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金门共返回9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奇功上等兵——记金门大捷首功袁林战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2期  作者:葉師燕  出版时间:1982-01-10
    关键字: 金门战役

    在震撼世界的金门战役中,我和袁林都是同属一个突击排的上等兵。全排四班,包括班长共有四十八名战斗兵,就在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中,没有死亡和没有负伤的只剩下九个人:我第四班三人;第三班四人;第一班第二班最惨,各剩一人。袁林就是第一班硕果仅存的一个。我和袁林同是湖北老鄕,我们一同于三十七年九三胜利日,在宜昌参加靑年军二〇一师六〇团第二营,一同来到台湾凤山受训;又于三十八年九三胜利日一同离开高雄驶往厦门,随即奉命折转金门备战。我和袁林都是短小身材,无数的子弹都曾从

  • 文章经国先生遗爱金马图片集锦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7期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金门 马祖 慰问

    本刊特辑)福建省金门、连江两县,即将于今年九月三十日终止战地政务实验,并同时宣布实施地方自治。际此关键时刻,追思蒋故总统 经国先生生前对金马战地之关怀与爱护;其足迹遍及金门、连江两县的各岛屿,激励军民建设金马,保卫金马,始有今日之成就。而这些镜头历历如在眼前,令人怀念不已。经国先生在烈屿前线亲题「岛孤人不孤」,以激励军民团结奋鬪,争取胜利成功。经国先生每次莅临金门战地,走遍各处,慰问官兵,关心民众生活,无微不至。经过先生于「八二三」台海战役期间,亲冒

  • 文章陈故委员卓凡老先生身后哀荣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8期  作者:謝炳南 出版时间:1988-05-01
    关键字: 陈卓凡 金门 丧礼

    金门战地政务委员会陈故委员卓凡老先生,于民国七十七年四月二日下午一时十五分辞世,享寿八十有六岁。由旅台金门鄕亲,及福建省政府组成治丧委员会,敦聘福建省政府主席吴金赞为治丧会主任委员,金门县县长唐雄飞,国大代表许崇凯、谢炳南,立法委员黄武仁,金门县委会主委张云羽、金门县政府主任秘书李旦初为副主任委员,委员王添富等八十六人,金门县政府并派事务股长黄锡安来台协办丧葬事宜。陈故委员,福建金门人,禀性忠纯,淡泊明志,忠党爱国,涓介不阿,谦恭诚恳,热心公益,高风亮节

  • 文章金门的孩子访陈汉平•吴玲瑶夫妇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6期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陈汉平 金门 侨胞

    民国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战发生时,吴玲瑶七岁,陈汉平九岁。金门笼罩在战火下,书读不成,只能躱防空洞。最后不得已而离鄕来台。吴玲瑶家住永和,陈汉平住到木栅。他俩虽不相识,上一代却有往来。陈汉平从汐止国中、建中、交大到美国加州大学(UCLA)博士班;吴玲瑶则从北一女、高师院、文大西硏所,也申请到加大念语言学位。从金门到台湾,从台湾到美国,他们认识、结婚,像是早就注定好了,一切在自然中进行,没有什么曲折波澜。婚后,吴玲瑶持续写作,以散文为主,触探形形色色的生活

  • 文章创建金门酒厂记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周新春  出版时间:1980-07-15
    关键字: 金门酒厂 胡伯玉 建设金门

    古来名将,所以功垂竹帛,不仅督战练兵,克敌致果,必兼有裕国裕民,德被苍生之勋业,犹忆民国卅八年秋,胡伯玉将军率十二兵团移防金门,兼主闽政,鉴于金门一黄沙滚滚之荒岛,地瘠民贫,四季缺水,又无燃料柴薪,居民赖以为食者仅有地瓜、高梁、落花生之类,且位居前线,时受匪炮蹂躏,民不聊生,乃倡导种植树木,开发经济,发展交通、工业,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基地,使军民一心,增强鬪志,继于民国四十年十月,任命新春创建九龙江酒厂于金门旧金城南郊宝月泉附近,名曰九龙江酒厂,九龙

  • 文章金门观光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顧豐才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金门 观光纪实 金门炮战

    阡陌交通山水秀 村南社北丽人行曾经十万精兵战 弹迹斑斑怵目惊鬼斧神工坑水道 连山通海运中枢军资供应无虞匮 战地兵戎万骨枯金马台澎国祚担 强邻狼虎视眈眈至今未得呑舟去 怯在当年八二三大小金门振国魂 五千文化耸乾坤金门海上金碉堡 巨炮硝烟锁厦门功成身退机枪砲 龙马精神虎豹姿感召游人三敬意 台澎赖以固根基抗敌捐躯为国殇 二三巨役耀光芒魂游地府乾坤绕 血染山河草木香碑碣荒坟皆浩叹 残机废砲共凄凉昔时鏖战人何处 在莒毋忘伴夕阳

  • 文章现住石牌回故里 古厝门前话当年叶华成老先生 金门高粱酒鼻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叶华成 金门 高粱酒 鼻祖

    联合报七月三日:现年八十四岁的叶华成老先生是金门高酒的鼻祖,他在民国三十九年自酿硏发高粱酒技术,受到当时金防部司令官胡琏将军的赏识为「好酒」,而命令筹建「九龙江酒厂」(即金门酒厂前身)生产高梁酒发展出今天驰名的金门高粱酒,叶华成功劳最大。叶华成老先生现居台北市石牌,昨天受文艺季「高粱、酒鄕、金门城」活动邀请返回金门城故里,参加这项以「高粱酒」为主轴的文艺季活动,昨天回到他的老宅古厝前,述说他硏发制造高粱酒的过程。叶华成是金门高粱酒硏发酿造的鼻祖,三十八

  • 文章陳續民丹心昭日月——爲八二三砲戰勝利卅九週年而作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25期  作者:楊世英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陈续民 金门炮战 追思悼文

    百万军民叩墓门,精神感召共崇尊;靑山永秀埋忠骨,绿水长淸伴烈魂。一片丹心昭日月,千秋正气耀乾坤;英灵护佑吾同志,革命成功再奉樽。华表丹心,曹之冠」发生于民国四十七年的「八二三砲战」,迄今已历卅九个寒暑,当年那场「保衞大台湾」,震撼全世界的战役,生活在丰衣足食的今天,老一辈已逐渐淡忘;沉迷于耽乐贪婪的时下,年轻人更是毫无所悉。但对笔者而言,却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那年夏季特别酷热,正値金马前线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刻,我五十八师奉命移防金门,副师长率各级副

  • 文章《我的另一半》⑦一位傻女子、嫁个穷书生 吾妻吴舜女士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7期  作者:謝炳南  出版时间:1989-11-01
    关键字: 金门 妻子 另一半

    我取这个标题,非夸大其词,或故弄虚玄,其实她倒不儍,而我当时确是个穷酸汉,至少在结婚后五年多,民国四十五年七月,至五十年十月是如此,现在想来,感觉当时太冒昧,太好笑了。同村伴侣、自由恋爱我俩同住金门金湖鎭料罗村,是个多姓集居的村落,有谢、吕、吴、陈、黄、王等,虽非靑梅竹马,但近水楼台,经过二年多的相互了解,我在金门中学高中部肄业,于周日返家,常到她家走动,那时村里读高中仅有二人。虽我家庭贫困,仅有古屋一幢,几亩薄田,又无任何副业,唯一智慧财,是个高中生

  • 文章金门三日游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5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金门 旅游 景观 观光旅社 概述

    八十四年十一月九日至十一日,我与两位同庚老友葛惟霆兄和张宝康兄结伴去了一趟金门,同行的还有葛兄的夫人曾梅香女士和她的妹妹,我的女儿连永共六人。我们参加了雄狮旅行社举办的「金门三日游」,三天两晚每人收费五、九九九元,包括台金来囘机票,去小金门船资交通,全程游览车资,参观门票,住宿两人一间旅馆套房两晚,早餐二次,晚餐二次,欧式自助午餐一次,金门风味餐一次,还每人赠送金门特产贡糖一盒;另付金门游览车司机和导游小姐小费二百元。大体说来可算经济实惠。我以前曾已去

共93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