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2期  作者:杜建欣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麦子 麦穗 秸秆 拾麦

    其一民以食为天,国家之强盛,民族之振兴,最根本的是人们的丰衣足食。我小时候,中原大旱,棵粒未收,多数人家外出乞讨,我家断炊,饥饿难耐,吃树皮、石头粉,那种悲惨的生活至今记忆犹新。因此每次外出散步,看见路上、地边散失的麦穗时,老俩总觉弃之可惜,便顺手捡起来带回家中,老伴是操持家务的行家里手,散步归来捶簸干净,灯光下见麦粒饱满,黄中透亮,晶莹喜人,且缕缕香扑鼻,老俩自是喜之不尽,还说:要是灾年,老俩度好几天不挨饿。一日气候凉爽,邻居一老妪来邀老伴拾,我劝

  • 文章嵩少箕潁話登(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9期  作者:嵩山野叟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药材 林木 拾麦 打场 丢花

    有四十五度之转动。故山坡地踢动犂面,可使土向低处翻,每年低处可增高二寸,相差四寸,故斜坡山地,三五年后,可犂成平地,所以外县称该种犂曰:「开山犂」。拾即刈者在前刈,后面跟约三五十人拾遗留于地上之零,和白居易「观划诗」上说之情景略同,惟拾者不一定是「贫妇人」,因天热闹,虽小康之家妇人,亦有以拾为名而看热闹者,如尽力而拾,半天所拾之,亦有足够一个人背负者,如半天所拾者不够一个人扛,即向地主堆上偷一些,地主看到,多不予责斥,中午尙有请其共进午餐者

  • 文章香村饭庄股票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3期  作者:趙稚秋 出版时间:1999-09-10
    关键字: 香村饭庄 股票原件 先父遗物

    赵稚秋绥远文献第二十二期中,刊有曹万化乡长所写之「香村饭庄的光辉」一文,经详细研读后,使我对香村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与认识。记得在小时候,先父及长辈们时常提起「香村」这三个字,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如今有了正确的认知,使我不得不佩服前辈们经营餐饮企业的理想与智慧。香村远在公元一九二七年正式募股开业后,即展现经营企业化、管理制度化、人才专业化及力量统合化理念,难怪香村这个餐饮界老字号仍能永续营运至今,其中「顾客至上」的观念是我认为最成功

  • 文章端陽貼符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9期  作者:周道  出版时间:1971-05-20
    关键字: 故乡习俗 道符 贴符

    担,向各户收「符」了,每户至少一升,商店和不种田的人家折钱代。这虽是故鄕的传统习俗,也可说是道士同和尙的一种歛钱方法。

  • 文章沈宗瀚獻身農業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2期  作者:吳相湘 出版时间:2000-03-10
    关键字: 沈宗瀚 农业研究 中央农业实验所 全国稻改进所 粮自给 各省小麦适应区 改良云南木棉

    十个月,沈与其往徐州、开封、济南、北平、定县、太谷、武功等地视察小麦试验,指导育种方法,并开作物改良班,听讲者八十余人。多数听讲人曾于前数年学习洛夫教授方法并已实地应用而收效果,现再向此二位世界权威学习新法,以谋改进。民国二十六年夏,聘请英国洛司姆斯试验场农业化学博士李査逊(H. L. Richardson)来所硏究土壤肥料,任期三年。(抗战发生,李查逊乃转往成都中农所工作站硏究并训练人才。)全国稻改进所 粮自给之途径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国民政府为求粮食

  • 文章(两岸交流)由“香村饭庄”忆起一点童年过往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3期  作者:小月 出版时间:1999-09-10
    关键字: 香村饭庄 回忆亲人 家乡风味

    看了「绥远文献」第二十二期曹万化乡长「香村饭庄的光辉」一文后不由得憧起了童年在家乡一些陈年往事,童年在家乡住归绥市(今呼市)旧城南荼坊,南茶坊是旧城北门向南延伸的一条大街,由北门起,段落分别称大南街、小南街、南茶坊,到了南茶坊已尽街尾,且街道渐窄,我家宅院临街,南茶坊门牌五号永远记得,(现已折除,拓宽马路,院址大部成路面了)。而香村饭庄就在大南街左手边座东向西门面,也就是说香村饭庄和我家是一条街,但街很长,走起来还是觉得很远。先祖父赵宪海老先生

  • 文章中秋憶故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期  作者:海晏  出版时间:1972-09-20
    关键字: 中秋节 回忆故乡 香斗 供奉先人

    半那天,还都要做「饼」,就是用面粉做的饼,有油酥的,有脆皮的,有芝麻糖饀,有核桃肉糖饀,有葱猪油椒盐饀,有放在锅里油煎的,也有烘的。我在家时不要吃月饼而最喜欢吃自己家里做的饼,现在已二十多年没有吃到了,最痛心的是不知当年做饼的人,而今零落在何方?所以二十多年来,每逢中秋,看见人家快乐,街上一片喜气洋洋,我则倍觉凄凉悲伤,可是话又要说囘来了,在台与我处境一样的人,恐怕多的是呢。八月半左右的天气,正是秋高气爽,不冷不热,陷匪前故鄕的人家,吃过晚饭,都在门前或

  • 文章(忆古溯源)一张珍贵的结婚纪念照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032期  作者:伊莉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父亲生平 蒙古族 香村 结婚纪念照

    父亲有一张最心爱的老照片,不仅把它存放在精致的影集里,还将它放大后,镶嵌在金边相框里,悬挂在书桌前的墙壁上。每天上班前,他总是习惯地抬头望望相框里照片上的人再走,好像在向它问候什么。就连我和家中的客人,也总是长时间地站在照片前,举目仰视,沉思良久。这张照片为什么如此引人注目呢?因为它不是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照片,而是在民国卅六年(一九四七年)绥远省归绥市赫赫有名的「香村」饭庄拍摄的「父母结婚纪念照」,距今已有六十年整。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土默特旗三位

  • 文章妙計除奸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5期  作者:馬雲 著 出版时间:1984-02-25
    关键字: 蓝色魁北克 杀人凶器 麦当奴 陈子明 小说文学

    当然也包括了伊莉丝在内;然后,警方又在现场展开了一连串的彻底搜査。结果就由这一宗不寻常的命案,整个多伦多市的「蓝色魁北克」非法组织,给警方破获了。里面有许多东西都是非法的;偏偏就是找不到杀死当奴的凶器。尽管明知杀死当奴的,是一枝手枪。可是,现场搜获的手枪之中,没有一支是发射过子弹的;甚至整间巨宅也给翻转了,仍搜不出杀人凶器。伊莉丝给警方抓进了警局。但不到一小时,有人来担保她外出候讯。这担保她的人,就是当地的富商华侨陈子明的私人律师。陈子明握住她的手

  • 文章福州市顶小学告校友书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0期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福州市 顶小学 周年纪念 告校友书 学校简介

    我校(原私立独青小学)由黄展云(字鲁贻)、江秀清等先生创办于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八月)。一九五二年,原毓英小学并入本校,定名为「福州市顶小学」后又先后易名为「福州市仓山区第三中心小学」、「中越小学」。一九八〇年,恢复「福州市顶小学」并被福建省敎育厅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我校建校六〇多年来成绩卓著,人才辈出,学生已遍布于海内外,为了总结数十年来的办学成就,拟筹备建校七十周年校庆、成立校友会、为此特敬告凡在我校(包括毓英小学)现居海内外(包括港澳台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