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教士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献忠与传教士——中西交流的小故事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何其坦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張獻忠 传教士 中西交流

    這裏要談的小故事,都是和中西文化的交流有關係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一個又大又老的題目,却又似乎像人間的愛情一樣,永遠含有新意,讓人心動。這些小故事所以値得一說,不在它本身的趣味或不太流行。——實際上都是學界中人所熟知的,而在於它會引發人一些新的感念、新的興趣。說不定,你會因爲有此感念,決心去做點什麼,那也許就是它價値之所在了。讓人感到慚愧的是,關於這些中西文化交流的小故事的發掘,外人所花的工夫比我們自己還勤,而且做得週全而認眞。我們唯一覺得安慰的,是古代的...

  • 文章外国传教士与烟台启瘖学校资料选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曹立前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3-03-20
    关键字: 外国传教士 烟台 梅理士 启瘖学校

    说明:启瘖即聋哑人教育,属特殊教育,是西方近代文明的产物。在近代西学东渐过程中,这一特殊教育也漂洋过海,在东方古老的中国大地落户,而山东则可说是近代中国乃至东方启瘖教育的发祥地和中心地。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通行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及有关著述,均无这方面的内容。个别回忆性文章和大型统计资料,或因年代久远,未见原始资料;或由于未予重视,一时疏忽,仅有只言片语,甚至张冠李戴。[1]为塡补空白、订正史实,特选译传教士与烟台启瘖学校缘起、发展史料数则,供有关硏究者

  • 文章近代蓬萊中西文化交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宋玉娥 王茂盛 出版时间:1996-03-20
    关键字: 近代 蓬莱 西方传教士 教会学校

    千万计,至一九八〇年已达四亿五千万美元,影响之大,由此可见。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淸教授说:「硏究在华传教士,是了解中美关系的主要钥匙」[2]。海外学术界层层不断地推出这一专题的新成果。如果我们在蓬莱地区,这些典型性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作深入的探索与硏究,对今天将有其现实的意义。[1] 《文会馆志》[2] 费正淸《教务杂志索引—亚洲基督教差会》指南(一八六七—一九四一)

  • 文章近代山東的新教差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劉天路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近代 新教差会 传教士 教会学校 医疗机构

    差会是基督教新教教会差派传教士到国外进行传教活动的组织。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随欧洲经济的飞速增长和殖民势力的对外扩张,欧洲基督教会开始建立起在海外传播基督教的差会组织,并派出许多传教士开展传教活动。一八〇七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标志着西方新教差会在华传教活动开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就已有新教传教士在山东进行零星的传教活动,但直到西方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强迫中国签订了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内地自由传教的条约后,新教差会的势力才眞正进入山东

  • 文章山東天主敎傳敎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李雲泉 出版时间:1996-06-20
    关键字: 天主教 传教史 传教士 传教工作

    譯者按:本文譯自法思遠主編,上海廣學會一九一二年出版的《山東——中國的一個神聖省》(Shantung,The Sacred Province of China,Compiled and Edited by Robert Conventrv Forsyth,Shanghai: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12),作者申永福(E.Giesen),荷蘭人,方濟會士,一九〇三—一九一九年任山東教區主教,駐濟南。該文由舒爾茨(W.M.Schulty)譯成英文,對十七世紀上半葉至二十世紀初近三百年間天主教在山東的傳播情況作了簡要回顧。文章雖短,卻提供了不少確鑿史實和統計數據...

  • 文章山東浸禮會女布道會史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浸礼会 传教士 在鲁传教活动 布道站工作 寄宿学校

    译者按:本文写于一九一一年,作者柯克兰德(Agnes Orr Kirkland),为英国浸礼会女布道会(Baptist Zenana Mission)来山东也是来华的首批成员之一,因而对该会在山东一九一一年以前的活动及工作情况十分熟悉。文章虽然简短,内容敍述也显得过于粗略,但却是罕见的专述妇女传教组织的文字,对了解以及评价近代西方来华女传教士还是有帮助的,而文末所附统计资料,多少可以弥补敍述性文字的不足,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近代中国城乡妇女的某些动向

  • 文章近代基督教传教士与烟台文教事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宋玉娥 姜春芹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近代基督教传教士 烟台 教育事业 卫生医疗 出版和新闻 园艺技术

    和兴办教育。烟台新学之始是由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该会传教士洪泰尔、考尔伯特于一八六四年在烟台创办了第一个学校,即洪泰尔、考尔伯特学校。该校传教士狄考文博士于一八六二年在登州创办文会学校,其中有男校、女校、有小学、中学、大学,但课本和授课完全用中文。[2]美国基督教长会传教士郭显德博士于一八六三年自纽约来烟台,他在美国毕业于捷费森和普林斯顿尔两所大学,毕业后,决心到中国传道。自纽约港乘帆船经大西洋,绕南非经印度洋到上海转船到烟台,航程五个半月,年底抵蓬莱,宿于古庙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