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诗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淮南先生遗诗鳞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6期  作者:張炳勳 出版时间:1998-06-10
    关键字: 張淮南 遗诗 略记

    貴刊第三百二十四期刊發樂淸張淮南先生墓攝照(封面),益不禁肅然起敬。先生原名紳,後更爲沖,淮南其字,一作懷南,別號御虛,邑西琯頭人。少美俊秀發,當非池中物,爲宿儒高公性樸見賞,許以愛女,擇婿不讓杜衍也。延師家塾掌敎,繼入柳市小學高級班,益發憤向學,思有以自見。某日,携佔登中雁玉甑峯巓,胸次超邁,口占一絕,用朱叔華同學原韻,句亦顧盼能雄,詩云:萬方多難此登高,一覽羣山意氣豪。四海生靈尚塗炭,澄清天下敢辭勞。先生於民國九年完姻,時方受業浙省十中。儷配志驤女士...

  • 文章陶元珍先生遗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8期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陶元珍 遗诗 文化 救国

    编者按:川籍名敎授陶元珍先生于民国六十九年六月三十日病逝台北,其生平事略已载本刋第一七六期。兹承黄欣周先生抄示陶先生遗诗十余首,特为录志如次:读钱宾四先生海滨闲居诗率成奉慰讲学从来重自由,私立官办孰为优?廿年苦志难中辍,炉灶何妨再起头。剑桥私立比牛津,官办殖民岂足荣。公道尙存公论在,赵氷殖院见公心。(注)赵氷先生,新亚书院董事长,苦留先生不获,旋即去世。昔到台湾遭闭关,久留香港亦艰难。美洲应有新新亚,大陆重光始再还。卅年期许意良殷,倚重轻材付托频。多难养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乡讯 集锦 刘伯温 汪铭鼎 遗诗

    于数百年前,异哉!易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其信然欤!九五、汪楠轩先生遗诗汪铭鼎先生,字楠轩,简阳县人。民二十年间,宦寓成都,与余家为比邻。时余弟兄尙幼,朝夕相见,以「汪伯伯」称之。先生嗜顾曲,工川剧老生,偶逢亲友宴集,袍笏登场,高唱入云,闻者莫不击节叹赏。书精汉隶,瘦劲古朴,得张迁碑笔意,初不知其工于诗也。余来台后,遇其女公子明枢,承录示其晚年所作二绝云:「西风无力助韶华,细蕊丹黄绕经斜;一院草虫飞不去,伤心颜色是秋花。山塘淸旷且为家,小艇摇摇水一涯

  • 文章唐母陈太夫人思复堂遗诗读后敬赋八首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6期  作者:冉鴻翮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思复堂遗诗 读后感 敬赋

    开函盥手读遗诗,唐母襟怀约见之。匝地安康欢忭日,弥天战乱苦愁时。比翼飞残未忍休,沈潜经史与迁流。叮咛慈爱无多语,乐处孔、颜性命求。(末句集中常见以训勉其子女。)天恐词人剑、峡藏,故敎省外任廻翔。试吟港、九、江淮作,多少肫情著纸香!陶诗意味醴醪醇,杜叟性情晚更眞。妙手稽参摅所感,宫商阵阵出嚣尘。集中词调许齐刊,点绛唇将玉案篇。莫道讴吟俱拊缶,微言掌故耐寻硏!(集内载有点绛唇、靑玉案等词多首。)开卷李、欧各有题,耆贤赞介足凭稽。芳声振耀文坛旧,传诵岂惟遍蜀西

  • 文章常熟徐虹隐太史的遗诗(下)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0期  作者:李猷 出版时间:1992-05-01
    关键字: 徐虹隐 《闰余集》 租界避难 遗诗

    寓舍雜述 錄五轉徙三春裏,棲遲一巷中,千年鐵門檻,六曲繡屛風,僑居法租界拉都路巷止四,家外有鐵門南圍竹籬與永安别業爲界籬綴十姊妹盛開時燦若朱霞落地疑有高軒過巷中有汽車一輛旁無曲徑通,何由問消息,天末有鱗鴻。幾簇薔薇蕊,籬頭着碎花,好娛瀛海客,絕似野人家,粉膩餘春麗,紅殷落照斜,南窗窺一角,風物感無涯。嗜讀眞成癖,徵求樂有餘,二分文貝幣,一册地攤書廉價二分三分一冊者江渚忙鷗鳥,塵函落蠹魚,瑯嬛能陟足,嚮往又何如。淪謫人間世,飄流海上鄕,南柯容記夢,北牖許延...

  • 文章先六世祖沧洲公及其遗诗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凌鴻勛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沧州公 人物传记 遗诗

    童子执锄侍于旁。上有公之同年及当时友好名士十六人题咏。此卷余父素为珍视,因之余中年旅食四方,无不亲自携带,即乘飞机亦然,是以得在台保存,弥足珍贵。又余幼时曾见家中有公之遗诗手抄六十一册,审其字不像先父手笔,然亦珍存许久。以余播迁靡定,深恐遗失,曾于民国二十六年夏间刋为一卷。番禺叶遐翁先生为题「沧洲诗賸」。除公诗外,所有公弟丕武公和诗以及遗像上各名人题咏均附刋于后,分赠族中各人及诸亲友。迨对日抗战事起,辗转迁徙来台,检点至最近才发现仅存之一本。深维文献保存之

  • 文章貴筑志士漆公運鈞事略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14期  作者:席少丹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漆运钧 人物传记 遗诗 哀诗

    识选录遗诗二则民国十六年六月二十八日夜梦登贵阳南郊周鄕贤祠东花园楼,吾先祖妣外家也,梦中见楼壁题识甚多,大抵皆格言。谨此章随,以纪其事。一别南明二十年,祠堂风雨祀鄕贤。昨宵淸梦琼楼上,几辈标题训诫篇。此日追思尤念祖,何时成德许光前,诗歌聊写书绅意,展诵陈情泪泫然。怀宋敎仁负笈游东瀛,相识多贤英,桃源宋渔父,结交最相亲。僦居共斗室,朝夕展胸襟。慷慨论时事,诗文相品评。吐气如长虹,勃郁心不平。寒宵一樽酒,遥指北斗横。中山来江户,倡义组同盟。君实与谋画,我亦列

  • 文章健廬隨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3-06-01
    关键字: 余英 卢师谛 革命党人 人物事迹 遗诗

    溘逝,痛悼殊深。卢师谛著追赠陆军上将,由行政院转饬军政部从优议卹。并令财政部拨给治丧费五千元,派上海市长张羣,本府参军杨虎,前往料理丧事,用示国家笃念忠勋之至意,此令。」二十年一月二十四日,行政院训令上海市长张羣「关于卢故上将抚䘏事宜,军政部请照上将战时积劳病故有特殊功勋例,给予一次䘏金八百元,年抚金四百元,给予五年为止,应予照准」等语。可见卢氏身后之荣哀。卢长武事,亦富文才。余曾忆其遗诗「感时」一首,诗云:「天津桥上鹧鸪啼,云变波翻又一时;我念苍生眞下泪

  • 文章悼念陳蔭祖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7期  作者:潘光晟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陈荫祖 悼念 四川 热心 遗诗

    我知道他生平的点滴,来表达我个人的悲痛。挂漏之处自然很多,但我只能口授,要请人来笔录,也就只好到此为止了。附陈荫祖遗诗庐山受训立马匡庐气概雄,登临此日壮怀同。荡云吸尽明湖水,怪石装成五老峯。一带河山襟赣北,数声鼓角震江东。长空万里旌旗舞,白日靑天满地红。中秋怀长女亚男美州夜静澄空碧,微吁唤女声。重洋音信隔,两地爱心萦。为励雕龙志,惟争彩凤名。别儿将一载,千里月华淸。七十书怀揽镜惊看满鬓霜,调筝喜奏满庭芳。共欣幽草迎春碧,祇羡黄花晚节香。幸有儿孙随肘膝,独惭廉让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乡讯 邢锦生 遗诗 颜楷之 颐园

    四、邢锦生遗诗邢锦生,字丽江,成都人,本富家公子,中岁后肆力为诗,成天香室诗草,居恒闭户吟咏,不乐与亲友往还。会客室中大书:「俗务免谈」四字,虽有揶揄之者,弗顾也。其杜鹃词四首之一云:「满城风絮乱飞扬,杜宇声声昼正长;莫怪遗民还望帝,直敎游子苦思鄕!低头有客深深拜,缄口何年密密藏?似尔悲鸣无了日,江花江草不芬芳。」诗如弹丸脱手,熟极欲流,而典雅不俗,饶有情致。先生有爱姬,粤人,不幸早亡,悼伤之,作惆怅词四首,索和士林。仅记其一云:「尝从碧海网珊瑚,得此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