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北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三截溝伏擊戰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0期  作者:顧寶年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伏击战 苏北 抗日

    位于滨海县境东南端的三截沟,是个东西长南北狭的小土圩子,尽管它鲜为人知,但在这儿却发生过一起抗击日寇的英勇战鬪。一九三八年,日寇的魔爪伸进了苏北平原。当时的国民政府阜宁县县长熊养和断然拒绝日寇高官厚禄的诱降,和人民共同抗日。日寇恼羞成怒,三九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调集了东坎、合德、陈洋三路人马,从陆上水路合击蔡桥,妄图一擧击毁熊养和的阜宁县常备队,逼迫熊养和就范。怀有戒备之心的熊养和早有准备,日军先在蔡桥扑空后,随即又掉头直扑熊养和的老家三截沟。面对

  • 文章拍掌謠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9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7-10-10
    关键字: 拍手谣 苏北 俗谚 打巴掌 传统民俗

    这是苏北的玩意,两人对坐,双手合掌,甲以两手顺抹乙的手背,乙也同样以两手抹甲;然后甲、乙同时拍掌,复用右掌击对方的右掌,左掌击对方的左掌,交叉互打,一拍一击,边打边唱:打巴掌,打到正月正(读征),家家户户点红灯。「此指整个正月,从过年到元宵,各家灯烛辉煌。」打巴掌,打到二月二,个个人家带女儿。「江北人家,春节过后,例于二月初二日带女归宁,故另有俗谚:『二月二,龙抬头,家家人家带活猴,带得囘来吹笛子,带不囘来揑鼻子。』(言酸楚也)。」打巴掌,打到三月三

  • 文章抗日战争期间苏北行动队工作片段回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期  作者:邵長順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苏北行动队 工作片段

    满腔热血迈向战场我们一群靑年分别在后方革命摇篮接受革命洗礼及对敌斗争技术,于民国三十年春天携带着最新式的武器、弹药、爆破器材、通讯工具,相继到达了日寇铁蹄下的苏北—徐州,每人都抱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杀敌报国。无视于危险,更不计任何困难,虽敌探、汉奸遍布,凭着我们的革命勇气与伪装技术,无不克服困难,转危为安。达到目的,完成任务。小毛楼晋见战地英雄在丰县人民的心目中,董公玉珏、黄公体润俩位先生是妇孺皆知的游击英雄,领导本县民众抗日曁对匪斗争,虽处于两面作战

  • 文章追念黃公南潤會長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單學儒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黄南润 苏北国际救济委员会 追念拙作

    民国廿一年冬,黄会长南润公由江苏泰兴黄桥来到如红卍字会(师道院,以下简称卍字会)擧行会议,商筹赈灾事宜,我初次有机会与公见面,那时我才是廿多岁的靑年,我觉得公待人和蔼而且坦诚,个性爽朗而豪放,却又富有幽默感,所以在会议中,发言动人,常能引起四座人物的欢笑与共鸣,就我而言,我也本内心向往,而留下了深刻印象。民国廿五年春,我们苏北的十五个卍字会和苏南十个卍字会,联合在常州十字小学内,擧行为期两个月的救济队训练班,在开训及结业时,公都曾莅临指导,对于受训学员

  • 文章记民国二十四年苏北十县黄泛灾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汪義侯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苏北历史 黄河泛滥 水利设施

    面依山,西岸全是平野,倘水猛涨,势必向西倾泻。铜山、沛县乃于七月十九日,同时征集民伕,兴工赶筑微山湖西堤(又名苏北大堤),八月二日铜山境内堤工一体完成。且又拓宽蔺家坝口门,修筑景山横堤、车道口堤。然而筑堤速度,赶不上湖水飞涨之快,八月十四日,蔺家坝一带就漫溢成灾。张谷山迤南之民埝首先溃决,于是微水就从侧面进袭其西堤,情况危急,官民虽拼死抢护,终于在十九日晚,狂风怒吼声中,西堤溃决,守堤官民在惊心伤痛之余,祇得后退十里,另筑套堤,以资防守。九月十二日沛境小四

  • 文章根治海屬水患的壯舉——大陸治沭導沂工程簡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夏秉宇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导沭整沂工程 王大锹 劳动模范 苏北区政府 民工

    大蛇的鳞片夹住,他只得随之顺流而下。当漂流约十里之遥时,已靠近堤岸。蛇猛一上窜,进入岸边一片密林,他从蛇背上摔下来。幸亏跌进堤内一个水塘内,才保住一条命。然两个大腿膀全皆青紫。自此之后,他再也不敢下水去捞东西了。一九四九年夏季发大水,仅海沭灌涟淮泗六县被淹农田即达数百万亩,灾民约二百多万人。根治沂、沭两河,迫在眉睫。是年冬及次年春,苏北区政府两季动员七十万民工,以工代赈,对沂、沭两河进行治导,完成了西起宿北嶂山,东至黄海灌河口一八三公里新沂河的筑堤东水漫滩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三十九)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38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5-12-10
    关键字: 光华大学 私立大学 社会调查 苏北 母亲 训练部

    以后,我升大学,在光华大学读了两年。光华大学设在上海,是由圣约翰大学为了升国旗引起风潮而停办。学生家长即在上海大西路创建的一所私立大学。我在大学二年级曾修了一门「社会调查」的课。在上海,苏北的人惯常为江南人所轻视。以南人惯称江北人为「江北佬」。「江北佬」三字里面满含有轻视,鄙视的意思。原因是苏北各县比较贫瘠,所以苏北人到上海从事的工作比较低贱者多。如「剃头」,「修脚」,「擦背」,「拉洋车」…等等。有一天在上「社会调查」课的时候,敎授讲到江北的社会。有一位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四十)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39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6-02-10
    关键字: 公文 文稿 办公室 苏北 秘书室

    他是改变我个人历史,改变我命运的人。抗战期间江苏省政府以苏北兴化为临时省会有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那时省政府的秘书长为马汉波(鎭邦)。马汉波当时在苏北是一位位高权重的人。我当时以奉中央派任为江苏省党部苏北办事处主任。在军事方面属于鲁苏战区。鲁苏战区的总司令于学忠,副总司令韩德勤。于驻鲁南,韩驻苏北,分别设置总部与副总部。韩的副总部为动员需要设置战区江苏省动员委员会,以韩为主任委员。我则受任兼该会委员兼书记长。马汉波曾在江都任县长多年。到省府初任民政厅主任秘书

  • 文章帶閨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戴淦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苏北民俗 传统文化 乡野趣闻

    苏北海州地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六月初六和八月十六,都有带闺女走娘家的风俗,问其缘由,这里均有它的一番说法。「二月二龙抬头,各家带活猴」。「带活猴」指的就是带闺女。据说,在封建社会里,妙龄少妇在回娘家的路上,为了避免那些轻薄恶少的殃及,有意把自己打扮得不伦不类:大红的上衣,翠绿的裤子,头戴绒花,敷粉不均,涂脂失调,有几分像猴戏中的猴子,从那时候起,称闺女为「活猴」,就被一直沿用下来。为什么要在二月二带闺女呢?按照民间的风俗,有正月不空房的旧习。就是说

  • 文章「一杯萬意」的由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施純然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乡野趣闻 传统文化 苏北民俗

    苏北许多地方,亲朋好友相聚,把盏叙旧,饮酒喜欢劝人饮双杯,意即好事成双,唯海州属地诸县人却常言,一杯万意。意即一杯表万层美好的意思。传说,这一杯万意原出自万岁爷乾隆之口。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暗访,途经海州。时纪晓岚亦扮著行旅模样,跟随左右。见一家门楼上灯笼高悬,灯光下灼灼可见汤沟酒场四个擘窠大字。院内酒香沁人心脾,于是君臣二人进门借宿。酒坊老板一向好客,见两个异乡人相貌堂堂,出言吐语不同凡俗,遂延为上宾,命厨师备菜小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乾隆爷酒已半酣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