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舟山共返回19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念二表弟王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王光 舟山 司令部 悼念

    九月廿八日晨,接大表弟向南电话,告知二表弟王光已于九月廿日去世,幷说已遵其遗嘱简单庄严的办完了丧事。猝闻噩耗,悲伤难抑,因其丧居中部,且后事既已完毕,只有与向南弟相约,俟光弟全家在台中团聚时,我再亲往吊祭。光弟是我大姑妈的次子,聪明好学,读书成绩常名列前茅,为我祖父所钟爱。我读小学时,常到姑妈家,所以我们表兄弟,也是情同手足。抗战胜利后,光弟曾考取浙江大学就读。卅八年,大陆变色,家鄕温州陷落后,卅九年他间道渡海逃到了定海,考入舟山防卫部与浙江省政府合设

  • 文章丁光训返乡视察舟山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1期  作者:許攝華 出版时间:2003-12-30
    关键字: 丁光训 舟山 返乡记

    今年(二〇〇二)年十一月六日至九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一行八人来舟山考察工作,重返故里定海册子鄕,顺道视察普陀山、朱家尖,所到之处受到了家鄕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八十九岁高龄的丁副主席祖籍定海册子鄕(即舟山本岛西北的册子岛),自幼在上海就读,七岁时曾随父亲来过册子,这次是他第二次踏上家鄕的土地,所以一到舟山后,第二天就前往册子鄕。丁光训,上海圣约翰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纽约协和神学院毕业,文学硕士、神学博士。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一年在瑞士日内瓦任

  • 文章又想返鄕喫楊梅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8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舟山 杨梅 乡情 思乡

    自从海峡两岸开放探亲以来,笔者业已返鄕十一次,其中两次都在故鄕杨梅季节,而且还是特意由同鄕会组团囘去吃杨梅,可惜两次去的时机都不对,不是太早就是太晚,没有吃到眞正的家鄕珍果,颇感遗憾。记得第一次组团是民国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六月下旬,由台北市同鄕会应理事长德耀兄领队,一行二十人由杭州入境,经绍兴、宁波于六月二十四日下午到达舟山,此时余姚、慈谿杨梅均已上市,故我们沿途已经尝到违别四十余年的杨梅滋味;但舟山特产「晚稻杨梅」成熟较迟,当我们于二十六日上午去白泉

  • 文章谈谈舟山的「庄书」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4期  作者:英南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舟山 庄书 杂业 陋规 委托

    庄书」是故鄕舟山社会中的特殊制度,现在旅台的五十岁以上的鄕长们犹能记得,可是年轻一代的同鄕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名词的意义。然而却是从前故鄕的社会问题,并影响到本县民众的生活和政府间的沟通和团结。现在我以少年时记忆所及,并参考定海县志的有关记载,提出来敬供各位鄕长参考。首先,阿拉要讨论「庄书」的意义,什么叫「庄书」呢,这很难下一定义,大概不知从那朝代开始,县衙门(今县政府)的钱粮房(即田赋科)为了减轻自己征收田赋事务的负担,特委托中间人「庄书」对政府

  • 文章悼袁定華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5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73-05-30
    关键字: 袁定华 定海 舟山 友谊 民俗

    袁定华兄死了,四月廿七日晚上十时半死于台北邮政医院,以五十九岁的英年(未满六十不能算老),死于食道癌与肠癌双重绝症之下,殊使人为之痛悼不已!袁定华并不是什么大人物,他是台北市舟山同鄕会的常务理事,宁波同鄕会的理事,和本会的名誉理事,在同鄕中却是一位大家公认的诚笃君子,好好先生。他毕生经商,而没有丝毫市侩气味;平素嗜画成癖,长于文才,他的才智学问并不输于一般学者敎授。而待人以诚,行事以义的处世态度,更是现社会中一位难得的好人,这些相信凡与交往与的朋友,大致

  • 文章定海建築滄桑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8期  作者:孫耀輝 譚体仁 出版时间:1996-08-20
    关键字: 定海 建筑 舟山剧院 概述

    我记得,从抗日战争爆发到解放前,舟山基本上没有造房子,当时的建筑业只是修漏补颓而已。城里的建筑大多是平房,灰遢遢一片。现在隔几个月就出现几座新的大厦,居民新村和别墅小区鳞次栉比地向着郊外延伸,市民们对此已经司空见惯。然而在解放初期,造一幢三层楼房便是了不得的事情。一九五六年动土兴建的舟山剧院,可以说是当时定海最令人瞩目的建筑。一九五七年劳动节舟山剧院竣工庆典的那一天,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吿,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一时间「哇,哇!」的惊叹声不绝于耳,那种热烈

  • 文章吴王夫差曾流亡舟山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9期  作者:田雨 出版时间:2015-04-30
    关键字: 吴王 夫差 舟山 流亡 勾践

    关于吴王夫差最后的结局,《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是:「二十三年(公元前四七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勾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甬东者,舟山也。从史记来看,夫差没有按勾践安排到舟山来。可是,民间有吴王夫差流亡舟山的传说。说夫差自杀未成,到定海,住吴榭城隍头,到过黄杨尖,死后葬在小义岙,这是真的吗?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公元前四九四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在吴国称臣。勾践

  • 文章我与舟山同鄕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9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出版 捐献 舟山同乡会

    自民国三十九年五月随军撤离家鄕来台,已逾五十寒暑,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我曾参加了三个同鄕会。依照参加前后它们是台北市宁波同鄕会、台北市浙江同鄕会,和台北市舟山同鄕会。宁波同鄕会和我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不必再谈,浙江同鄕会与本文主题无关,也从略;因本年九月为北市舟山同鄕会成立三十周年,故来谈谈我和舟山同鄕会的关系。我的老家在定海城内,童年在家鄕成长,中学毕业后即离鄕去沪就业,十八岁后即以上海为我的第二故鄕。二十六年抗战爆发,其时我尙在上海邮政管理局服务。二十八

  • 文章歲尾年頭感慨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75期  作者:李文博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回忆 感慨 军事学校 舟山 台湾

    规定劳动服务,因校址本系东北大学,为配合数千人军事训练之需要,凡拓宽内外道路、操场等工作,全部动员入伍学生担任。一天复一天,直到来年九一八纪念日,踢正步走过司令台,领到毕业证书,待命分发工作,同学们才露出会心的微笑说:好长的年余时间啊。舟山两年:民国三十七年,脱下军服,换上便装,改行地方行政,这是我一生最愉快遭遇最紧张的时刻,我虽籍隶浙江,但成年后,久居西北,除家鄕外,隣县一切,非常陌生,派到定海县不久,常藉公差之便,畅游离岛鄕鎭,所感受到的,自然环境多优美,地方

  • 文章给表姊一封信(简述民国卅九年五月舟山撤台情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4期  作者:王瑞堃 出版时间:1995-05-10
    关键字: 信件 舟山 撤台情形 概述

    杏卿表姊:九二年来北京相聚、时光荏苒,转瞬已数载,虽仅五六天之逗留,仍致最深擎之谢忱,因时间短促,无暇详吿卅九年五月(一九五〇年)在定海匆促撤退经过,这些往事距今已四十余年,但记忆犹新,今年适逢舟山撤台四十五周年,我将个人记忆所及撤台前后经过情形,作一简单的叙述。约在民国卅七年前后(一九四八年)我在上海一筹莫展,自离开大昌祥五金号后,找不到合适工作。寄居在您父亲开设的义隆五金号,差一点连生活都发生问题。后承远房亲戚孙金生舅父介绍到上海北京路最具规模五金店

共193条记录 1/2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