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闽剧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实验闽剧院初现的彩虹:周虹演百姓中一个百姓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作者:方炳桂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闽剧 周虹 实验闽剧院 《冯梦龙断案》

    在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期间,福州的戏迷高兴地看了省实验闽剧院参演的《冯梦龙断案》。在赞赏这出好戏的同时,观众为闽剧新秀日趋成熟而感到欣慰。但老戏迷们发现,该院近年来初露头角的青年演员周虹未在《冯》剧中露面?原来她在『百姓』之中。小周虹三年前从省艺校毕业分配到实验闽剧院,先后演过《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双剑情缘》中的梅娇龙、《双珠易嫁》中的秦明珠、《狸猫换太子》中的李姬、《马铎一日君》中的马妻等重要角色,连前辈、院长林瑛演过的《花烛之夜》和《梅玉配

  • 文章观青年演员陈琼演出闽剧《杜十娘》有感林铭森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0期  作者:林銘森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杜十娘》 闽剧实验剧团 观看感悟

    我虽旅港经商三十多年,但对家乡福州戏还是情有独钟。最近一次还乡,适逢福建省举行中青年演员比赛,我有幸被邀观看了由省闽剧实验剧团青年演员、此次比赛的金牌获得者陈琼参赛的《杜十娘》选段《晨钟惊梦》,从中感到家乡振兴闽剧已不是一句空话,青年演员如雏鹰展翅,福州戏有望了!陈琼扮演《晨钟惊梦》中的杜十娘,从她的一腔一调,一招一式的吟唱和表演中,可以看出这位三年前从省艺校闽剧班毕业出来的后起之秀雄厚的功底;她的眼神、身段、水袖的运用,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我们40

  • 文章日出江花红似火——记闽剧国家一级演员林瑛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作者:采石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林瑛 闽剧 闽剧鉴赏 角色灵魂 扮相图片 戏词介绍

    近几年,电视萤幕上,电台广播里,期刊和报纸上,经常出现一位青年演员的身影和声音。她,就是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的青年演员林瑛。在一九八三年举行的全省优秀青年演员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在一九八七年省闽剧中青年演员广播电视大奖赛中又获一等奖。

  • 文章我的寄語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9期  作者:胡奇明 出版时间:1998-03-20
    关键字: 胡奇明 福州闽剧 闽剧公演 访台演出 文化交流

    亲爱的台湾乡亲们:大家好!在这春暖花香的季节里,福建艺校福州闽剧班演出团有机会莅临美丽富绕的宝岛巡回献演,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我们感到十分光荣和高兴!台湾宝岛是我们同学孩提时代就魂牵梦绕的地方,今天,当他们踏上这块土地,就为一种骨肉深情浸染,共同的文化、语言和对中华传统艺术的共识,把海峡两岸同胞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此,我们向台湾乡亲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曾记得,三年前,我随同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初次访台演出时,每到一处都受到台湾乡亲

  • 文章福州闽剧:《林则徐复出》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6期  出版时间:2005-08-31
    关键字: 福州 闽剧 《林则徐复出》 禁烟 吴三福

    在香港回归的大喜日子里,林则徐故乡福州闽剧院红旗剧团推出一台新编历史故事剧《林则徐复出》。这是继闽剧《林则徐充军》之后,又一出写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戏。《复出》写的是清道光元年秋,林则徐激愤辞官,回归故里,目睹家乡亲友,深受鸦片毒害。林的挚友吴三福,违令吸鸦片入狱,林则徐将其保释出狱。怎奈三福恶习不改,终被问斩,鸦片流毒、烟民替罪,林则徐痛心疾首,为灭烟祸,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复出。史料记载,鸦片早在明末清初就传入中国了。林则徐在读书时,就发现中国老百姓有着

  • 文章艺也知名 德也知名 闽剧艺人林秀英(上)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5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林秀英 福州闽剧院 眼功 唱膛

    每次下乡演出,经常都是她打头炮,而每次的头炮都打得很响。她成功了。随着成功的翅膀,她的名字飞起来了。她就是福州闽剧院一圑名旦林秀英,是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林芝芳的女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她六岁就随父学会『憋脸』、打『蝙蝠腿』。十一岁学唱闽剧,习花旦、青衣。青年时期又拜闽剧名家刘小琴为师,在闽剧旦角表演艺术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在广大观众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曾两次晋京,三回出国,首赴台湾,歌声悲海外,足迹遍天涯。几十年来,她成功地扮演

  • 文章四十五年前闽剧三宝(上)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19期  作者:林光耀 出版时间:1999-05-31
    关键字: 闽剧三宝 唐秀山 林赶山 林务夏 旧赛乐

    五十年代初是闽剧的第一个黄金年代。一九五二年才参加全国首届戏曲观摩大会演出《钗头凤》后,一九五四年又赴沪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大会演出《炼印》、《荔枝换绛桃》等戏。获奖归来后,福建省闽剧代表队全体演职员又在原福州市复兴闽剧社(南台后洲湖里茶行)合影留念。全体合照后,相馆摄影师又为『闽剧三寳』林赶山(后排右)、唐秀山(后排左)、林务夏(前排后)及生角名宿萧梦尘(前排左)拍了一张相(照片下期刊)。唐秀山、林赶山、林务夏三人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都是闽班『旧赛乐

  • 文章细说闽剧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0期  作者:陳明鏘 出版时间:1993-12-15
    关键字: 闽剧 闽班 邵亨友 艺人培养 新赛乐班

    闽班建立时的「三乐」闽班诞生后最具盛名的上等班为「三乐一奇两头羊(然)」,先说「乐」。大约一九一三年,辛亥革命不久,直系军阀李厚基为福建督军,着手整顿秩序。原闽剧仿桃园科班班主邵亨友,首先向督军衙门申请,前后建立旧赛乐、新赛乐和三赛乐三个闽班。邵亨友颇有资财,在福州仓前山有洋楼花园一座,且有经营戏班的一套经验。当时徽班星散,政界中(尤其海军界)一些要员,多属福州籍,他们喜欢「平讲」,不爱「唠唠」(徽班京班),邵亨友便乘虚而入。一次李厚基缺军响,向邵借款

  • 文章细说闽剧——「两头羊」赛天然和庆乐然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3期  出版时间:1994-04-30
    关键字: 赛天然班 庆乐然班 闽剧轶闻 马秋藩 男女同台

    赛天然班前身是清末的「七子班伬唱队」。一九一一年班主聘「达云霄」儒林班部分演员充实班底,继续伬唱与挂衣。一九一三年正式改名「赛天然闽班」。招聘演员中的马秋藩,为闽剧四大名旦之一;培养的学徒如朱水妹等,均为上乘之材;而建班初期,毕竟还只能跻身于二等班之列。他们经常在农村祠堂庙宇中演出。不久,马秋藩、朱水妹离班,营业衰落,班主聘请剧作家严天铎创作时装戏《蔡松坡打倒袁世凯》,一炮打响,使戏班进入城台戏团演出,开始上升为一等班。一九二九年,戏班聘请著名旦角郑奕奏

  • 文章林秀英張品生名角介紹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3期  出版时间:1994-04-30
    关键字: 林秀英 张品生 闽剧 林派艺术 剧作家

    林秀英、张品生剧照林秀英—系闽剧表演艺术家林芝芳的女儿。六岁就随父学艺,后在名旦刘小琴的指导下,专工青衣旦,扮相清秀、唱腔玉润珠圆,颇得其父神髓,是林派艺术的主要传人,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是当前闽剧舞台上,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演员。在《三搜幻化庵》、《珍珠塔》、《王有道休妻》、《林则徐充军》、《窦氏女》、《顾相如吃饼》等戏中,能以声带情,以静动情,以做传情。成功地塑造了不同人物的艺术形象。他:一九五九年两次在北京演出,一九八四年他随团赴香港、新加坡演出均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