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蔬菜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冬瓜讀書偶得之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10期  作者:莊月江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冬瓜 徐霞客 旅游 命名 蔬菜

    冬瓜」,而「余地(按即长江三角洲)之种,当从此去,故仍其名耳」,也就是说,冬瓜原产地在我国西南地区,是冬天种,冬天收,冬天吃的一种蔬菜。长江流域的冬瓜,是从那里引进的,虽春种夏收,仍沿用「冬瓜」名之。至此,徐霞客才解了「余乡食冬瓜,每不解其命名之意,谓瓜皆夏熟而独以『冬』称,何也?」之谜。也为今人解了夏天的瓜为何名「冬瓜」之惑。(编按:谢谢作者的细心考证。)

  • 文章(鄉情小憶)梓里年景:童年樂事總難忘

    来源期刊:《闽聲》 第49期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风俗习惯 蔬菜 王审知 元宵节

    的半老徐娘,肩担着蔬菜或水果,在福州市上穿街过巷的叫卖。据说,福州在战国时是属于乌诸国,至唐朝王审知始予归化,这些妇女装束乃系乌诸遗风;是否史实,有待史家考证。惟此一地区的元宵节活动,确与各地不同,且极其有趣,兹介述如下飨读者。

  • 文章趕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2期  作者:劉道義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史店集 赶集回忆 农贸市场 蔬菜交易

    雙休日趕了回史店集。每天上、下班路經縣農貿市場,買菜、打醬油、醋十分方便,因而史店集不趕了。當年趕慣了史店集。這次來算是「復習」吧。過華山鎭往西北六公里,從豐徐公路上下去往北半里路便是依然保持當年古樸之風的蘇北小集——史店集。站在集南頭向北看,飯舖、農機修理、農資門市部、菜市各列一方,盡收眼底。想買點青菜,自然步入青菜市。這裡沒有「時鮮菜,足斤兩,價格低,請品嘗」的廣告吆喝,討價還價的聲音雖此起彼伏、時斷時續,但并不顯得嘈雜。「自家種的芹菜,一塊錢三斤。...

  • 文章漫談海鹽的地理環境及其近代人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海盐地理 海鲜蔬菜 海盐望族 名山大川

    非亲临其境者所能理解的。应附带一提的,萧山高越天前辈,于民国十七年初履此土,即见有水浒传中人物呼延灼庙于县之东门,或拒金兵或倭寇,安民保境有功。至戚继光建衞抗倭寇之扰,有功海盐虽有遗蹟,未闻建庙祀之。该县海塘内,阡陌相连,农田农地各半,农地植桑并种蔬菜瓜菓,除盛产蚕丝及油菜籽油,稻田所产,以人力不足,地力不肥,单位产量较低,稻米尙难自给。其农村风俗,妇女下田耕耘,相沿成风,男人则主内而操家务,甚或喝茶赌博,县政府财政收入有茶碗捐一项,亦所以寓禁于征。喝茶

  • 文章續「憶江南」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95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78-10-10
    关键字: 花生篮 水果摊 蔬菜 花卉挑 乡土民俗

    四十五、花生篮般般有,炒货一篮兼:瓜子、生仁、红白黑、糖浇、盐渍、脆咸甜;随意品茶拈。茶坊、书场,每见手挽粗篮,中隔蒲包,装有黑白瓜子及大小落花生,选品精良、甜咸俱备,供客购食消遣。四十六、水果摊鲜果美,南产倍稀奇,春夏枇杷、桃李早,秋冬菱藕、橘柑迟,甘蔗四时宜。吾鄕鲜果,除土产外,多来自上海,因运输关系,南方产品较少,香蕉、凤梨、芒果尙有,若鲜荔枝、鲜桂圆等,则尠见矣。四十七、蔬菜担声声唤,叫卖赶淸朝。半亩新蔬双手采,两箩野菜一肩挑,村妇渐妖娆。村姑

  • 文章吃在故鄉(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3期  作者:崇安散人  出版时间:1975-11-20
    关键字: 冻豆腐 “五福香干” 糟乳腐 百叶 瓜果蔬菜

    可吃到豆腐饀肉的豆腐圆子,亦可称是妙品。豆腐百叶在家鄕有说不尽的烹调方法,吃起来也有各种不同的味道,家鄕的豆腐百叶,眞令人想念不置。说完了豆腐百叶,再来谈谈靑菜瓜果,山蔬野蓛吧。大陆上的时序,四季分明,寒暖有别,故各种蔬菜的生产,亦按时出生茁壮,因此人们对食物,自然也养成了「不时不食」的习惯。从春初开始,除野菜、荠菜、马蓝、枸杞、野金花菜等……陆续出生外,园蔬中最早第一个上市的,是香嫩的春韮芽,春韮芽并非以覆土遮盖而茁壮的黄韮芽。春韮是在农历正月底二月初从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