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资料共返回48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劉慕俠遺嘱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期  作者:劉慕俠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刘慕侠 遗嘱 档案资料

    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故寧夏省政府主席馬鴻逵將軍夫人劉慕俠女士六十三年元月十二日病逝美國洛杉磯,臨終囑其家人將遺體空運返國安葬。馬夫人曾於六十年國慶日自美親携珍藏唐宋玉册國寶呈獻總統,頒交國立故宮博物院保存。馬夫人在台曾預立遺囑,於其百年後設立甘肅、寧夏、靑海各級在學學生及其他各省囘敎學生奬學金,以嘉惠靑年。臨終復又指定其繼孫馬學禮爲遺囑執行人,務期達成遺志。馬夫人遺愛人間,俠義可風,爱誌其遺囑全文於後:慕俠身任國大代表,此次由美返國,參加第五次大會,並以...

  • 文章淞滬戰役追論之一——施相公廟附近敵前搶補鐵絲網記(時間: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六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淞沪战役 历史资料 战争追忆 图片资料

    前言本軍(四十八軍)自於十月十九日起迄二十三日止,參加薀藻濱南岸與敵劇戰之後,卽移防到左翼施相公廟附近取守勢防禦並整頓隊伍。本人奉命率工兵一班去修補守軍陣地最前線之鐵絲網。接令後頗表惶惑當時本人的職務係營級幹部一中尉代營附之職,在全營之中,屬第三號人物。如只派兵一班去履行任務,自有班長去指揮,派兵一排應由排長指揮;派兵一連,自以連長指揮爲宜。如今只派兵一班,要營附去指揮的確大有商榷的餘地。除非係派兵一連半以上或兩連然後由營附出馬去指揮方合軍隊指揮的常理,...

  • 文章仁者無敵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2、23期  作者:盧克彰  出版时间:1975-10-15
    关键字: 西安事变 档案资料 历史

    民國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的「西安事變」,震驚中外,全國上下,在 蔣公蒙難期間,憂心如焚,惶惶不可終日,愛戴 領袖的赤忱,激盪起一股排山倒海似的浪潮。這件關係「中國五千年來歷史絕續」,以及「中華民族人格高下之分野」的歷史事件,中央得以刃不染血的順利解决,完全是 蔣公偉大的人格和沛然的正氣,感化了叛逆的頑冥; 蔣公這種「以國家興亡爲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的襟懷,古今中外再無他人。 蔣公那時雖然被困叛軍手中,但他表現出來的完美人格,具象化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精...

  • 文章關中灶神李儀祉(續完)——為六十一年六六工程師節而作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宋希尚  出版时间:1973-04-15
    关键字: 李仪祉 水利专家 档案资料

    工作,则首推关中八惠,眞是造福桑梓,遗爱在民,难怪农民歌颂尊为灶神,藉示每饭不忘遗泽之意。关中八惠遗爱长存玆就旅箧中检出民三十六年最后之调查统计,陕西省已成各渠一览表,以见一斑:(上表已刋在本刊第九期请参看)此表为民国三十六年调查所制,为陕西各惠渠之珍贵资料。囘忆当日渠成放水之日,万民欢腾,额手称庆,逃荒者相率归来,重事耕作,昔日灾旱频仍之靠天田,及种植祸国殃民之鸦片区,终赖人定胜天,改种棉麦,年可丰收,家给户足,人口因之日增,地价随之而涨,中小学更相继设立

  • 文章關於蔡孟堅先生所寫胡宗南將軍文(轉載)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王禹廷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档案资料 蔡孟坚 历史考究

    全文发表。……」这几句话看似简单而轻描淡写,实际含意则极深刻而险毒。接着他还说:「竟有一百零八位立委签名上书总统及行政院长,为胡声辩。文中有『大义凛然,应免议处』之语。」关于上述监察院弹劾胡宗南的经过,我蒐存有全部完整的资料,包括弹劾案原文,立委上书原文,胡宗南答辩原文,国防部审议原文,李梦彪与江一平辩难原文等等。限于篇幅,无法引述。玆仅作如下的简叙:首先,我要把蔡文中提到的三位主角,作个介绍。王宗山是陕西醴泉人。民国八(一九一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

  • 文章厚荘日記選編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鄭立于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选编 档案资料 《厚庄日记》

    後學鄭立于謹識

  • 文章蔣經國初戀16歲時愛上馮玉祥女兒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陶涵  出版时间:2013-08-01
    关键字: 蒋经国 冯弗能 初恋 历史资料

    瘦削,他已练就一身强壮体魄。同学们都说他幽默风趣、活力十足、信心坚定。跟在上海念书时期一样,他是个天生的领袖,能高瞻远瞩,看清目标,鼓励同侪努力达成目标。(注:蒋经国与冯玉祥(资料图)。)(注:蒋经国与冯玉祥(资料图)。)中山大学少数已婚的夫妇档学生,起初被迫分开居住。男生住在中山大学校内,女生则安置在彼得洛夫卡街一个旧俄贵族的宅第。在学生抱怨之下,校方一边开始兴建夫妻宿舍,一边设立”幽会室“,供夫妻档学生燕好之用;未婚的革命情侣也偶尔利用幽会室谈情说爱

  • 文章漂母墓傳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胡濟生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漂母墓 历史资料 寻古迹

    韓信少年貧,城下垂釣綸。施飯有漂母,因見可憐生。史稱信貴後,報母以千金。從此千百載,相傳有墓存。吾欲訪遺跡,以償思古情。行行韓城過,迤邐淮水濱。路旁有二叟,遂以墓相詢。二叟邀余憩,交談情甚親。一叟先吿予,漂母實有人。終因貧病死,義冢瘗軀身。韓信榮歸後,遷棺另作墳。倏爾狂風起,雲擁金甲神:「汝等何乃爾,驚此大善人!」言畢雨傾盆,夾雹大如瓶,觸之人即死,諸卒競狼奔。可憐朽棺木,棄原終夜淋。至曉衆咸集,奇跡皆大驚。不見舊棺材,突兀有大墳。盎然松柏茂,遍地草靑靑...

  • 文章明代甘肅臨夏名臣兵部尙書王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王竑 兵部尚书 人物资料

    王竑(一四一三—一四八八),字公度,號戆菴,亦號休菴。明河州(今臨夏市)人。幼年好學,正統四年(一四三九年)會試,名列第五,賜二甲進士。正統十二年任戶科給事中。官至兵部尙書。後人多以「王尙書」稱之。王竑一生剛正不阿,在朝正色敢言,正統十四年秋,蒙古瓦刺軍和明軍激戰於土木堡,明軍覆滅,英宗被俘,郕王攝政,主戰派奮起彈劾宦官王振的誤國之罪。一次朝臣在午門議事,主戰派彈劾文章尙未讀完,王振私黨錦衣衛指揮馬順,喝令群臣退朝,激起公憤。王竑奮臂揪住馬順頭髮,怒聲痛...

  • 文章前江西高等學堂革命運動之回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8期  作者:楊士京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江西高等学堂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本件爲鄕賢楊士京用江西省通志館稿紙所撰寫者,其毛筆手稿現存美國史坦福大學胡佛圖書館。友人陳孟堅博士赴美硏究時影印攜囘。 編者識

共488条记录 1/4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