成長歷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王曾才 出版时间:2001-12-20
    关键字: 兰陵王氏 家世 流亡台湾 求学经过

    我的家世源自一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家族,那就是琅琊王氏;出生的地方是一个在古代即已高开发但后来却相对落后的地方:山东临沂兰陵。族人贤能辈出,尤其是在汉、唐之间,载入史乘者,据说有六百余人。近代以还,随着国步蜩螗和农业社会的衰退而家道中落,但是父祖辈仍然小康有余。国共内战以后,中国发生天崩地裂般的巨变,我家因在共产价値观上「成分」不良,而离乡背井。一生之中,除了在台湾的近四十年,尙称安定以外,其不安定的情况,堪称「处处无家处处家」。顚沛流离的人,他的成长

  • 文章劉振海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刘振海 家世生平 军旅生涯 追思悼念

    先生名振海,山東省武城縣人,詩書門第,民國十年一月二十二日生。幼年失怙,慈母勤儉持家,刻苦培育幼小。振海先生自幼聰慧,小學首名畢業,民國廿二年考入縣立師範就讀。民國廿六年對日抗戰軍興,投筆從戎,參加河北省幹部訓練團,受訓期中遭日軍衝散,爲六十九軍收容,編爲敎導隊,駐河北省威縣,後投山東省臨冠邱特區。民國廿七年十七歲被任命爲連長見習官,後升任連長,隨軍赴河南省周家口、郾城集訓,竟遭日軍偷襲,血戰竟日潰敗,過隴海路得僞軍郝鵬舉部掩護,進入菏澤、濮縣、觀城一帶...

  • 文章高登海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高登海 家世生平 军政生涯 佛学研究 追思怀念

    先生諱登海,字注東,山東省德平縣人,世代以耕讀傳家。民前四年(西元一九〇八年)農曆三月二十一日出生於故里。父文彬公,字雅堂,樂天自適,不求聞達,急公好義,德被鄕梓。母吳太夫人,溫良嫻淑,相夫敎子,敦親睦鄰,閭里稱頌。生子女三人,先生居長。先生幼承庭訓,四歲由祖父任齋公啓蒙識方塊字,後轉入鄕塾。十一歲隨祖父至北平入私立匯文學校就讀,奠定先生日後中英語文和科學知識之基礎。由匯文小學以迄匯文高中,因在校成績卓越,畢業後保送燕京大學深造。是時,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

  • 文章刘安祺的家世与学生时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李近仁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刘安祺 人物传记 家世 学生时代 黄埔军校

    家世——韩庄的:「三泡尿」之一刘安祺字寿如,乳名开秦,微山县韩庄人,孔德成在《刘故一级上将安祺先生传略》(以下简称《传略》)中称他是峄县人,因韩庄原属峄县。在《刘安祺先生访问纪录》(以下简称《纪录》)里,刘安祺将军对自己的家世有明确叙述。「我于民国前九年(一九〇三肖兔),阴历五月十五日出生在山东省峄县的义和庄。峄县是我的祖籍,义和庄在它的西南方,那儿是个农村,总共不到七十户人家,刘家是大户……,民国初年,因乡下遭匪乱,我们就举家迁到韩庄。」「我们家历代

  • 文章爲黨國勞瘁一生的耿占元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王書川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耿占元 家世生平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家庭生活 追思悼念

    前國民大會國民黨黨團委員會委員耿占元先生,是一位耿介、直道、熱心忠厚的堅貞之士。他自三十八年攜眷隨軍來台後,在大會內即起了領導作用。除了團結同志外,並且奔走安置來台之逃難同鄕,以及濟助來台失學的學生;他朝夕奔走,日無寧時,普遍受到同鄕的熱烈讚揚。他生於國難頻仍的時代,死於勞瘁不寧的家國,五十九年九月,因患消渴之疾,病情轉劇,瞀絕終日而歿,享年六十五歲,鄕人及黨政界咸表痛惜!先生原名殿魁,占元其字也。抗戰時期爲避敵僞揖捕,易名爲效忠,後遂以字行。先生世代務...

  • 文章霍公樹枬教授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霍树枬 家世生平 昌乐中学 教育事业 追思悼念

    霍公樹枬字梓坡,山東省壽光縣人,生於民國前四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歷代耕讀,詩書傳家。公自幼聰孝,穎悟過人,每試必名列前矛,深得鄕親稱譽。民國三年家鄕土匪猖獗,公舉家避難山東省靑州城內,歷時九年,小學及初中均於靑州完成,高中於濟南市就學,民國十八年赴北平投考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及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均高中。公自幼因不忍見鄕人常苦於病痛無醫,立志獻身習醫濟世,遂入醫學院就讀,因父原田公反對硏習西醫,公遵父命放棄學醫,轉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專攻數學。民國二十二年畢業...

  • 文章故李公榮章老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李荣章 家世生平 抗日救国 家庭生活 追思悼念

    故李公榮章先生譜名文欣,字榮章,以字行。籍隸山東省壽光縣。先祖來自山西省洪桐縣。曾祖時移籍山東省。父秀臣公,美丯儀、習儒術,愛好戲劇;母王太夫人工女紅,知書達禮,琴瑟調和。先生爲獨子,秀臣公管敎極嚴,王太夫人慈愛優容,寬嚴相濟,育幼健康成長。先生自幼勤奮向學,啓蒙後對四書五經及古籍名著,均喜閱讀鑽硏。年九歲轉讀浸信會小學,故很早即通曉英語,並受洗爲基督徒。後在敎會支助下,進入靑州府崇德中學,在校品學兼優。畢業後以優良成績,考取山東省著名之敎會學校齊魯大學...

  • 文章懷念鄉賢王公衡如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劉朝明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王衡如 家世生平 教育事业 男女平等 抗日战争

    一、缘起读山东文献每至各县鄕贤记述文字,深感意义深远。濮县鄕贤有功于社会国家者,连退庵先生颇有介绍。(山东文献二十卷四期)惟读其对王公衡如之记述,似较简畧。衡如公系我祖父的朋友,其一生事蹟畧有所知,故不揣冒昧以补述之,以为鄕亲后昆对鄕贤之追忆。二、家世王公讳正钧字衡如,以字行。濮县彭楼鄕王堂村人,幼读诗书,聪颖过人,时値逊淸末年,考取淸朝末代秀才。民国肇造,被延揽入幕于某显宦之门。接触日广,眼界渐开。嗣受革命思潮洗礼,服膺 国父孙中山先生学说思想。对国父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