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忆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毋忘吾莒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王衢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莒县 古迹 人物回忆 历史

    本文作者王衢先生,號幼眉,莒縣人,曾任莒縣縣長。

  • 文章故鄉年俗憶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故乡 春节习俗 人物回忆 乡情乡音

    在我國傳統上,農曆年是一年中的大節。離鄕背井四十餘年的我,逢此佳節常是侍坐祖先主位之旁,「低頭思故鄕」。茲將故鄕過年的習俗,就記憶所及,臚述於後:迎新過了臘月廿三,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做迎新年的事:掃屋——卽大掃除。在復興基地的臺灣過年時,家家把房屋的牆壁粉刷一新,室內用具汰舊換新。在故鄕祇是選一個天氣好的日子,全家總動員實行大掃除,把房內牆壁用具淸掃洗滌,煥然一新。蒸年乾糧——蒸年乾糧是家庭婦女最忙碌的工作。從早到晚推磨推,製作各種不同的麵粉,一鍋接一鍋的...

  • 文章壽光的大鷄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寿光 大鸡蛋 特产名物 人物回忆

    山東萊陽縣的梨,肥城縣的桃,壽光縣的大鷄蛋,這三種好吃的東西,都是地理上名聞中外的。由於萊陽在膠東,距離靑島很近,肥城在魯西,相隔濟南不遠,每屆水果季節,萊陽梨大宗銷靑島,肥城桃必須運往濟南。一般旅客,如果從靑島搭船或坐車啓程之前,非買數簍萊陽梨不可。同樣,津浦鐵路來往的旅客,車剛到濟南,非買幾簍肥城桃不可。旅客們都知道萊陽梨,品質淸脆而甘甜,吃在嘴裏,甜在心裏。肥城桃也是一樣,只要吃一口,在喉頭末端,久久回味無窮。所謂甘與甜,兩種程度是不同的,那種甘比...

  • 文章時令鄉諺點點滴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任子魯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时令乡谚 人物回忆 乡音乡情 乡野趣闻

    卷首語:光陰荏苒,歲月如流,轉瞬間,我們同鄕來臺已經三十六七年了,在這漫長的日子裏,歲月蹉跎,長者漸次逝去,壯者已面臨衰老,幼年已成壯年,在此地降生的,也逐漸長大成人了,年輕一代與新生一代,對於家鄕的一切人、地、物、時、等印象,不只模糊不淸,幾乎毫無印象。在前期歷屆文獻中,不少鄕長都介紹過我魯省的風土人情山川河流物產名勝古跡,惟對時令鄕諺,很少有人去記述,筆者記憶不多,僅就所記憶的點點滴滴,分別列後,提供對家鄕陌生及年靑一代的同鄕,借增瞭解與認識,以期收...

  • 文章故鄕婚嫁禮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沾化 婚嫁习俗 道德功能 人物回忆

    征得门第相对,属相相合,这一桩媒才能说成。换柬换柬,是由媒人将男女的庚帖相互交换,相当六礼之纳吉、纳征。庚帖俗称八字,是把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由天干地支合成的四组字写在大约宽十公分,长十五公分的一段红纸上面;男方的庚帖在右上角写上「乾造」;女方的庚帖在同位置写上「坤造」,换柬的目的在合男女的八字,男家把男的庚帖和另具备的耳环、衣料等礼品一倂放在柬匣里交给媒人送到女方。如女家生活淸苦,可透过媒人向男家提出聘礼又称彩礼的请求,数额三十至五十吊[2]不等

  • 文章韓復榘點點滴滴(八)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楚雲深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韩复榘 名贤传记 人物回忆 “鳖跳湾” 地方美食

    老兵張某(年久已不記其名號),少年在西北軍當班長時,與韓復榘爲同僚,嗣後因故回鄕,亦不復通音訊。後來韓貴爲山東省政府主席兼第三路軍總指揮;而張在故里竟貧至不能謀三餐,經其妻再三慫恿,乃放下糞筐籮頭,背起簡單行囊,輾轉到達濟南,希望能得到飛黃騰達的老同事施以援手,以解凍餒的困境。詎料各方夤緣竟不能得見,窮途計窘中,幸遇一熱心同鄕班長,設法補了一個上等兵的名字,總算解決了吃住的眼前困難問題。兩三個月之後,張某隨同同班弟兄,輪値在省府大門口站崗,適韓乘車自省府...

  • 文章前塵往事憶述(四)第四章 于役山東省政府(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山东省政府 中央训练团 受训

    中央决策,得能早日实现胜利。回忆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张校长应行政院长蒋公之邀,赴四川考察敎育,以为将来建设抗战根据地之准备。同时深感华北局势,危急万状,一旦有变,学校必不能保。而川省将为中华民族复兴之根据地,前途无量。为谋南开事业之推广,并谋敎育工作不为时局变化而中断,决定在四川设立分校。乃于二十五年三月派中学部主任喩传鉴先生入川,选购重庆沙坪坝校地,并即进行建校工作。当年八月完成第一期工程,招生开学。行政效率之高,深获当地各界之惊异赞佩。命名为「南渝中学

  • 文章我對澎湖七一三編兵的一些記憶(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澎湖七一三编兵 具体经过

    ⑴任緒志(四聯中二分校)前天頃接冠五兄電話,囑我提供一些流亡學生被編兵的實情,在宋校百年誕辰紀念集中,我曾以流浪三部曲爲題,僅依個人的記憶,略述一點,這兩天又將往事,電訪幾位老學友加以查證,略陳於後:山東各流亡學校,分兩批到澎湖。第一波是一、二、三聯中及烟台聯中;乘商船濟和輪抵達漁翁島海域,再換乘小船登陸,住在漁翁島各營區。七月十三日編兵時,以上各校同學未在澎防部。第二波是四、五聯中及昌維臨中,於三十八年七月三日,在黃埔港搭海軍中字一一五號登陸艦,七月七...

  • 文章(祝壽特輯)勿忘救星 祝福壽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5期  作者:仰之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回忆三缺时代 架通电路 亚洲四小龙 广结精英 敬仰祝寿

    台灣,在二次大戰後,滿目瘡痍!尤其經濟、民生賴以生存的電力,在日籍技術人員遣返之前,復加破壞!且詛咒:「不出三月,台灣必陷於大黑暗!」重慶,資委會一張王牌—運公,原奉派東北復員,登機前突接電待下班機去;旋東北爆發震驚世人的張莘夫被殺事件!命運造化,不僅個人倖免於難,且改派台北,眞是「天佑台灣」!廉能救星降臨!台灣,沒有人會料到,一個卅三歲的年輕人,會影響台灣命運?當時台灣是在「三缺」的惡劣狀態下(缺人、缺錢、缺料),運公扛下這艱難的重擔,立即找人請到工專...

  • 文章从山东到台湾(二)——一个流亡学生的回忆录(一九四七——一九五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杜方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流亡学生 西屿古堡 澎湖群岛 从军

    登陆。守军高魁元战斗五十六小时,共计俘虏六千余人,击毙投海近万人。凡登陆之共军无一生还。此役即闻名一时的古宁头大捷。共军兵团司令叶飞的回忆:此战役败于轻敌,海运船只不够;违反渡海登陆作战的规律;缺乏海空支援掩护而未能攻下金门。紧接着,一个星期之后,十一月五日,共军又发起攻击。在浙江的共军渡犯登步。被守军歼灭过半。翌日继续增援双方博斗六十小时,毙共军一万三千余人。继古宁头之后,又打了一个胜仗。自此之后,战争缓和下来,但是我们的备战训练并未松懈。除白天训练之外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