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山东流亡学生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長子孟慶康也在澎湖被編兵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孟憲蘊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澎湖 被迫编兵

    民國三十六年六月我奉山東省政府令派任嶧縣警察局長,嶧縣與我的家鄕臨沂縣接境,兩縣縣城相距不過百八十華里,這時臨沂縣境已完全陷入共軍之手,我的家人,東躱西藏,難得安全。聽說我已到嶧縣,我的二家兄憲鑫和四舍弟憲滋就帶了我的長子慶康避難來到嶧縣。這時嶧縣縣城也是一夕數驚,所以才決定將他們送往台兒莊,好讓康兒進私立勝利中學就讀。民國三十七年十月,戰局逆轉,嶧縣縣立初中與台兒莊勝利中學聯合南遷江南,最後被併編爲國立山東第四聯合中學,由南京遷瓜洲。最後遷校至湖南宜章...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续完)参、未受师恩只贻遗憾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李士珍 中央警官学校 往事追忆 山东流亡学生

    一、復學求助異想天開四十三年,我被政工幹校教育處梁孝煌先生賞識,調任該處編譯官。白天審核教授們的教材內容,夜間則空閒得很。我不願浪費這寶貴的時間,擬至就近之東吳大學插班其三年級的夜間部法律系,以完成我昔日夢寐以求的大學學歷之宿願。不料報名時竟被該校所拒。理由是未聞有警校正科畢業生可插班三年級的規定。我雖例舉以往事例爲証,但均不採信。時本校已在台北廣州街復校,校長是前期畢業的梅可望學長。十六期留校的陳子美學弟,劉培漢大哥均在教務處任職。因此我請他們查出此一...

  • 文章山东流亡学生唐克忠澎湖入伍血泪史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楊敏奎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唐克忠 澎湖入伍 感颂诗歌

    山东流亡学生中,知名度高唐克忠。三十八年六月里,广州渡海澎湖城。师生男女八千众,澎湖岛上扎了营。细心师长安排下,马公子弟学校成。理应学生进学校,军中阻挠难成行。卅九师长韩凤仪,澎湖司令李振淸。二人联手组军队,挑选男生去入营。澎湖大院整编队,强迫大小都当兵。克忠当时个虽小,立论是非陈述情。滔滔不绝理由在,广州协议定得淸。未成年者不入伍,继续学业期有成。男生当兵有承诺,半日读书半日兵。高中毕业凭自愿,升学留营自斟情。任何势力不阻拦,协定有人来证明。敎育部长

  • 文章另一批山东流亡学生的前尘往事忆述(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山东流亡学生 入伍教育 军校生活 坎坷往事

    三、抵校受訓紀實離開萬縣,江輪恢復整日行駛,經忠縣、酆都、涪陵皆未停泊,直至重慶,始下船徒步至彈子石進入警官學校,在中正堂休息,而結束了四十二天的艱辛行程。原思敎育長必降尊紆貴來此接見,並予以慰勞;誰知並未如我的想像,即次要負責人也無一人到場;官僚作風,使人頗失所望。㈠編隊入伍次日即行編隊,絕大部分皆編入新成立之第三隊;剩餘人數,如呂篤惠、姜培利、劉嵩山等則編入第二隊;第一隊乃係在重慶當地招考者,因已足額,故無人編入。我等行軍原編之班長,率皆撤換,新任班...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