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战前的烟台交通运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張鳳磊 郭大松 出版时间:1994-06-20
    关键字: 烟台 抗战前 交通运输

    本資料譯自A·G·阿美德編撰並自行出版的《圖說煙臺通志》一書,為《山東文獻》第十九卷第三、四期所載《抗日戰爭前的煙臺貿易與工業》之續篇,譯文規則一仍其舊,玆不復贅述。

  • 文章膠濟鐵路雜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4卷 第1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78-06-20
    关键字: 膠濟 鐵路 交通工具

    前读山东文献交通界元老鄕先辈孙丙炎先生大作,引发无限感触。仅就胶济铁路而言,若干琐杂回忆,重现眼前。尤以吾于三十七年秋,执敎员林中学,授地理课,学生询问大陆有无火车,斯时年已三十有二,冲劲犹强,愤日人之奴化敎育,必慌言我国之落后,交通工具之原始,非走路即骑驴,否则何有此问。吾立即讲解铁路里程,行政效率,标准轨距,火车设备(当时正为京沪路试办冷气飞快车之际)。妙语如珠,言之凿凿,有声有色,致使一班四十人之七十九只惊异眼睛(内有一生为独眼)视我,继而颔首

  • 文章今日山東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魯風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山东 矿产 农业 工业 交通运输

    編者按:自從開放探親以來,不少同鄉都囘去看看,大多是走馬觀花,沒有時間深入瞭解實況。旅居美國的魯風先生,為了增加更真實和實在性起見,打算寫一些各方面的報導。他説:山東的「窮」已成過去,四方東北去求生,也是歷史。山區有些地方仍窮,但那是很少數的鄉村。魯風先生數次囘鄉,實地從各方面得到些資料,將陸續提供給鄉親參考。

  • 文章烟台开埠与海外交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宋玉娥 梁楊靈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烟台 商埠 海外交通 海外航运

    [1] 崆峒岛,在烟台东北廿五里的小岛。[2] 见「筹办夷务始末」卷十一(咸丰期)[3] 见「筹办夷务始末」卷卅八(咸丰期)[4] 见「筹办夷务始末」卷卅八(咸丰期)[5] 见「筹办夷务始末」卷卅八(咸丰期)[6] 见「筹办夷务始末」卷四十二(咸丰期)[7] 见「筹办夷务始末」卷五十二(咸丰期)[8] 烟台属福山县管辖[9] 见「筹办夷务始末」卷五十二(咸丰期)[10]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二一八

  • 文章烟台今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李能宏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烟台市 交通 食物 娱乐 京剧

    到十五村。南至姜家疃、东门。东至橒岚、清泉寨,芝罘岛现己与烟台市区连接到一起了,有公共汽车可达。一、交通情形山东省的交通,在整个中国县数一数二的,蓝烟铁路连接了烟台、青岛两大港口,烟台通上海、济南、北京、淄博的火车每天都从烟台发车。烟台到威海的高速公路早已通车,山东全省公路网密度大,分布也很均匀,可谓县县通汽车,乡乡有公路。烟台公路车站非常忙录,车辆通往青岛、蓬莱、威海、牟平、福山等县市的,十几分钟就有一班,票价很低,到乳山的长途汽车,票价十元,下午七点半最末

  • 文章今日山東簡介臨朐在前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魯凡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临朐县 经济 医疗 文教 交通

    和利用。现在全县鄕鎭以上工业有二百四十八个,主要产品有化肥,造纸,酿酒,食品,服装,石油机械,水泥,花岗石,大理石,煤炭,黄金等以红丝石制成的红丝石砚,驰名中外,可与蜚声士林的「端砚」嫓美,至一九八九年底全县已兴办中外合资企业回家,签订利用外资合同协议十几项,迈开了向外经济发展的第一步。交通运输:明、淸年代,纵贯县境南北的驿道为本县唯一的交通要道,一切物资运输,均靠畜驮,人挑,间有少数木轮手推车。大道小路槪不平整。眞可谓「道窄坡又陡,出门步步愁」。现在,全县

  • 文章養馬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楊瑞階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养马岛 往事回忆 思念故乡 交通水利

    十多人或多几个人,这种帆船,船身长形,两头尖,肚子大,统称「大瓜篓」,瓜篓系蔓生山野植物,可生吃,长圆形,两头尖,肚子大,故我家鄕大帆船,与瓜篓相似,以致很多人叫这种帆船,统称大瓜篓,实在每只帆船,均有自己的名称,当淸末民初年间,交通尙未发达,轮船很少,华北沿海各地港口运输,全依赖这批大帆船维护航运,尤其淸朝,在民间征缴皇粮时间,这批大帆船,每年均需运输皇粮一趟,各县鄕鎭将应缴皇粮,集存在沿海各码头上,由当地行商,再委托这批大帆船承运,开往天津市外大沽口码头

  • 文章(肆、故里風采)濰坊市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风筝之都 交通枢纽 人文荟萃 财政收入 云门山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辖四区、六市、两县,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省级滨海经济开发区、潍坊经济开发区以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62.5万,是世界风筝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潍坊是一座文明开放的城市,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一是交通便捷。潍坊是全国公路交通主枢纽

  • 文章(议坛传真)从议会经验谈交通政策对银发族的关怀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期  作者:費鴻泰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交通规划 老人出行 道路疏通 公车路线 刷卡付费

    作者:費鴻泰職業:台北市議員身份證字號:A102646934聯絡電話:(02)27297708分機710通訊地址:台北市議會台北市仁愛路四段五〇七號七〇一室戶籍地址:台北市信義區雙和里3鄰吳興街284巷21弄5號4樓(按費議員再以高票當選本屆台北市議員,並榮任副議長)

  • 文章我所知道的濟寧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陳鏡室  出版时间:1984-09-20
    关键字: 济宁 故乡回忆 人杰地灵 交通水利 商业贸易

    闸口。淸末民初,靠着大运河之利是济宁商业大盛时期;尤其提起小闸口是无人不知晓,在当时是冀、豫、皖、苏等省的货商交易中心,是又热閙又繁华之处,家父经营绳蓆舖的批发,便经常藉着水运之便利前往徐州,蚌埠等处送货收帐。但后来因陆路交通发达,水运渐渐被淘汰,济宁的商业也因之萧条没落了。另外値得一提的是「土山」,虽名约土山但并非是山系一高地而已,该地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据说民初时代凡是外地游客到了济宁,一定要到土山来逛逛,土山与小闸口可说是济宁的两大商业閙区。鄕贤陈子雷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