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泗水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泗水县十大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喬修梁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泗水县 泗水十景 故乡风貌

    泗水虽蕞尔小邑,地脊民贫,然其山明水秀,景致夷然。尤其水泉。沿山之麓,泉布若林,或从底涌,或从缝突,滔滔累累,戞金潄玉,虎豹竞形,蛟龙吐珠,五步成溪,百步成河,波腾万里,终始天地,通志所云为山东诸泉之冠,信哉斯言也。有淸一代,康熙乾隆南巡之际,驻跸泉林,留有诗篇联句,传记文艺,咸载志乘。故我县极富景观,且多有源于山岳者,有源于水泉者,玆仅将荦荦大者计共十景分列于后:一、泉林环翠:泉林位于城东五十里,卞桥鎭东三里陪尾山下。因山麓泉源甚多,向有七十二泉之称

  • 文章山东省泗水第一中学建校五十周年庆典邀请函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9期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庆典邀请函 泗水教育振兴 庆典活动 泗水第一中学

    时间:2004年10月30日二、地点:泗水一中新校区(泗城中兴路北段)三、活动安排:1、10月30日上午9:00在新校区体育场召开庆典大会,观看文艺节目;参观学校、书画展及办学成果展。2、下午活动:①举行校友联谊会,由校友自行组织,学校提供方便;②在新校报吿厅举行校友学术报吿会;③参加县政府举行的联谊活动。回执

  • 文章泗水县近代行政区划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8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泗水 乡情 行政区划

    民国元年(西历一九一二年):变更为五个鄕,十四个社,计:仁安鄕、义安鄕、礼安鄕、智安鄕、信安鄕,及方廓社、曲南社、故安社、泗南社、泗北社、临东社、临西社、白沟社、汉东社、汉北社、柘沟社、中册社、曲北社、林泉社。四百二十九个村,十六万九千人。四、民国七十三年(西历一九八四年):划分为十一区,四鎭,三十七鄕,五百八十九个村,总人口五十万八千人。(一)城关区辖:泗水鎭、东高鄕、北彭家庄鄕、水泉庄鄕。(二)金庄区辖:金庄鄕、卞家庄鄕、下芦城鄕。(三)圣水峪区辖:圣水峪鄕

  • 文章凤仙迭翠是泗水十景之一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6期  作者:劉元戎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凤仙叠翠 泗水十景 凤仙山

    泗水县内,美景非常,山明水秀,素有十大胜景之说。最早是㈠泉林环翠,㈡卞桥双月,㈢泗脉流虹,㈣石漏冻巧,㈤雷泽秋声,㈥鞍山春秀,㈦玉沟烟柳,㈧卢城巧石,㈨珍珠寒涌,㈩凤仙春晓。目前十景名称,略有变更,只知城西柘沟,原来凤仙春晓,现已改称凤仙叠翠,公布有案了。去年(八十九)秋天,我再次回泗水探亲,曾到凤仙山一游,见山上已辟建一座小型水库,储水供柘沟一带居民飮用,汽车马路,也修至山腰,汽车可以通行。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把旧有观光名胜,逐一粉饰修整,气象焕然

  • 文章泗水源流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作者:杜敬民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鲁桥镇 泗水 鯚花鱼 古汴邑

    泗水县乃山东鲁南之一县也。因泗水贯穿全境而得名。其形势东望龟蒙,至费县一八〇里,西瞻阙里,至曲阜六〇里,南峙尼防,至邹县九〇里,北拱泰岱,至泰安一六〇里。境内南北,城东陪尾山南麓为泗水发源地,因四源并出,故名泗水;西流再纳洙河等十四急流及珍珠等卅二名泉之水,而入曲阜,西经滋阳到济宁南的鲁桥鎭入大运河。古时泗水流源更长,循运河南流,经南阳湖及昭阳湖西入江苏,再经沛县至铜山,到徐州会古汴水入黄河故道,再东南流,由淮阴注入淮河,全长约千里。元代以后,由徐州入淮

  • 文章忆乡土风光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作者:孟繼丙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泉林 泗水 卞庵 乡土风光

    乙亥冬至㈠忆泉林峰峦古木依然浓 宫圮船倾足伤情 残碑碣石溪中错 名泉漱玉仍有声沃野滔滔芃麦嫩 泉汇澄澈鉴犹淸 宣圣不舍川上处 智者穷源照问津㈡忆泗河禹贡陪尾出四泉 五步成溪百步川 滔滔奔腾益漕运 几夺流汇下桃源随曰四水古锦川 烟柳叶红夕钓染 借问鄕景可依旧 夫道盛世怎复还㈢忆泗水甲地商建卞明国 周邑隋开泗水县 孟孙私邑第卞左 季路故里居城垣山川灵毓雷尸孕 华胥握登娩泗源 孔孟生我卞陲地 泗滨之光龙门奄㈣忆卞庵卞奄比肩甲海岱 钟灵毓秀出圣贤 中华民族发祥地

  • 文章县志编修概况与对乡亲之呼吁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作者:劉元岱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泗水县志 编修概况 大事记 县志编修

    西汉时改置为卞县,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因泗河发源于境内而易名为泗水,历唐、宋、元、明、淸以迄民国,都称之为泗水县。自承乏县志编务迄今,接触愈深个人愈觉才疏学浅,力有未逮。盖方志之属贵在考据,虽一字之微一辞之辩都应有出处依据。至于文笔畅达结构紧严,敍述平实客观,推论析理恰当,更是不容忽视。从而使我想起,乔公修梁从事本县志簒辑编修,前后费时约二十年仍未付梓,谅悉基于上述的缘故。不过担子既然挑在肩上,想卸下仔肩也难,明知负荷沈重,祇好抖擞精神勉力从事,期望

  • 文章泗水杜氏源流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帝尧后裔 泗水杜氏 地方望族 林泉杜氏

    杜氏为帝尧后裔,周代称唐杜氏,杜伯为宣王大夫,子孙居杜城者为杜氏。其后代分为四支,即京兆、襄阳、洹水、濮阳是也。緜延繁衍,蔚为望族,有唐一代,杜氏为宰相者有十二人之多,其中杜如晦相太宗,裁定宪典,尤负盛名。我泗水之杜氏,据传于明朝由陕晋迁来,始祖友忠公定居于治东之林泉村,其地在泗河之滨,为两山间之盆地,绿树环合,山明水秀。五世祖学诗公曾任九州通判,其长子杜时,为嘉靖举人。次子杜辂,嘉靖进士,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刑部郞中,擢河南按察副使,兵备汝南,淸狱山西

  • 文章魯泗鄉望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5期  作者:孟繼丙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鲁泗乡望 乡望名册 泗水县志

    立戌冬寅鄕望:谓其人在鄕里中为众望所归者!曰鄕望。缘民国七十年间,鄕末有幸得又重读泗水县志后,深为我历世之鄕望承接史命而被埋殁之苦!古有「以射选士,故鄕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能之书于王,则行鄕射之礼」!故各历世鄕望,尽能书显于史册,而永留于世耳。反观大比废后及至民国,百多年来我历诸彦士,盖能不忮不求衔接史命之功!孰其不幸废塾之后,各塾师因无新「拷门甎」故难执新式敎板,致各沦穷粪道,问谁有几官儿以安其享,或献贤能之书于王,以显之史册哉。民国七十二年鄕末野集泗水

  • 文章鲁泗族姓之源流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6期  作者:孟繼丙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鲁泗族姓 泗水县志 姬世 族姓源流 姜世

    宋穆公后以諡为氏,又楚子重子辛皆出穆王谓二穆。南氏:史记云禹之后诗赫赫南仲,毛传文王之属未详其谱。倪氏:即郳氏儿氏避仇改为倪氏。尹氏:少昊子般为工正封尹城今泗水尹家城欤?一云卿尹三公官也以官为氏固有尹吉甫。麻氏:齐大夫麻婴之后,按麻楚地或有以地为姓者,汉有麻达注论语,金有麻九畴称神童。钱氏:彭城郡彭祖之孙孚为周:钱府上士因以官为氏。方氏:周方叔之后以字为氏,方叔食邑于洛望出河南,一云楡罔子曰雷封方山后为氏。冀氏:唐尧后,一云晋大夫却芮食采于冀后以为氏,周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