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共返回7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年抗戰之山東(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李繼昶  出版时间:1977-06-20
    关键字: 鲁西 抗战 战争回忆

    二十、魯西混沌後情形的一般魯西自二十七年冬聊城失陷,及范專員築先殉職後,軍政上因失去領導的中心,一個強大抗戰的集團,頓形瓦解了!結局先引起四六兩區的混亂不堪,繼影響魯西大半,卽黃河以北各縣數月的不安。恰因魯西缺乏安定與主力,不克再度支持黃河北岸平原上的整個局面,所以無形中敵人也對這個地區慢慢放鬆壓力。在矛盾發展的現象下,魯西幾乎有一年的時間反較前日趨穩定了。不過這表面上的好轉,已實際含釀了未來的大危機,一遇外來的壓力便可隨時爆發!同時更因交通不便,及聯絡...

  • 文章王笠汀爲「國」捐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厲玉巖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王笠汀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王笠汀君山東莒縣第四區王湖鎭人,筆者於三十一年供職魯蘇戰區黨政總隊與有同事之誼,王君及乃兄王筱右均任總隊大隊之秘書,至三十二年秋,魯省惡化,戰事逆轉,戰區總部及山東省政府隨同國軍轉移至皖北豫東地區,靜待時機。三十三年戰區奉令撤銷,追隨黨政人員有被分發各地駐軍,有被遣散者,各奔前程,時王君轉任山東公報社,從業編輯,至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山東省府隨軍入魯,至濟南後,將山東公報社改爲山東日報社,代表山東省政府機關報。正値戡亂時期,山東日報的總編輯王笠汀,因有一天...

  • 文章趙景春烈士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唐陶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赵景春 人物回忆 抗战英烈

    趙烈士景春,魯省益都縣第九區山前,西石家莊人,書香門第,世代業農。烈士秉性耿直,富正義感,凡地方公益事,輙出錢出力,率先躬行,名重鄕里。烈士身軀魁偉,講話聲音洪亮,以年幼時生天花,右目微眇,滿面斑斑,在縣之洱河東岸,膠濟鐵路以南,鄭母及太平鄕一帶,提起趙大麻子,人人皆稱道之。民國三十年秋,抗戰已達最艱苦階段。縣長吳芳亭,倦勤南去,縣府常駐地,也是抗戰最早保有基地,縣東南邊陲,蘇家、陳家、太平山區一帶,頓成空虛。幸賴當時保安大隊長冀象鼎(現第一屆國大代表)...

  • 文章八年抗戰生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韓兆歧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回忆 战争实录

    韓先生原欲以「八年抗戰生活」爲題,爲本刊撰長稿,惜僅完成首萹卽不幸作古,特發表以誌念。 ——編者

  • 文章我的父母親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魏學義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父母 抗日战争 人物回忆

    我的父親魏俊陞,譜名景元,排行第三,母親魏秀英外祖家姓孫,民國八十三年大陸探親,八十六年元月二十三日,在北京市房山區燕山北莊,胞弟劉日昌家往生,骨灰罐寄房山殯儀館納骨室,民國八十七年元月二十三日,長男學義率兒孫全家,依禮舉行上龕供奉,子女奉獻的紙箔費,節餘款不足仟元,長男建華補足,捐獻山東文獻,爲家鄉文化略盡綿薄,同時懇請補正文獻,第二十三卷第二期一三一頁,父親您在哪裡一文,一、 「遭副司令陷害」,應補正爲「山東省第八行政專員公署,保安第一師駐縣補充第一...

  • 文章抗战初期庞炳勋、张自忠两将军临沂歼敌战之回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王克孝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临沂 抗战 回忆 庞炳勋 张自忠

    一、前言本文所述係筆者於五十七年前在家鄉親眼目睹對日抗戰實況,現年七十歲以上臨沂旅臺諸鄉長均能熟知此戰役激烈情形。二、臨沂城地理形勢及位置臨沂係魯南重鎭,與徐州、連雲港呈三角之勢;縣城位於沂河祊河交會處,東臨沂河,北接祊河。兩河春季水流雖不大,但沙灘甚寬,均在兩公里以上。南有金雀山、銀雀山相對,臺濰公路通此,西邊屬平原。城牆高大堅固,自古即爲兵家必爭之地。三、機械化部隊剋星日軍板垣師團係裝備精良機械化部隊,自青島登陸後目標直趨徐州,沿途未遇堅強抵抗。惟到...

  • 文章抗戰春秋——四六兩區的滴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王雨蒼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曾琦 范筑先 人物回忆 交往点滴

    荀卿有言:「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是誠千古不易之常理。兄弟䦧於墻,而不能防禦其侮,蚌相爭,卒致漁人得利。以之評衡四、六兩區在抗戰初期中的情勢,確屬非妄。其影響之大,豈僅魯西半壁山河,痛定思痛,是誠不能不令人痛心不已。玆以當時所發生之不幸事件,就目履所及,擇其犖犖大者,略述於次,以供史筆之參考。四區專員曾琦與六區專員范築仙之間大約是在二十七年年初,曾琦奉命爲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由曹縣率同主任秘書張次勳、秘書宋紹武馳赴任所。專署...

  • 文章憶德澤、悼壽公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劉凌雲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上将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历史集萃 交游回忆

    河北省人,持才傲物,尤其傲上。后来调升砲兵训练指挥官兼砲兵学校校长,和我相处甚久,保荐我晋升上校。他曾谈及寿公待人处事,分别缓急轻重,而授权信人,绝不再加干预。临危不乱,绝不畏惧退缩,负责到底。不争功,不诿过,堪为革命军人的楷模。衷心钦敬,无以复加。朱在金门驻防二年又半,对寿公俯俯帖帖,从来不敢出一言忤逆顶撞。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说:老兵不死,只是凋谢。寿公星斗殒落,采云飞散。然一代名将,彪炳勋蹟,德业常昭,典范垂芳,足供后辈效法,永远活在世人心中。回忆德泽

  • 文章山東省獨立保安第十五旅兩個開頭仗的囘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唐錫嘏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抗日战争 独立保安第十五旅

    编者按:抗战期间,山东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区负军政总责者为张景月先生,八年当中,与日寇、**相周旋,大小战役不下千余次。年前该团体旅台人士开始编撰抗战回忆录,一俟全部定稿,即在本刊陆续发表。玆承张先生将其中附录两篇提前交本刊发表,今先刊一篇,另篇下期发表。本篇作者唐锡嘏先生,字福斋,夀光县人,东北讲武堂毕业,曾任保安第十五旅参谋长。

  • 文章鲁西北抗战戡乱之回忆(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趙醒民 出版时间:1977-09-20
    关键字: 鲁西北 抗日战争 往事回忆

    在大辛庄之役,周围的游击队是萧公亲自编成的,干部是萧公一手培植的。我写此回忆,是非分明,游击队就是游击队,没有战鬪纪律。萧公率十几个随从,四年之内扩充了近三千人,掳获的枪近二千余枝。在鲁西北一片平原,没有天然地形屛障。与敌伪匪大小仗打了一百多次,维持一片抗战的土地,保持了民族的传统,这不能说不是奇蹟。以我个人的看法,萧公确有其独特的条件与素养,仅分析如下:一、萧公学识丰富,手笔快,口才好会讲能写,号召力强。他文学校没进过中学,武学校不是军校毕业,全凭自修与磨练

共71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