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东省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諸城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馬劍虹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山东省 城池 名胜

    作者馬劍虹先生於抗戰時期曾任中校敎官、上校視察、副大隊長、大隊長等職。勝利後,任上校科長,中校組長。三十八年隨軍來臺,轉任高雄市動委會政治組長、南部防守區司令部秘書、救國團縣支隊文敎組長,現任臺灣省訓練團聯絡室主任兼通訊社社長。公餘,喜以詩、書、畫自娛。

  • 文章清朝山東進士名錄(三)雍正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1997-09-20
    关键字: 清朝 进士 山东省 名单

  • 文章明朝山東進士名錄(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2001-06-20
    关键字: 明朝 进士 名录 山东省

    一、本名錄之彙編,係以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爲經,山東通志爲緯,相互參證,其有未盡一致之處,於備註欄內敘明。二、甲第、名次,因山東通志未多記載(清代有列,明朝則無),悉依題名碑錄塡記。三、崇禎十五年所取特賜進士,山東通志未載,依題名碑錄刊記,列爲附錄。四、有關各府、州、縣志,因涉及範圍較廣,歉難一一查對,容或有所出入;以攸關史實記載,不能有所差誤,尙請 賜予補正!

  • 文章清朝山東進士名錄(五)嘉慶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1998-06-20
    关键字: 清朝 山东省 进士名录

    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清朝山東進士名錄㈤嘉慶朝

  • 文章山東省縣建制史略(中)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山东省 建制 史料

    宋因之。金天德二年移州治任城。元初仍曰济州。至元六年徙治钜野,八年升为济宁府。十五年移府来治,两徙州治钜野。寻复故。十六年升为济宁路,明洪武六年,改路为府。十八年降为州,县省入属兖州,淸初因之,雍正二年升为直隶州,八年仍属兖州府,乾隆四十一年仍升为直隶州,属山东省。领金鄕、嘉祥、鱼台三县。民国二年二月改直隶州为县,面积一、二八六方公里,人口:五七八、二〇〇人。⑷峄县:春秋时鄫国地,战国属楚,为兰陵邑。汉置兰陵、承二县,属东海郡,后汉因之。晋元康初置兰陵郡

  • 文章山東革命黨史稿(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丁惟汾等  出版时间:1976-03-20
    关键字: 山东省 史料 革命党

    卷三 廣建學校黨人其章皇主義而傳布之者,莫急於辦報;其爬羅豪英而陶鑄之者,莫急於興學。學校非獨人才所自出也,始事之艱難,往來潛伏,唯學校能容焉;聲氣互達,唯學校能通焉;發謀擧事,唯學校能秘焉。故學校所在,卽黨勢之所由滋也。海岱間聖人之居,自古爲節義之邦,以詩書沃之則發鴻儒,以革命唱之則爲烈士;自黨人返國興學,而智廉勇毅之才,爲國致命捐軀者日衆,其尤著者曰濟南山左公學、曰煙臺東牟公學、曰靑島震旦公學、曰卽墨膠萊公學;非黨人所立,黨人變之收功效尤大者,曰靑州...

  • 文章山东省鄕村建设硏究院的槪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秦永洲 出版时间:1994-09-20
    关键字: 山东省乡村建设硏究院 概要 设置 作用

    译者说明:民国二十年,在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支持下,成立了「山东省鄕村建设硏究院」;这是山东省第一座颇具特色的高等农业硏究学院。该院硏究部以招收大专以上学历的硏究生为主要目标,可见其层次之高。但由于资料缺乏,这样一座高层次的农学院竟鲜为人知了。抗战爆发前夕,日本支那驻屯军司令部为侵略中国曾对山东作过全面调査,留下了一系列日文资料。译者在翻阅这些资料时,发现了两份有关该硏究院的油印资料。一份是「支调第六十二号」《山东省邹平县实验县区的槪况》,另一份就是本文

  • 文章山东省党政军干部学校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山东省党政军干部学校 学校组织 工作计划 抗日战争 校内活动

    山东省党政军干部学校」多训练些干部,来领导地方人与日军作战。至于经费方面,则由省政府发行一部份「山东省民生银行」五元券即可,经决议后,呈报中央备案,立即开始筹备。干校的组织和工作计画干校的校长,请 蒋委员长兼,副校长是沈主席,设敎务处、训导处,训导主任为赵季勋(抗战胜利后,任靑岛市监察委员,来台后逝世。)大队长为寗春霖,下设若干中队长。其班次分为民政班、财务班、建设班、敎育班、党务班、军官班、民运班、妇运班等。从民国二十八年春,通令全省各军政单位招生、或调训、或志愿参加者

  • 文章山东省保安第三师第一团部队政工槪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周伯唐  出版时间:1980-12-20
    关键字: 山东省保安第三师第一团 部队政工概要 工作纲要 十大誓约

    日寇侵華,抗戰軍興,山東壽光縣長棄職張景月同志臨危受命,聯合壽、昌、廣、益、濰、臨、蒲、博各縣國民黨同志,保國衞民,組軍抗日,義旗下精英畢集,獨土共八路馬保三部破壞團結,打擊友軍,阻撓抗戰,擾亂地方,與我部勢不兩立,糾集楊果夫、許世友、袁也烈、鄭大林部頃全力圖消滅我軍,民國二十九年春,在壽光壘村大決戰,幸我軍行也正志也堅,將士用命,以少勝多,殲敵自保,終能瓦解匪軍,日益壯大,此後**部隊,分散各地,到處破壞行政,擾亂治安,我邊防駐軍,常受其害,禍國殃民較日...

  • 文章明初山東移民來自洪洞縣之考證修「尹氏族譜」之心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洪洞县 山东省移民人口 《尹氏族谱》 史料考证 大槐树移民

    叔姪七人,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2]迁来河西尹家海子[3]、蔡村,始卜居焉[4]。幼闻父老传言,初迁之际,洪洞县城北大槐树下,竖有移民石碑,志记当时迁徙经过端的。并说,该记事碑与大槐树仍健在,且枯干茂密,愈老弥坚,华盖高耸,荫及永久之槪:惟迄未得覩,时增神往。近阅山西文献,言大槐树久为汾水呑齧,移民石碑亦下落不明[5],不禁掩卷太息,怅然若失者,久久未能去怀,岂世事沧桑,若是之迅且疾也。叁、迁徙时期之探寻考鲁西尹氏,初由刚祖叔姪七人自洪洞县迁来海子村、蔡村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