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爱国精神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明末的忠臣良將袁崇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吳鍾珍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袁崇焕 宁远大捷 宁锦大捷 爱国精神

    议」、「专戮大帅」罪名被判凌迟,处死于北京甘石桥,并流放其妻妾、子女、兄弟等人两千里,其余不予究问。袁崇焕于刑前曾留有遗言七言诗一首:「一生事业总成空,半生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将勇,忠魂依旧保辽东」。走笔至此,不禁投笔叹息:「上天既然赏赐明朝袁崇焕这样的忠臣良将对抗后金,为何偏又让崇祯这样的昏君惨害忠良?」,读过袁崇焕刑前所留的诗句后,了解这位名将在惨死之前,仍然念念不忘能有勇将保住辽东,这种爱国精神真令笔者万分崇敬。八、后记袁崇焕被处死之当晚,其余姓义仆冒死将

  • 文章端午情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娟子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屈原 爱国精神

    綠粽子,翠綠的箬葉包裹著潔白的糯米,呈羊角形,在江南,每年的端午節,它都要被無數的楚人拋向藍幽幽地流在群山圍拱中的江河中。楚人是在用一隻隻晶瑩秀氣的綠粽子記住一個不朽的史實——二千二百多年前,一位峨冠博帶的大夫,懷著理想破滅的傷心,帶著不被理解的委屈,攜著被人譏諷的失意,行吟在汨羅江畔,吟「離騷」,發「天問」,「哀郢都」,「惜往日」,形影相弔,將一腔忠誠訴與山水:「夫惟黨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

  • 文章中山先生遺囑(民國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定稿,三月十一日簽字)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孙中山遗嘱 临终重托 爱国精神

    中山先生三月十二日於北京逝世,遺囑云:「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衆、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尙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 文章碧血丹心 爲紀念先父蔡公時殉國七十五周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蔡今任蔡今明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蔡公时 追思纪念 七十五周年 爱国精神

    我军民同胞六七千人。您临危受命出任国民政府外交特派员,五月三日率团前往危城,与日寇据理交涉,为国家民族尊严而不屈不挠,竟惨遭杀害,造成举世震惊,人神共愤的「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您老人家殉职后,全国同胞至感悲愤,分别在北京、南京、上海、济南、九江、汉口等地举行追悼会,以纪念您精忠报国取义捐生,大无畏的爱国精神;新加坡晚晴园内铸有您英武的铜像,济南、九江均建有您的纪念碑。而您的一双子女,在您为国殉职六十周年及七十周年,分别刊印了「浔阳忠蹟」及「外交史

  • 文章鐵漢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6期  作者:雁南飛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周铁汉 爱国精神 往事回忆

    本文為本年(六十八)中華文藝月刊首屆榮民節徵文第一名作品,作者原名范日欣、係吾埔下黃砂鄉人。——編者。

  • 文章萬墨林話説從頭

    来源期刊:《浦東》 第22期  作者:宇業熒 出版时间:1980-10-15
    关键字: 杜月笙 万墨林 爱国精神 杜门总管

    因为尊敬他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现在竟每年邀请他赴日一游。当然他更没有想到自已竟成为旧日敌人心目中的英雄。爷爷起死囘生、如同奇蹟他记得十岁那年,自已还是上海十六舖一家铜匠舖小伙计时,赶上辛亥革命,先烈陈英士率部攻打江南制造局,被枪声、爆炸声吓得从晒台上摔下受伤那一段。那时候,他没有计划当什么英雄,更没有什么腾达的念头。从浦东高桥到十六舖「发展的小万墨林,当时的最大愿望为,由小伙计升为学徒,不再一天到晚伺候撒尿的小师弟,不再每天服侍师父那腥臭的夜壶。但就在

  • 文章七九元旦記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期  作者:江開祥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升旗典礼 爱国精神 升旗回忆

    囘憶在吳興國小讀四年級的時候,十歲那年,元旦淸早,外公帶我和妹妹開玲,一同去總統府前廣場參加了元旦升旗大典,那時我是以看熱鬧的心情跟外公去參加,壓根兒不懂升旗的意義。事隔七年,在電視上看到呼籲全民熱烈參加元旦升旗典禮,我約了二位最要好的同學陳政忠和黃開宏,去參加元旦升旗典禮,三人準時依約會齊,便到了介壽路廣場,參加團隊和個體民衆不少,男女老少都有,相當熱鬧,遺憾的是天公不作美,幸而沒有大雨滂沱,影響盛典,細雨不停,造成一片傘海,隨着時間,人羣愈聚愈多,六...

  • 文章胡子壽和他的《汨羅沙傳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5卷 第1~4期  作者:葛紹田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汨罗沙传奇》 胡盍朋 人物介绍 爱国精神

    歌、偕隐、卜居、神迓、怀沙、碎石、招魂、远游、说梦、还魂、贤聚、化鸟、祭砧、还朝、收场、巡江共二十出。它的内容主要是写屈原在朝中遭毁谤、被放逐,楚国腐败,以及屈原的爱国精神。我读完全书之后,觉得作者所以要写这本《汨罗沙传奇》是有他深刻用意的,书中有很多地方是「言于此而意于彼的」,写的是屈原,而抒发的是作者自己屡试不第的胸中的块磊。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聪明才子,自小就抱负不凡,而在现实的鄕试中却屡屡受挫,所受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例如他在《占梦》中写到:〔解三酲

  • 文章華僑敎育家鮑事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8期  作者:顏絜  出版时间:1981-01-10
    关键字: 鲍事天 教育 华侨 爱国精神

    去年(六十八年)夏天,我旅菲敎育家鮑事天(詩田)先生辭卸馬尼刺中正學院院長職務,正式退休,不僅是菲律賓華僑社會一件大事,而就整個自由中國海外僑敎事業而言,也是一件最足値得關懷和記錄的事情。從中正中學到中正學院中正學院的前身是中正中學,於一九三九年由僑領王泉笙、楊啓泰諸人創設。從那時建校起,鮑詩田和中正學校結下了不解之緣,沒有離開學校一步,四十年來,他除了最初一個短暫期間敎課之外,一直担任校長和院長的職務,中正由中學擴展爲專科以至四年制學院,校務蒸蒸日上,...

  • 文章中國人在美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7期  作者:川康 出版时间:1971-07-30
    关键字: 中国人 美国 求学 谋生 爱国精神

    編者按:學期結束了,成千累萬的我浙靑年戴上方帽子,走出學府大門,或已服荒預備軍官役囘來,面臨的問題是踏入社會謀求工作?還是爭取公費或自費留學,出國以求深造?這個問題困擾了多少望子(女)成龍的家長。要出國吧當然美國是第一個目標,近十餘年來,每年有多少人到美國去鍍金,究竟他(她)們得到的是什麽?對國家又有什麽貢獻?這是一個値得家長們深思檢討的大問題,最近在經濟日報上看到川康先生寫的一篇珍貴而眞實的報導,誠然作者不一定是我浙同鄕,文中所提到的人物也不一定是浙江...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