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事业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任新舫略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任新舫 生平介绍 军旅生涯 教育事业

    任新舫現年九十二歲。原係山東省落星地冠縣干集鎭(現改爲威縣梨元屯鎭)西小莊人。民三年春入本村初等小學堂,民七年夏入干集鎭高等小學堂,民十年秋入山東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民十五年八月考入山東大學文科。是年九月,加入中國國民黨。由於山東督軍兼省長張宗昌派偵緝隊屢搜各大專革命組織,不得已於民十六年元旦後離魯逃津。十七年夏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爰赴山西入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北方軍官學校騎兵科,每試莫不名列第一。民二十年春畢業返魯,充朝城縣黨部常務委員。七七變後,魯主席...

  • 文章東平縣辛亥革命人物——尹漁村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吳遷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尹渔村 生平介绍 同盟会 革命历程 教育事业 东平名士

    毕业于淸京师临第一师范学堂(原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科,现改为北京师范大学)。自甲午战争失败,国命阽危。孙中山先生鉴于国家将亡,民族之堕落,从而组织政党,倡导革命。东平县始渐有革命党之组织。民国《东平县志》记曰:「同盟会时期:革命党之组织,肇于兴中会,当时东平无参加者。至光緖三十一年,同盟会成立,邑人尹沺、徐鸿策始行加入。庚戌年,汪精卫先生刺摄政王一役,尹沺与焉。是为东平人参加革命之创始。」[2]先生早在北京读书时,加入同盟会。由于发表《东平的佃户》等文章,揭露

  • 文章前塵往事憶述(八)第八章 臺北工專三十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王志信  出版时间:1999-03-20
    关键字: 教育事业 教育部任职 台北工专 作文教学 校园建设

    余自民國四十年十一月以病辭卸敎育部特設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校長,離開澎湖,來台北市定居;由敎育部聘爲特約編審,俾資調養,以至四十二年十一月到台灣省立台北工業專科學校任職。在這兩年期間,經敎育部醫師張忠信先生和在台北市開業的王成九醫師,悉心診療,身心體力日漸康復。張忠信醫師係廣東人,法國醫學博士,對日抗戰前任天津市中華醫院內科主任,南開師生多爲其病人,以是晤面時備感親切,並熱情邀到其西寧南路診所詳細檢查治療。王成九醫師是山東省昌邑人,係余膠澳中學同學,山...

  • 文章王豫民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王豫民 人物生平 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 教育事业

    編者按:前在本刊連載發表「膠萊河畔」長文的王豫民先生,不幸於本年三月病逝。抗戰期間,王先生在昌、平、高一帶打游擊,從未曲線抗戰,曾於一夜之間,收復日僞據點十二處,使日僞爲之喪膽,在膠東一帶,成爲家喻戶曉的抗戰英雄。此外,王先生也特別注意桑梓的敎育,曾在昌邑創辦四維中學,附兩個分校,及大陸淪陷,有三分之一的師生追隨政府遷臺,可見其貢獻之大。玆揭載其行誼如下,藉表悼念之至意。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