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流亡学生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憲玉詩作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李宪玉 诗作 流亡学生

    到杭州關山跋涉到杭城,湖濱路旁弔陳英;西湖美景無心賞,隔宿又向錢塘行。乘軜船生平初次乘輪船,浪高風急雨綿綿;大海茫茫無邊岸,人人心驚又膽顫。抵澎湖漂洋過海駛抵澎,離亂驚魂心始平;師生喜達平安願,誰知不幸又遭逢。暗呑聲澎湖島屹海峽中,鹹雨飛沙海洋風;希驥求學皆成空,落難學子暗呑聲。廹從軍刺刀之下廹作兵,呼天不靈地不應;校長具理來力諍,誣陷重罪遭犧牲。

  • 文章回首來時路,常懷感恩心(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冉亦文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山东流亡学生 日记

    前言「山东流亡学校史」的出版,不仅成为「山东文献」的重要史料,对于山东同鄕,身历其境的流亡学生,甚至于关心此事的人,都是很大的安慰与鼓励。尤其意想不到的成果,恩师王校长志信先生因为编辑此书,历时经年的辛劳,身体却变得更健壮,精神更旺盛了。校长决定进一步筹编「山东流亡学生史」,并指定我将个人经历撰稿一篇。我多年从事技术行业,很少写文章,何况将近五十年的陈年往事,记得的已经有限,要写成一篇有系统的回忆录,实非易事。但是,当我想到:我们一家六口,包括我自己姐弟

  • 文章(壹、滄海憶往)閒話李振清與桂永清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楊學孜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收编流亡学生 军官训练团 失言理论 安阳战役 徐州战役

    兼述李到澎湖收编山东流亡学生之始民国三十八年**局势逆转,徐蚌会战失利是一个大的关键,整个的军事形势,从此一厥不振,溃败的部队相继撤退到东南沿海的诸小岛。到台湾来的一些名将,从此消声匿迹,有幸运者也只能挂名设计委员或战略顾问等的虚名。李振清来台不过是一个光杆军长而矣!但基于当时澎湖的防务空虚,所谓时势造英雄,给了这位既非黄埔出身,又不是中央嫡系的李铁头一个大好的机会,而山东流亡学生更成了他升官起家的本钱。话说当年,李振清与桂永清,一个是总统身边的红人

  • 文章(祝賀特輯)山東人在台灣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期  作者:馬占魁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戍守护卫 发明食餐招待外宾 鲁王墓 文人挂帅 安置流亡学生

    但他仍然退而不休,仍在科技大楼默默的为国贡献心力。孙震部长文人挂帅 安邦定国功不可没孙震原任台大校长,由于他的忠贞与强烈的服务精神,而被政府延揽出任国防部长,堪称「文人挂帅」为国家奉献牺牲。孙部长任内由于国防部系属军事机构,事无钜细均涉机密,所以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杰出的表现,但实质上他己经付出了安邦定国的力量,在军事的某些制度上作了革新和精简。流亡学生不是垃圾 兵工商学牺牲奉献流亡学生是在大陆河山变色之际,一些热血有志的年轻学生不愿沦为待宰羔羊,在校

  • 文章(專載)由山東同鄉會出錢出力創建員林實驗中學説起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苑作賓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蒙难 师生冤死 回顾半世纪 筹建学校 回馈报本

    一、前言山东人在台湾,早居第三地位,约近百万选票,跟闽南客家之后,尤其国家部会长,中央硏院士,文博翰在朝,武将军掌权,社会治安守领,工商鼎实人家,要皆根源于三十八年,在澎湖八千流亡学生从军,于今垂五十年,已经是物换星移,沧桑变迁。回忆当时,大陆变色,政府播迁来台,不管社会各界,均表现同仇敌忾,誓死追随祖国,效忠领袖,要和共党一并死活。那种尖锐的贞操表现,以山东人最为突显,这也是山东八千流亡子弟,在澎湖从军和蒙难的主要原因。二、骇人听闻的七一三事件笔者

  • 文章(壹、沧海忆往)读「山东流亡学生硏究」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王茂勳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流亡学生 读究感言 心灵迫害丧志 抗战流亡 背井离乡 流亡学校

    流亡学生」这个名词,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流亡学生被迫害「集体编兵」也是史无前例的。为了中国人的后代子孙幸福,希望它也是绝后的。流亡学生是动乱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惨痛史剧!「山东流亡学生研究」(1945~1962)为陈芸娟小姐就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的硕士论文。陈小姐的父亲—陈永昌先生为前山东第一联中的学生,陈小姐抱持着为其父亲撰写回忆录的心情写此论文,并为山东流亡学生的历史留下纪录。陈小姐的用心眞是难能可贵、値得敬佩!作者在绪论中阐述撰写该书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