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记载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曲阜少昊陵——中國最早帝王陵墓之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李明正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少昊陵 帝王陵墓 史料记载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帝王陵墓,今日可見者,除了黃帝陵外就算曲阜的少昊陵了。少昊陵的形制十分不平常,它是全部用石板砌疊而成的,寬八丈九尺,高兩丈,頂方兩丈一尺,呈金字塔形。(本期封面之少昊陵照片,右邊尙缺少一部份,並非全豹。)也可以說,這是中國唯一的金字塔形的陵墓。據考證,最早的少昊陵並不是這樣的形式,這形式是宋代建築起來的。陵頂上有一座小廟,廟中的少昊石像也是宋代雕鑿的。少昊陵的周圍有朱紅色的圍牆,進道外有靑石牌樓,陵墓內外遍植古柏,氣勢十分莊嚴肅穆。在中國...

  • 文章一百二十八年前出任臺灣鎮總兵官之呂恒安略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呂身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吕恒安 人物生平 史料记载

    呂身先生,原名文烈,乳名庚申,本文所記之呂恒安,係其曾高祖。其祖諱淸弼,淸監生;父樹霖,字少甫,號孟曾,畢業於北京大學,前曾服務軍政界多年,大陸淪陷,杳無音信。呂先生於民國三十七年逃至濟南,投入青年軍二〇八師,三十九年五月由定海撤退來臺;六十年五月退役,現服務於臺北市政府。

  • 文章詩仙李白在山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李白 史料记载 游览名川

    李白遍遊山東名山大川,古祠勝跡,他每到一處觀覽必留詩;交友留詩,感遇留詩,乃至私人生活的喜悲也必留詩。無論是寫山川、河流、感傷、含蓄、細膩的詩,都表現了他獨特的性格,確實是一位很有天賦的作家。由他的詩中,我們不僅了解到李白的爲人及他的內心世界,同時也使我們體會出李白眞不愧是一位可剛、可柔、可大、可細的「詩仙」!在山東寄家最久,活動時間最長,遺留詩文較多李白(公元七〇一年——七六二年),字太白,自號靑蓮居士,別號謫仙。是我國唐代偉大的詩人。他生於西域碎葉,...

  • 文章清朝山東進士名錄(六)道光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劉子交  出版时间:1998-09-20
    关键字: 清朝进士 进士名录 史料记载

  • 文章先賢仲子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喬修梁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仲由 人物考证 史料记载

    一、籍貫考㈠原籍 先賢仲子名由,字子路,亦字季路,生於周景王己未九月十七日,卽魯襄公三十二年,(注一見家語弟子解)魯之卞邑人也。卞里誌序云:「泗水古卞邑,仲氏之先有邑大夫者,占籍稱卞里人,數傳而生季路,應秋水夜月之瑞云。後仕衞死於孔悝之難。藁塟澶淵,子啓始歸卞(注二,古卞邑卽今之泗水,)垂十有七代矣。又卞里誌云「古卞邑先賢仲子所生地也」,按輿圖泗古卞明國,春秋爲魯卞邑,漢置卞縣,仲氏家焉,蓋人傑地靈從來遠矣。或有人誤以爲仲子是濟寧州人,當亦有原因在焉,待...

  • 文章濰縣的風水和曹王兩位狀元軼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謝英才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曹鸿勋 王寿彭 史料记载 人物事迹

    拜讀文獻第八卷一期王廣健鄕長的大作「狀元衚衕傳聞」憶起有關濰縣的風水和曹王兩位狀元的軼事,在抗戰以前筆者鎭上(莒縣路鎭)經營綢緞布匹生意的商店多是濰縣老鄕,有一位熟讀經書的老掌櫃,常和筆者聊天講些濰縣的風雅掌故,從他的傳說中知道濰縣在淸朝文風很盛,有功名的人很多,除曹王兩位狀元外尙有探花、翰林、進士、擧人等通往四個城門的大街上都有大功名人的公館,縣長出進城經過某公館時,依照淸朝的規矩縣長都要下轎步行而過表示禮貌,有一位縣長某,對此深覺不便,和委曲,於是就...

  • 文章神仙思想之根據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2期  作者:周紹賢 出版时间:1982-09-20
    关键字: 蓬莱仙境 神仙之说 史料记载

    山東省東端,北瀕渤海,南臨黃海,故有山東半島之稱。唐朝名此地曰登州。登州西連萊州,漢時總稱曰東萊。史記封禪書云「泰山東萊,黃帝之所常游」,可知其地早已開化,且爲幽勝之境。尙書堯典「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孔傳「東表之地稱嵎夷」,疏「靑州在東,界外之畔爲表」,宋薛士龍書古文訓云「嵎夷今登州地」,元于欽齊乘云「寧海(牟平)卽嵎夷之地」,禹貢靑州「嵎夷旣略」,「萊夷作牧」,寧海屬於登州,淸胡渭禹貢錐指云「今登州萊州二府,皆禹貢萊夷之地」。萊夷在靑州之東,東...

  • 文章馮海浮的「不伏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0-09-20
    关键字: 冯海浮 史料记载 人物事迹

    中國明淸兩代的人才登庸是科舉取士,士子白了頭還趕考場。原因是一舉成名天下聞,而且黃金屋、顏如玉隨之而至。近代硏究科舉的歷史學家很重視「儒林外史」這部資料。實則山東文壇先賢,明代北曲大家馮海浮惟敏所著「不伏老」雜劇已充分暴露此情實。此劇細膩生動的描繪了考試時考場及士子的生活情形,反映出官府吏胥濫汚外,主要寫一奔走五十年,虛度八十二,進京應考十六七次的士子失敗與成功時的遭遇、心態。失敗時書僮也不肯爲他收拾行李,說敢怕收拾那老頭巾,也說從光着頭跟隨會試,已作了...

  • 文章山東革命黨史稿(五)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丁惟汾等  出版时间:1976-12-20
    关键字: 山东革命 史料记载 档案资料 作战经过 黄县战役

    卷九 再下黃縣黃縣黨人奮興,以徐鏡心、徐文炳、趙踵先等爲之唱,而育英學堂爲之藪,其後縣敎育會爲之樞,又其後共和急進會、蓬萊軍政府爲之策動。鏡心之立急進會於煙臺也,使曲世勤還黃縣,與王治薌立分會,以收攬在縣黨人。文炳時爲縣敎育會會長,數與煙臺密電商發難,及張殿邦還自濟南,殿邦、文炳益聚衆募款,輸之大連,資鏡心等募兵購械,而黨人鄒斌元更鬻產自輸銀五千,後文炳、殿邦更說其縣知事劉式墉反正。濟南毀獨立,委道員兩人來縣察黨,文炳、殿邦與趙元璞從式墉見之,文炳等抗言...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