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东回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十回忆(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孫繼丁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甲午战争 山东高等学堂 留学

    孙继丁先生,字丙炎,蓬莱人,于淸宣统三年考取淸华学校公费赴美留学,专攻电气工程,民国五年冬学成归国,曾在淸华大学及南开大学执敎。历任津浦、胶济、陇海铁路局工程师及机务处长,以及西北公路局副局长、行政院救济总署鲁青分署副署长等职。在大陆沦陷前夕,曾出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旋改任青岛市政府秘书长,并兼代青岛市长。孙先生现年八十八岁,年高德劭,其一生之经历,殊不平凡,所述之往事,皆为极珍贵之资料,玆应编者之请,开始撰写回忆录,本期所载为其第一篇。

  • 文章齊大醫學院生活片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張智康  出版时间:1983-09-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医学院 山东教育 往事回忆

    的活动范围仿佛只有实验室、敎室和家庭,敬业精神叫人钦佩,穿衣服很随便,他好像只有两套西装,冬天老是一套法兰绒西装,夏季就是一套山东绸的西装,西装一上身,只有到换季的时候才换,头发总是乱蓬蓬的,不修边幅,很有点爱因斯坦的气质,上课是用英文讲,但他的英文是带德国口音的,听起来很吃力,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能习惯他的发音,舒乐尔师母敎我们德文,认眞负责跟她先生一样。德国人的朴实、严谨和实干的精神,在他们夫妇身上充分的表露无遗。医预科与文理学院在一起上课,作息,颇有可取之处

  • 文章山东高等学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山东高等学堂 建校始末 学生名册 档案资料 口述回忆

    光緖二十七年八月二日,慈禧太后在西安接受山东巡抚袁世凯的建议,诏令各省将所有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袁世凯首将济南西门大街路北泺源书院,改为山东大学,山东学政尹铭绶并开了一个敎科书目录。(详光緖二十八年二月号「万国公报」)山东大学堂于十月开学,旋袁世凯调升直隶总督,张人骏到任未久,调任交卸,光緖二十八年四月周馥(字玉山)继任山东巡抚。是年,将山东大学堂更名为山东高等学堂,并竭力经营。他以高等学堂为

  • 文章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裏革命史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韓兆岐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同学回忆 革命史料

    民国改元以后,我山东省创办了四个省立师范学校。在国民革命军没有北伐以前,专收男生。女子敎育,另有省立女子中学和女子师范学校办理。在当时没有男女合校的那么一回事。省立第一师范设在济南,省立第二师范设在曲阜,省立第四师范设在益都。省立第三师范设在聊城,利用东郡校士馆的原址,添建校舍,开办预科、本科、讲习科。培植东临道二十九县的国民敎育师资。民国十一年改革学制,设高级、初级二部,亦称前期师范、后期师范。十二年增设女子部,与校本部隔着一条巷子。没有集会或庆典

  • 文章法官的一生(七)——山東流亡學生的辛酸與成長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錫恩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校园生活 时局动荡 齐鲁暑期补习学校 山东青年协会 南京基督教学生公社 感恩亲友 未来畅想

    。第五节 筹办齐鲁暑期补习学校一、设立经过一九四七年七月四日暑假开始以后,原拟去山东济南地方法院实习,并经校长吴有训以庆文字第三八四三号函,向济南地院推介在案,惟因国共军事冲突激烈,铁路时常不通,适南京山东同鄕会负责人刘子班先生,邀我连络鲁籍在南京的大学生,筹办「齐鲁暑期补习学校」,以协助鲁籍中学生升学及补习功课。我就与朱德藩兄,会同政大宋协邦、重大朱启明等同学,由我草拟简章,并于同月十三日在刘子班先生家硏商,通过简章,就在当月十八日开学,有学生一百余人,升学班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