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饮食习惯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太原清蒸羊肉和碗蒸米飯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吳文蔚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太原饮食 相关介绍 饮食习惯

    探親到了太原,少不了要多玩幾天;太原是山西省會,現在的人口高達兩百多萬,以前的城牆已經沒有了,放眼望去,到處是人潮汹湧,脚踏車塞滿了街道,熙熙攘攘,別有一番景觀。幾天玩下來,分訪了故親好友,遊覽了各處的名勝,閑暇之餘,唯一可述的就是吃飯。山西省會太原的麵食種類之多,味道之美,作法之精,在北方各省,早已出名,不必細說。最奇的是這次到了太原,足堪稱述的,不是各種麵食,而是淸蒸羊肉和碗蒸白米飯。先說白米飯,走遍各省,都是煮飯,惟有川黔兩省,是用蒸子煮飯,而太原...

  • 文章浦東瑣談(續)

    来源期刊:《浦東》 第13期  作者:陸志明 出版时间:1978-07-15
    关键字: 饮食习惯 台湾菜 茶馆 家乡菜 宴客菜肴

    離鄕三十年,長念故鄕「味」民以食爲天,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生四大基本需求,確以「食」爲第一,我也不會例外。尤其我更具有偏食習慣,對於其他衣住行,都可隨便,惟有吃的一項,卻特別嚴苛,總覺得自小吃慣的東西,特別喜愛。記得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因偶然的機會,到臺灣省政府衞生處工作,當時一切都感到新奇而有趣,只是吃不慣臺灣菜。還記得有一次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友會在桃園聚會,由當時新竹縣長鄒淸之校友設宴招待,雖然水陸雜陳,羅列滿桌,但卻感無下箸處,結果只勉強吃了個...

  • 文章(故鄕之食)廣東粥品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29期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广东菜粥 故乡美食 粥品 饮食习惯

    廣東人嗜食粥品,粥品是他們的主食之一。廣東堪稱是粥品薈萃之鄉,粥類的名目繁多,足以令人嘆為觀止。粥品之所以能風行廣東,有著其特殊的緣由。眾所周知,廣東位於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溼熱,炎熱時間長,流汗消耗量大,須及時補充水分和易吸收的養分,各類肉粥實在是方便又理想的食品;同時,廣東人多地少,歷史上經常缺糧,食粥司療飢、救荒;而且,食粥也是越人的一種風俗,古往今來,流傳至今。粥品不儘是廣東人的一種生活習慣,更反映了嶺南的飲食之精、風味之異。在嶺南以外的地區,...

  • 文章家鄉過去的生活槪況(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續光清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生活概况 饮食习惯 相关简介 水与火的使用

    的地方,只好到山下或河畔的水井中取水。该处水井虽浅,但囘程必须上坡,近者尙勉可肩挑,远者实太辛苦,则须采用驮水办法,每一毛驴,驮水桶两个,桶上有固定木盖,开有方孔,水装满后,塞以木塞,然后驮运囘家。在每家院中,多有一高约四尺,径约二尺多之陶质水缸,用以贮存挑来的井水,1/3埋在地下,2/3在地上,如是在地面上二尺多,无论挑来的水倒入或用小木桶提取,均较方便。又在冬天地上部分,尙须围以芦席,席与缸之间,并填以谷壳保温,期水缸不致因缸中水结氷过厚而胀裂。在昔取火

  • 文章糟缽頭

    来源期刊:《浦東》 第15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饮食习惯 中西方差异 秃肺 猪内脏 糟钵头

    在歐美吃過洋麵包的朋友歸來談起,外國人不吃豬、牛、羊及鷄鴨等家禽的五臓六腑把它煑成罐頭餵貓狗。外國的貓狗該是幸運畜類。外國人爲什麼不吃內臟,據說是基於衞生的理由,這理由是否成立?實在使人懷疑。我們的飮食習慣,這些五臓六腑都是美味的食品,尤其是我們大陸江南人,連魚類的內臓也爲特嗜,江浙菜館中的一味「秃肺」,更受人歡迎。目前在一家上海本幫館子吃到,幾位上海朋友寧願捨鰻魚甲魚而爭食。豬的內臓有一味「糟缽頭」也是一大特色。可惜這裏江浙菜館中能夠做得合乎標準的並不...

  • 文章抗癌煎熬十二年任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7期  作者:任世璜 出版时间:2011-06-10
    关键字: 恶性淋巴瘤 户外健行 饮食习惯 抗癌原则 身体健康

    當年醫生告訴我的病情結果是:「惡性淋巴瘤」時,我在無奈默認下接受住院治療。一般人都認為癌症是絕症,誰遇到都一視同仁,但在意志力支持下抗癌期間內,已撐過十二年了,其間經過住院七次,手術四次,化電療四十八次,體重由八十五公斤,減輕到六十四公斤,瘦了二十一公斤,皮包骨,頭髮一根不留,整個身體變了態,走路要依靠拐杖當助手,過了今天,無法展望明天,就這樣煎熬了十二年整,涙血已流乾了。當人得知自己罹患絕症的時候,就像聽到法官為他宣判死刑,頓時:他感覺身體好像破洞的扁...

  • 文章阿拉在西非賴比瑞亞農耕隊的回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9期  作者:卓士暟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气候 官方语言 饮食习惯 休闲活动 农场

    ④賴比瑞亞農耕隊(卓士暟攝)余生長在奉化縣松岙村鄕下,三十九年隨父親自浙江省舟山群島撤退來台,居住在嘉義市,自民國二十七年出生後國家動蕩不安,抗日、內戰,在戰亂之環境中長大,因此數理基礎較差,但我較喜硏究動、植物之性向、成長等,而考入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畢業後經考試及格,分發於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士林分所服務,管理蔬菜、果樹及花卉改良等工作,在一個隅然之機會,被外交部非洲先生楊西崑次長征召以農業援助非洲,參加了駐賴比瑞亞農技團以技師名義參加工作。民國六十...

  • 文章正確飮食 降低罹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罹癌 饮食习惯 黄德明 人物事迹

    紐約華僑黃德明父子,於一九九三年八月,先後罹患肺癌(第三期)及胃癌。黃德明經西醫化療放射治療,前後共達三十七次,癌細胞暫時控制住。西醫對他病情會診結論是,大約還能活一年到一年半。從萬念倶灰到轉而積極研讀近數十年來中外各地有關癌症治療之著作和資料,黃德明發現:「酸性血液,是萬病之源」。爲使血液維持在「弱鹹性」,酸性物,像:肉類、海鮮、白米、白麵、白糖,還有煙、酒,一槪禁絕。食鹽會幫助癌細胞生長,宜盡量少吃。改爲大量攝取新鮮水果、蔬菜、海藻、堅果種子類,並食...

  • 文章談腸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4期  作者:永鏘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肠癌 鼻炎 运动 肠癌住院 手术治疗 术后反复 饮食习惯

    七十二年春節前約半個月,余因肚痛經診斷是罹患大腸癌,誠是晴天霹靂。但幸我心理上健全,當時絕無恐懼想法。加上現代醫術高明,終於安然度過一場沉疴。家鄕諺語曰:「船老釘出,人老病出。」在臺灣氣溫寒熱不定,濕度又高。故患鼻炎者甚眾,我於五十年間患過敏性鼻炎。每逢節季交替,如春夏間,夏秋間而發作。然每日服用過敏性藥丸一片卽可。迨至六十七年中秋節後,發覺鼻炎病情加厲,藥物治療漸見失效。平時總有一邊鼻塞,影響情緖很大。嗣經多位喉鼻科醫生診斷。咸認病情並不嚴重。或係年歲...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