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更正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临沭」为「临沂」、「高河」为「商河」之更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7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1-12-20
    关键字: 更正

    县」,中共地图上都找不到,一定是「商」错成「高」了。四、这「沂」、「㳈」之错,与「高」、「商」之误,虽仅一字之差,然而关系可很大,因为这是地名,而不是作文章,错一两个字,只要意思能通就可以了。但是地名则绝不可错,为特不惮烦琐,耑函上报,敬乞惠予硏究更正,以资存正。 鄕末李锡珍

  • 文章对「沂水一门忠烈」的更正与补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范筑先 更正补充

    拙作漫谈「沂水一门忠烈」及兼记范筑先先生一文,业经贵刋第一卷第四期惠赐刋出,至深感荷!惟该文在撰拟时有失审愼,致使内容略有顚倒错误,及笼统含混之处,玆为郑重史实起见,特再函请予以更正,并对该文略事补充如下:㈠范筑先氏,系由沂水县长升为六区专员,前文谓由临沂调升,事属顚倒应予更正。㈡沂水会匪倡乱,惨杀区长杜绍曾全家,事在民国二十二、三年间,彼时范筑先尙未到沂水县任。㈢沂水会匪窜踞城西「黄石山」公然抗拒省军,经韩复榘部展书堂师运其昌旅予以痛勦,匪众虽吿肃淸

  • 文章更正启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更正 读者来鸿

    貴刊第二十三卷第四期刊出拙作「先翁行使閣揆同意權軼事」一文,在閣字之下漏一「揆」字,(目錄則正確無誤)第一行首句「先翁劉公諱效義」,劉字誤爲「楊」字,筆者姓楊,適劉門。楊劍秋敬啓 八十七年七月八日

  • 文章曲拯民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读者来鸿 补充更正

    山东文献台鉴:今见贵刊(三月二十日)封底说明财务危急等情。遥念吾同鄕先辈自创刊以来,已十八年,实在于各省在台同胞中发出光辉,恐为他省同胞所不可及,万勿任之中断。今奉上小支票一帋,请不见嫌,查收为感!专此,顺请公安!曲拯民 敬上六月三日附纸请用来函照登刊出为盼!来函照登迳启者,顷读贵刊十八卷第四期(本年三月二十日出版)第一篇「外国传教士与烟台启瘖学校资料选译」,此译文于山东早期教育史的发拙十分重要。唯文中有两处値得补充与更正。㈠第十三页之附注④山东文献十一

  • 文章尹德民乡长更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尹德民 更正

    玉法院士鄉長台鑒:八月七日上午弟參加秦啓榮烈士殉國五十四週年紀念會,魏棣九鄕長送我「山東人在台灣——敎育篇」精裝本一册,始悉去年囑弟提稿十八人,業已付梓。惟在十八人中,獨缺李子英在省立高工化工科主任,魏傳中已提及塵封已久之日遺化工器材,經伊整理派上用場,對千託萬拜找尋資料後未與用上,再見其後人,似無法交代也。魏傳略三八二頁十七行「任三民主義靑年團」誤爲「三民主義靑手團」,校對者常識不足乎?及朱世蘭傳略三八七頁十三行朱詩「家無長物惟書羅」誤爲「家無長物怕書...

  • 文章魏懋杰乡长更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魏懋杰 读者来鸿 更正

    編輯先生:拙作「魯之靈光——一代哲人丁世嶧(佛言)先生傳補述」中稍有誤漏處,敬祈 補正爲荷!順祝撰安 魏懋傑 頓首 七、三、

  • 文章拜閱「欣讀山東文獻記」的一點説明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韓兆岐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孙拙民 孙化鹏 更正

    劉照晴先生大作欣讀山東文獻記(刋登在本文獻第二期)曾提到我在民政廳服務紀實中所言人事處長孫拙民一事。劉先生說:人事處孫處長拙民,此人是恩縣人,原名孫化鵬,已來臺灣云云。或因時間隔的太久,劉先生已記不淸楚吧?!其實,孫拙民是莒縣人,抗戰時期在後方重慶。孫化鵬是恩縣人,抗戰時期在前方九十二軍中服務。抗戰勝利後,孫拙民在省府任人事處長,孫化鵬在該處任科長。社會部谷部長正綱到濟南查災施賑,是何主席任內事。孫拙民往北平協和醫院醫治食道瘤,死在手術臺上,已換王主席了...

  • 文章〈童年在烟台〉更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童年在烟台》 更正 读者来鸿

    十九卷一期拙文「童年在煙臺」,一一三頁第十四行,誤將「徐銘信」寫作「明信」爲歉。查徐銘信學長原名明禮,一九〇五年生於煙臺,但祖籍天津。徐兄尊翁出身天津水師學堂,奉令襄助水師提督薩鎭冰於一九〇三年前來煙臺建設海軍學校,五年間完成後始由謝葆璋任校長(冰心女士的尊翁)。徐兄一九二四畢業於益文商專,初在東北工作,九一八事變後任職上海及中國內地各處,直到抗日戰爭。後期任職並經營於印度、南洋、香港及巴西,是徐氏基金會的創始人、惟一的出資人,設奬學金,鼓勵科技性的寫作...

  • 文章佟繼弘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佟繼弘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读者来信 信息更正

    敬启者:顷阅山东文献第廿三卷第二期八十三页尹德民先生撰山东人在高雄㈦,昌邑人佟元俊,其家属情形颇有出入,余系其三子,谨将详情简述如下:大陆上留妻孙氏,生子继正,敎师退休,女坤洁、素洁,在台妻郭晖琼生子继刚,中正理工学院硕士,任职中山科学硏究院,三子继弘任职某大公司,女冰洁、晶洁、莹洁、均任敎职、子女均已成家自立孙四、海峰、海淸在大陆、光磊、光杰尙幼。特此更正 谢谢 敬祝撰安 佟继弘敬启

  • 文章周晔先生更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周曄  出版时间:2001-09-20
    关键字: 更正信息 读者来信

    編輯先生好:一、讀完二十七卷一期,康津生先生刊出的「串九州」小曲。此曲乃吾魯的鄉土文化,讀來具有親切感,値得保存。不過有點小問題,茲說明如下:一、「出無棣上海峯」錯矣,無棣海豐本是一縣。在明代以前該縣稱無棣,到了明代第三個皇帝永樂他的名字叫朱棣,無棣犯了忌諱。以該縣臨渤海就改爲海豐,可是廣東省也有一個海豐縣,直到民國後恢復原名。二、高苑非高原,三、「易州本是蘭山縣」,是沂州吧!四、「奴家走了一百零八縣,眞是累的滿頭汗。」這是概數,其實只走了九十幾縣,還有...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