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集萃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山東巡撫托渾布談起——登州府防夷滄桑之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張澤潭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山东巡抚 托浑布 登州府 防夷 历史集萃

    造桥舖路,修缮兴筑,都隐约见到他们的影子。若以士绅们的声望登高一呼,鄕民们自然会响应,来共襄盛擧。道光二十年十一月,托浑布奏道:「因请城鄕绅香,谕以大义,晓以利害,经绅士张懋、张本、王启棻、宫国煦等转相劝吿。」「接着又奏道:「城鄕士民踊跃争先,旬日之间,民夫云集。」同时,还有一位重要角色,是当年正在任内的蓬莱县县知事王文焘[2],他在修筑沙堤时,身体力行,奋力以赴,曾有:「十四年到任,二十年海疆戒严,力招鄕民于海滨乙带,创筑沙城,各社响应,皆身备畚锸,趋赴恐

  • 文章打油詩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厲玉巖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敌伪匪军 散文诗联 历史集萃

    五馬四槍管三代,一身六印鄭二兼,十大迂模牟爲首,山區八怪孔當先。註釋:詩第三句中之迂模乃北方俗話,不乾脆之意。詩的來歷是這樣的。當七七事變,八年抗戰,山東抗日敵後游擊以魯南沂蒙山區爲根據地,在卅一二年間魯蘇戰區司令部司令于學忠駐沂水北部圈裏,山東省政府主席沈鴻烈駐臨朐呂匣店子,國軍防地及地方政府游擊部隊,皆附駐近畿,相機擴展勢力,打擊敵僞匪,於卅一年主席沈鴻烈調林部長,五十一軍軍長牟仲珩奉命爲山東省主席,牟卽派五十一軍副官處長管相齊(係河北人,素在牟面前...

  • 文章憶齊魯大學讀書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李文欣  出版时间:1985-12-20
    关键字: 齐鲁大学 学习生活 人物回忆 历史集萃

    七十三年十二月九日,齊魯大學旅臺校友假臺北市臺灣大學校友聯誼社聚餐,會中李學長培華囑我寫一篇關於母校的文章。近年,內子王沅叔患中風,半身不遂已數年,起居飮食需人扶持,日夜均要人照顧,致無暇寫作,惟方命難違,雖無資料可以參考,僅就記憶所及,追記一二,若有錯誤,歡迎指正。基督敎在山東傳敎甚早,有英國的浸禮會和美國的長老會,他們傳敎的範圍並不衝突,在膠濟鐵路沿線自靑島至濰縣爲美國長老會傳道區,他們興辦的廣文學校設於濰縣,文會館在煙臺設立,自益都以西至濟南則爲英...

  • 文章讀威案憶故士——兼記雙島塩田並念先人創業惟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徐承烈  出版时间:1985-06-20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双岛盐田 威海 抗日战争 历史集萃

    讀山東文獻第十卷一、二兩期有關「威案」始末,使我身爲威海人,此時此地,對家鄕興起無限的懷念與感慨!威海本屬山東省文登縣轄,屬一天然良港,三面環山,劉公島橫亘於前,形勢險要而掩蔽,扼黃海要孔,且爲不凍港,故爲兵家海上必爭之地,亦卽英國於一八九八年(淸光緖廿四年)要求租讓之主要原因。租期本爲廿五年,但延至一九三〇年(民國十九年)始行歸還。威海回歸祖國後,由於情形特殊,乃改爲特別行政區,而此一特區「包括威海全灣沿岸以內十英里地方及劉公島及威海灣內之羣島」(話引...

  • 文章山東革命黨史稿(三六)列傳 烈士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丁惟汾  出版时间:1985-09-20
    关键字: 山东革命党史稿 烈士传 辛亥革命 历史集萃

    丁惟汾等纂修王樹棣傳王樹棣字華亭,世居威海鄕柳溝村。肄業芝罘東牟公學。辛亥烟台光復,蔡裕昆爲北伐先鋒隊魯軍二營軍書長,樹棣肄業公學時講師也。成軍後,充偵探,兼司務長。文榮亂起,隨魯軍往剿,行至寧海城東,誤傷身死,經營長宮錫德,呈報都督府,轉呈南京政府,入祀烈士祠。曲培楷傳曲培楷字前溪,文登淸縣佃里村人。光緖辛丑以第二人入泮。未幾科舉罷,培楷以窮鄕僻壤無以資見聞,遂遊京師,及遼、瀋、吉、黑。洎學堂令下,乃歸里與弟培蘭、培藻,謀諸鄕人,以村南牧場呈報縣署,創...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