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诺贝尔奖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歷届諾貝爾奬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名言 霍赛

    霍賽Bernardo Alberto Houssay阿根廷人一九四七年醫藥奬得主他説:「人們常説,研究科學的人,最好不要過問政治。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不合邏輯,因為我們為人類文明而研究探討,那怎么能擺脱人類文明因素之一的政治問題呢?」話雖然不錯,一個研究科學的人,要在良性的工作環境下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不能去過問政治,因為你那還有時間去從事研究工作呢?他九歲就考入醫科,十三歲就當母校附屬醫院見習大夫,且一開始就治愈好幾個疑難雜症,而名噪一時。二十歲就任教授...

  • 文章歷届諾貝爾奬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1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9-09-30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名言 罗塞福

    羅塞福 Sir Ernast Ruherford紐西蘭人 一九零八年化學奬得主他説:「指點别人的缺點或短處,不可太嚴,教人向善或探究真理的標準不可過高。」這與我們中國人説的律已要嚴,待人要寬的道理是一樣的,若把理想標準訂得太高,辦不到也是枉然。他在放射物體上的新發現,驚動了全球,他更啟示天下學子,任何物體的性質,以組成元素為依據,至於每一元素的性質,可以用其本身原子數量來推斷,使今日化學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

  • 文章屠呦呦诺贝尔奖之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2期  作者:龍揚 出版时间:2016-01-10
    关键字: 屠呦呦 诺贝尔奖 青蒿素 演讲 颁奖典礼

    诺贝尔奖第一位中国女性得主、生于宁波并完成高中学业的屠呦呦女土,受到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邀请,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四日下午、偕同她的家人从北京共搭CA911班机飞抵瑞典斯德哥尔摩机埸。屠呦呦毕业于北大,后来担任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发现青蒿素能治疟疾,又兼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因此赢得诺贝尔奖的桂冠。她在机埸开始受到特别优遇,诺贝尔奖一位秘书长亲自陪她从机上直接由三二号登机口出站,坐进候在那里供她此行专用的休旅车,开到她们下榻的斯德哥尔摩大酒店,住

  • 文章(家鄉新訊)家鄉人狂喜獲獎人低調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3期  作者:萬新兒 出版时间:2016-02-10
    关键字: 屠呦呦 诺贝尔奖 宁波中学 母校 访谈问答录

    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说起宁波中学创办于1898年,最早叫「储才学堂」,百年间,曾几易校名,1950年、1951年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重点中学(共9所),历史上曾是华东地区重点中学(共7所),当年号称「浙东第一校」。曾经聚集了朱自清、丰之恺、巴金、陈布雷等一批名师,培养了中科院院士石钟慈、王阳元、贺贤土等一大批人才。在今天的宁波中学,参观者可以看到珍贵的历史资料:屠呦呦1950年第一学期的成绩单和一本通讯录。这些资料在宁波中学的校历档案中珍藏了65年有些泛黄

  • 文章歷届諾貝爾奬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8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2000-11-30
    关键字: 诺贝尔奖 奥士德华 化学奖

    奥士德華Wilhelm Ostwald拉脱維亞人,一九零九年化學奬得主。他説:『歷史上所有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成就不過是把他獨特的才華得到最適當的發揮。』其實何止是偉大科學家,所有偉大人物,莫不是把他獨特的才華,發揮得淋灕盡致。奥士德華最大的成就在於電氣化學和液體學方面的貢獻,他以阿摩尼亞製造硝酸的新法,使德國在戰争末期多茍延殘喘了一年,怪不得人們説科學家是戰争的罪魁禍首了。

  • 文章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華裔學者「光纖之父」高錕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9期  出版时间:2009-11-25
    关键字: 高锟 光纤之父 中央研究院 诺贝尔奖

    特性。高锟为人类带来光纤通讯革命,改变世界的通讯模式,促进网路演化,研究成果亦获二十九项专利,获二十多个国际奖项,包括有电机工程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马可尼国际奖、英国法拉第奖和日本国际奖等。他成功利用光纤加快传讯速度,节省资源,拉近人际距离,伟大发明惠及全球。不过髙锟从未独立光纤技术的专利权,「我没有后悔,也没有怨言,如果事事以钱为重,我告诉你,今天一定不会有光纤技术成果。」(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

  • 文章高錕會去瑞典領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9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2009-11-25
    关键字: 瑞典 高锟 香港中文大学 诺贝尔奖

    二〇〇九年諾貝爾物理奬得主高錕的太太黃美芸表示,高錕對於獲奬相當開心,雖然他目前不方便受訪,但仍計畫親自前瑞典領奬。香港中文大學爲慶祝前校長高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奬,昨天下午舉行祝賀大會,多位前校長及教授在會上讚揚高錕的成就,以及對世界的貢獻。前校長金耀基形容高錕的光纖研究,是中國另一大發明。現任校長劉遵義表示,中大、香港、全國、以至所有華人都會分享高錕獲奬的喜悅。髙錕是中大電子學校的創系主任,中大有今天的成就,要歸功於高錕。榮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奬之髙錕爲...

  • 文章新科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崔琦原籍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寶鐘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崔琦 河南名人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一九八二年起,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电机系教授迄今,主讲固态物理。崔琦之能以荣获众望所归的诺贝尔奖,即系他于一九八二年以「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硏究,获致重大成就。尤以他于今(一九九八)年甫获美国富兰克林物理学奖,由于该奖学术地位很高,当时就有人预测他将会是诺贝尔奖的得主,果然言中。崔琦不忘姐姐们对他的照顾,先后设法担保她们赴美团聚。大姐崔珂今已七十八岁,崔琦为五十九岁。他的夫人是挪威裔的琳达,育有两女。长女大熙,目前在哈佛硏究所主修艺术史,曾到武汉之中南民族学院教了

  • 文章刘达人笔底春风——杨振宁、李政道获诺贝尔奖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9期  作者:汪清澄 出版时间:2004-01-20
    关键字: 刘达人 杨振宁 李政道 诺贝尔奖 “笔底春风”

    驻美各地领事馆奔波来去,最后一站来到纽约,希望能够出现转机,力挽狂澜。手下留情关键之举刘达人当时是派驻纽约总领事馆的随习领事,但获得于焌吉总领事的授权,有决定能否给与延期加签的权力。这件事对刘达人来说,发给杨、李延期加签,有违国防部的主张,不甚妥当;如果不给他们两人加签,两位科学人才可能就此埋没,也辜负了吴大猷的一番心血。在这两难之间,几经挣扎,最后授权刘达人决定从宽发给杨、李两人的延期加签。如果当年没有刘达人的笔底春风,那么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不知还要

  • 文章歷届諾貝爾獎得主名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6期  作者:阮少華評 程法望輯 出版时间:1997-10-31
    关键字: 诺贝尔奖 物理学研究 雷礼 名人名言

    雷禮John William Strutt Raylegh英國人一九〇四年物理獎得主他説:『有一個學生問我世界上有沒有一種東西,能克服艱鉅困難,步向成功?我説有呀!那就是堅强的信念,和卓越的意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克服困難邁向成功,除了堅强的信念,和卓越的意志外,恐怕還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他幼時貪玩,經遷往倫敦後由文學轉攻物理。果然在聲學、波的理論、光學、色覺、電力學、電磁學、光的分散、水力學、液體流動理論、毛細管作用、黏力、氣體密度、攝影學、彈性及電的量度法和制定科學上...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