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章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昭孟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孔昭孟 读者来鸿 文章勘误

    編輯先生十卷三期四八頁勘誤表內四〇—七三頁,係十卷一期(七〇頁)孔思遠撰「一段啓蒙與流亡學生生活」之校正;惟表中四〇頁一九行改正欄李懋宣爲李懋寅之誤,李鄕長今在臺,爲空總部前情報署長,已退役。又劉道元(當時山東省敎育廳長)「抗戰後期在阜陽設立六校」(十三卷三期)十一頁十四行『第一臨中首先設立』項下國立十二中學乃廿二中學之誤,敝人曾就讀於一臨中高一(校長張敏之)及廿二中高二及高三(校長前後爲李仙洲將軍及鄭仲平先生)想係手民誤植。以上兩校均爲山東子弟,魯西籍...

  • 文章英國譚普勒元師復陳孝威書

    来源期刊:《闽聲》 第10期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文章 追念 纪念碑 铜像

    陈孝威先生阁下:两日前返伦敦,接阁下一月二十二日之华函,甚感。实则余在香港仅停留四十八小时,在此两日内自黎明至午夜无时或息,是以本欲前来造访,未能如愿,至以为歉。阁下寄来之书及文章,收到,倂谢。(指「太平洋鼓吹集」及「寿邱尔爵士九十大庆诗并序」)余拟每件取出一份送交伦敦国防部图书馆以供人硏究。该馆颇具规模,可为此项书籍最适宜之处所。余觉对邱尔爵士颇难下笔。虽然爵士生前似不十分为人所敬重,即死后亦不十分为人所追念,本人既从未在其直接指挥下任事,似不宜对之作

  • 文章來函照登:向浙江月刊文友進一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82-07-06
    关键字: 读者 同乡会 感触 会刊 文章

    浙江月刊是臺北市浙江同鄕會的會刊,也可說是旅臺浙江人的精神讀物。內容多爲述說浙江地方之民情風俗,鄕賢軼事及有關浙江地方性之典故文物,俾作浙江靑年人之參考及旅外老年游子之囘憶。使之更愛故鄕,高張愛國情操,以達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願望。余入同鄕會之時間也晚,在接獲浙江月刊經閱讀後,卽有親切之感,惟因本身戰亂餘生,浪跡天涯,不學無術,未能爲本刊盡力,頗表感慨。竊思吾浙文化水準甚高,儕儕多士,並非法螺。或許浙江月刊採用稿件有一定範圍,難使高手發揮。如高陽兄爲史學小...

  • 文章來函照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读者来函 文章勘误

    沂濤鄉民抗捐鼓詞作者是「歐陽維」景德社長賜鑒:敬啓者:客歲與友人餐敍時,許君鍾擧出示香港百姓半月刊二五〇期名作家歐陽維先生所作:「大陸江蘇農民不堪幹部壓搾」一文,經由陳君維方提議「送請海州文獻社參考」下走連同加拿大潘紹猷先生所作「多倫多見聞瑣記」,一併轉致台端誉閱後,登載于本刊第十三卷四期—總號五一號。惟「歐陽維」大名,竟被易爲「吳洽民」,題目亦修改爲沂濤鄕民抗捐鼓詞,造成錯覺,似乎欠妥。幸而潘氏大作,保持原有風貌,毋任銘感。鄕先進及友好閱讀上文後,函電...

  • 文章函請更正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5期  出版时间:1986-11-20
    关键字: 作者寄语 文章更正 编排失误 专栏声明

    貴刊二〇四期,拙作「東亭本名龍亭考」一文中……「用白甎築城以圍之」……一語,白甎實爲皇甎,被手民誤排,致失去原義,盖皇甎爲皇家建築宮殿專用之物,民間僭用,乃招致有人論其蓄志不軌,而遭當道令人密訪,甎之面積必甚大,後文故有「界其面爲四」之說明,若誤用「白」字,則全文不能通順,爲此函請將本函惠予刊出,以資更正爲荷!丁仲涵敬上

  • 文章讀者來函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9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编辑部 《察哈尔省文献》 郭振武 政治文章

    編者先生:大函敬悉:屢承 奬勵與過譽,予弟精神鼓舞甚大,特此謝謝!貴省文獻(18)期,弟已詳讀,不僅內容豐富,而編排、印刷、紙張,亦均屬上乘。尤其篇幅,竟長一七一頁之多,此爲其他各省文獻所不及,除珍藏外,特函申謝!敬頌撰安!弟郭振武拜上七十五年四月九日(編者按)郭振武先生陝西人,法政大學畢業,專任國防部上校軍法官,退休後從事著述工作,出版文史著作二十餘部,現年已七十餘歲,工作勤勉,最近發表政治文字甚多。

  • 文章作者來函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6期  出版时间:1983-05-15
    关键字: 作者来信 文章更正 勘误

    長耀鄕長我兄賜鑒:承蒙賜下「江蘇文獻」第二十四期袛領謝謝,本期刋載胡阿毛傳,並蒙 編者先生指正,(見本刋第36頁,編者按愛多正路復員後改名爲中正路)尤深感激,因此感激之餘,爰就所知補述如下:一、上海巿第一任巿長錢大鈞先生,倡議於黃浦江上籌建大橋(已擧行奠基典禮),以溝通浦東、浦西,並以繁榮浦東,承辦單位是上海巿工務局。二、錢巿長離職後,第二任巿長吳國楨先生弟曾進言請其繼續進行建橋事宜,他說:世亂如此,忙不過來。三、吳巿長離職時以秘書長陳良先生兼代第三任巿長...

  • 文章為「風雨竹石碑」覆尹德民先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劉昭晴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尹德民 《风雨竹石碑》拓本 文章补正

    本刊六卷三期中,讀及尹德民先生「敬覆」本人一文,涉及肥城古蹟「風雨竹石碑」,筆者對尹先生雖不識荆,但久仰其大名(尙係自他省人士口中聽到,因尹先生喜硏究志書,某君亦係同道也),並知其學識淵博,固未得親聆敎益,想旣係讀書人自有虛懷若谷、願與他人硏討問題之雅量。對「風雨竹石碑」個人旣曾見及,並不否認爲無有,惟是否關公親自書寫,不無疑問?如從字體、時間、刀刻等項言之,頗値商討,或係好事者爲之,猶如坊間常見及呂仙、濟公書寫聯語,玆以信之爲眞?再者,筆者旣曾見及此一...

  • 文章尹德民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尹德民 出版时间:1982-06-20
    关键字: 尹德民 风雨竹石碑 文章讨论 史料考证

    編輯先生:敝縣肥城「風雨竹石碑(刻)」一文刋出後,再蒙劉昭晴先生爲文質疑,故又不得不借山東文獻一角,再予說明此事。一、風雨竹石碑文獻於康熙十一年、嘉慶二十年、光緖十七年肥城縣志均有紀載,上三志分藏故宮、中央硏究院,且嘉慶、光緖志縣圖有「風雨竹亭」位置圖之紀載,茲附上光緖十七年肥城縣圖影本,可資參證,如蒙一倂刋出,實爲至感。二、風雨竹石刻「不謝東君意,丹靑獨立名」兩句,爲風拂竹葉組成字形,「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兩句,爲雨落勢竹葉組成字形,並無涉及「楷書...

  • 文章邵德揚鄉親來函(二)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8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邵德扬乡长 来信内容 文章编辑修改的请求 原稿退回的说明

    尊敬的編委鄉長:若用此文⒈自覺內容有很多不妥之處,望能修改或刪除。⒉在大陸的文字處理系統中簡化字、代用字很多,而我自己錯別字也多,並不適合台灣地區的同鄉讀者,望編委勞神修改。⒊字數已大大超過規定的「三千字左右」數目,任憑編委處理。⒋若不用此文,希退還原稿。專此敬禮湖南吉首市小溪橋州民族中學邵德揚 拜上二〇〇三、九、十五(注:李可染先生是徐州人,曾來台灣畫展 他是畫牛高手。他喜歡牛的犟勁、勤勞和埋頭苦幹,畫室取名「師牛堂」,多年來畫了大量牧牛圖。 李可染善書...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