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郑成功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厦门的郑成功读书处

    来源期刊:《同安》 第78期  作者:彭一萬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厦门 郑成功 遗址

    石不能言笑口开,读书深处有霉苔。草鸡莫问当年事,鲲海骑鲸去不回。这道诗,镌刻在太平岩笑石前的一块巨石上,署名台阳郑鹏云,题目是「游太平岩经先世延平郡王读出处」。在笑石后面海云洞右边,有一座六角亭,亭边石口镌刻着中山韦廷钧题的「郑延平郡王读出处」。诗中的「草鸡」指郑成功,「郑」繁体字以「草」从「酉」,从「大」从「耳」,酉即地支第十位,与十二生肖的鸡对应,民间即以「草鸡大耳」指郑成功。鲲海即大海,郑成功收复台湾半年后,即病逝于台湾,民间流倡着地骑鲸东征的故事

  • 文章有關旅臺鄕先賢沈公光文記述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6期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沈光文 先贤 台湾 郑成功

    阴遣使以书币招请。沈氏焚书返币。三年沈氏随陈士京奉郑成功之表到肇庆。累迁太仆寺少卿。四年沈氏奉派监郑鸿逵军。嗣奉命自肇庆到广州。再由海道到潮阳。五年十一月。沈氏同沈宸荃挈家泛宅。再舣舟南日。经围头洋遇飓风。沈氏飘到台湾北部,沈宸荃就不知所终了。后来沈氏辗转于六年初到达赤嵌。居住市区。沈氏为使浙海来人有一枝之栖。计划取台湾做根据地。遇着在台汉人都不满荷兰人的压迫。欲驱逐荷兰人出台湾,由郑芝龙旧部郭怀一为首领,密谋起事。事败。沈氏蛰居赤嵌。七年台湾荷兰政厅派往

  • 文章遵母三命的洪承疇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8期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1992-08-31
    关键字: 洪承畴 郑成功 遵母三命

    明末淸初,福建南安在同一时期有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孤忠高节,反淸复明屡挫淸军,丰功伟绩开拓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一位是卑躬屈节,千夫所指,天理难容,不可宽恕卖国求荣,有亏晚节的洪承畴,这两人遗留在八闽民间传说是多采多姿,有的可歌可泣,有的可悲可愤,我们要说的故事是「洪承畴遵母三命」。洪承畴字彦演南安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十二年授蓟辽总督,十三年锦州被围,承畴出山海关,驻宁远,十四年困松山粮绝城破被擒,送盛京,讹传承畴已死建祠都城

  • 文章郑成功 郑经父子治台政策——多出自乡贤陈永华参军之手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4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郑成功 郑经 陈永华 台湾

    突见一名穿古装甲胄的英挺男子站在身旁与她说「我是陈永华,叫妳爸爸来看看我,我有事要跟妳爸爸说」,林雨璇猛然一惊,赶紧跟父亲林志隆联络。翌日,林志隆与林雨璇到果毅后,花了一上午,找到陈永华墓后,只见一片荒烟蔓草,林志隆看了墓碑的简介,才知陈永华是郑成功的咨议参军,他和女儿合掌向陈永华祭拜,女儿却突然以低沉的男人声音跟他说「这里草长得比人高,墓埕也有裂痕,你想办法修一下」,讲完之后,女儿就回神。林志隆转念一想,既然有缘分,就当作帮朋友忙,隔了几天,自掏腰包雇

  • 文章員嶠紀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5期  作者:錢紹偉 出版时间:1981-05-06
    关键字: 员峤 台湾游记 郑成功

    一自隨政府播遷來臺,禹甸淪胥;覊留孤島歷時三十有餘年,每遇差遣之便或乘休間時間,輒以暢遊寶島各名勝古蹟。偶爾有感,無不信筆錄之,不計工拙,編爲「員嶠紀遊」俚言若干首。玆特臚陳於後。非敢云詩?聊誌鴻爪留痕而已。

  • 文章張煌言與舟山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9期  作者:方牧 出版时间:1998-06-30
    关键字: 张煌言 郑成功 《入定关》

    民族英雄张煌言(苍水)与舟山渊源最深,自淸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年)追随鲁王以海,至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在海上被俘,近二十年的抗淸鬪争几乎同舟山相始终。据专家考证,张煌言的被俘地并非象山南田,而是舟山台门之悬山,我赞同这一说法。首先,从「情」来看,舟山不仅是张煌言抗淸的根据地,也是他心灵的寄托处。他三次同张名振兵入长江,两度与郑成功联手北伐,都是从舟山出发。张煌言在舟山有许多牺牲的战友,他曾一一为他们写了挽诗,诗中魂萦梦牵之情十分感人。在坚持抗淸二十年

  • 文章历史四月 郑成功鞠躬尽瘁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2期  作者:林蕤 出版时间:1991-04-20
    关键字: 郑成功 郑芝龙 朱明 张煌言

    福建南安人郑成功,一直为反清复明,奋斗终生。尤其驱逐红毛,收复台湾,祖孙三代,均奉朱明正朔,写下光辉史蹟,其忠君爱国精神,永垂不朽。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人,壮年横行福建沿海,竟远至日本,娶田川氏为妻。明天启四年(公元一六二四年),阴历七月十四日(国历八月二十七日),生子郑森,就是后来郑成功。天启年间,郑芝龙曾一度占领台湾,后为荷兰人所据。郑芝龙既无法在台湾立足,乃率舟纵横海上。崇祯初年,接受福建巡抚熊文灿招抚,做了明朝福建海上游击。满清入关,崇祯殉国。弘光

  • 文章晉江流域 代出賢哲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5期  作者:曾顯祖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晋江 俞大猷 郑成功 郭洪福

    邹鲁」之美誉,亦由于晋江流域两岸先民皆系晋朝的忠贞士大夫及眷属部众,所以血统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气节苍劲,大义凛然,其后世子孙为追念祖德,启迪来兹,乃将此一水域命名「晋江」,下游平原名曰:「晋江县」。三、英雄圣哲略志此一水域主流及支流所经地区,子子孙孙绵延不绝,亦都能「克绍箕裘」,承先启后,代出圣哲,诸如:晋江县的两朝宰相曾公亮,民族英雄大猷,南安县的延平郡王郑成功,广泽尊王(郭姓王),安溪县的淸水祖师,同安县的保生大帝(大道公)等等,早已扬名中外,至今

  • 文章「危身奉上曰忠,艰难莫夺曰节。」「前无古人」——郑成功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期  作者:文琳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郑成功 人物生平 光复台湾

    礼乐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域,东海酿流霞。」这是郑成功的遗诗。「延平郡王」实为最具时代意义的民族英雄,他最大的成就是收复台湾,树立了海岛经济的楷模;而他人格的最伟大处,在于忠贞不贰,矢志反淸复明,作砥柱于东南,系遗民以弁冕。是以,沈葆祯所撰延平郡王祠一联有云:「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因为中国人对英雄的崇拜,并不在于他一生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我们对李陵、岳飞、文天祥这些民族英雄

  • 文章延平郡王誕辰紀念本會隆重舉行祭典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2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郑成功诞辰纪念 民族英雄 笔墨鉴赏

    本刊讯】八月廿七日为延平郡王郑成功鄕贤三百七十一岁诞辰,本会全体理监事于廿六日上午十时在文化中心举行祭典,由吴理事长雪山主祭,仪式庄严肃穆。延平郡王以一介书生,志复明祚,焚衣吿庙,号召志士,共举义帜,反淸复明,曾一度规复江南重鎭,直抵南京城下,虽功败垂成,仍不馁不挠,整顿船舰渡海攻台,驱逐荷夷,使台湾重归中华版图,其丰功伟业,足为万世典范而永垂不朽。吾人今日纪念一代民族英雄,适値对日抗战胜利及台湾光复五十周年,追念先贤,缅怀往事,应如何效法坚苦卓绝之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