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渔业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与基隆渔业(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戚光烈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基隆 渔业 人物回忆 渔民保险

    ,如为近海渔民则发给新台币七六、〇〇〇元(一九、二〇〇元×四〇个月=七六、〇〇〇元)。其所享权利与所尽义务间不合理差钜之大,实属惊人!凡事不平则鸣,政府所订所谓专业渔捞劳动渔民之保险特殊办法,自难为渔民所接受!为什么对渔捞劳动的渔民订此荒谬的保险特别办法,说来话长。台湾光复之初,百废待兴,千头万緖。二次大战以后,台湾在日本统治时期,渔业原有相当规模,渔民生活,也还算稳定。经第二次大战浩劫,尤其光复前之一二年间,渔船大多被征军用,更因盟军之轰炸,渔业陷于全面

  • 文章舟山早期的職業教育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9期  作者:馮行義 出版时间:2003-08-31
    关键字: 舟山 民国 渔业 职业教育

    民国初期,舟山职业敎育兴起,渔业职业敎育亦应运而生。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年),民国政府农商部派技士李士襄到定海县,建立定海渔业讲习厅,招收浙江沿海渔家子弟入学,「授以捕鱼良法、敎制新式渔具」,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同时购置「表海」号渔轮,供学员实习。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年),浙江省立甲种水产职业学校从台州湾畔的椒江书院迁至定海道头大敎场与省立水产品制造模范工厂合并,成立省立水产科职业学校,由省建设厅拨银四万元,兴建校舍,次年春正式分渔捞、水产品制造、养殖等科

  • 文章舟山群島生產習俗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26、27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舟山 生产 习俗 渔业 汛期

    舟山海域辽阔,岛上山多地少,是个以渔为主,渔农塩和工商海运皆备的综合经济地区。岛民在千百年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发展了捕鱼、种田、制塩等适应海岛生产的传统方式和习俗,同时也相应地发展了工商各业。第一节 渔业生产汛期渔民称捕捞季节为渔汛。各种鱼类因产卵、索饵、育肥等原因,总是按照不同的时节集群进入不同的海域,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汛期。舟山渔场春、夏、秋、冬四季都有渔汛。〔春汛·旺风〕自立春到立夏称「春汛」,以捕小黄鱼为主,捕捞范围很广,南到大陈、韭山,北至佘

  • 文章走訪淡菜之鄕——枸杞島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0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2002-02-20
    关键字: 淡菜 枸杞岛 渔业 “清水洋” 旅游

    不久前,笔者自沈家门乘船,航行六个多小时到达舟山群岛最东北的枸杞岛。枸杞岛与附近的乘山、壁下、花鸟、洛华诸岛统称为马鞍列岛。其周围海域即为著名的乘山渔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冬汛时节,沿海省市的渔船都到这里来捕鱼,以带鱼为主的各种鱼类在码头上堆积如山,由冰鲜船运销四方。每当风暴来临,千舟万船云集港湾,螺号阵阵,桅樯如林,盛况甚壮观。后来,随着渔业资源衰退,鱼类捕捞渐向外海渔场发展,渔船也由木质的变为铁壳。诚然如此,因乘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口外,水质

  • 文章家鄉過去的生活槪況(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續光清  出版时间:1987-07-01
    关键字: 农业 相关概况 林业 渔业 畜牧业

    较少。桑树亦有,但以养蚕事业不发达,故种植者少。常绿乔木只有松、柏等上品木材,多种植于坟地及寺庙院中。崞县西隣之宁武、五寨等县有森林,盛产杉材,家鄕俗称杄木,广用充建屋用之檩、椽等材料。崞县同川一带,盛产水果,当然水果树亦多。计有梨、果、枣、杏、桃、核桃等。梨、枣之木质坚硬细致,可用以雕刻各种工具和印章等。惟此类木材,盖以采收其果实为目的,多不重视其木材之成长。(丙)渔业家鄕既无湖泊,亦少河川,附近虽有滹沱河经过,但水质与黄河相似,夹带有泥沙混浊,且沿河农田

  • 文章我与基隆渔业(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戚光烈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基隆渔业 青岛渔业公司 渔务商业同业公会 会务工作回忆

    前言在台湾光复初期,基隆的渔业,以由大陆靑岛撤来基隆的十几家渔业公司为主干,带动了二次大战后,几乎陷于破产状态的基隆渔业,慢慢由复苏而逐渐繁荣了起来。这十几家由大陆靑岛撤来的渔业公司,对于发展基隆渔业可以说『功莫大焉』。我是民国三十八年春携眷由靑岛路经上海乘船来台,来台前,在靑岛从事新闻工作,与靑岛渔业界有密切关系,时有过从,由靑岛撤来基隆的渔业公司的老板们,大多是好朋友。我初来台湾,人生地不熟,地地道道的一个无业游民,空闲无所事事,常去基隆与这些

  • 文章我与基隆渔业(七)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戚光烈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利人公司基隆分公司 基隆渔业 经理变更

    称誉备至。在我任职基隆渔轮公会期间,与之曾有十五、六年之久的共事关系,彼此合作无间,相处甚为愉快。后来,他转业到基隆渔业会,任鱼市场主任之职,对基隆渔业界爱护备至,大家受惠非浅。利人公司在筹创期间,藉重他的地方很多,不少章则、计画都出诸其手。他可以说是筹创利人公司有力功臣之一。因此,大家一致推荐他来兼任利人公司基隆分公司经理职务。隋建中先生任职利人公司基隆分公司经理,为时不足一年,因基隆区渔会鱼市场主任职务关系,两方面的责任与工作集于一身,确有顾此失彼,二者

  • 文章我与基隆渔业(续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戚光烈  出版时间:2001-09-20
    关键字: 基隆市 渔业 分配鱼货 周转资金 销售合约

    实施箱鱼调配维护渔业民国五十一、二年间,台湾渔业普遍不景气,尤以拖网渔业为甚。情形严重到家家都濒临关门歇业之困境。渔获所得,不敷成本,长期亏损,所有渔业业者都无力支持。当时,大家直觉的想法是:渔获所得不敷成本的原因是产量过剩,超出实际消费需要量太多。供过于求,当然鱼价会下跌。鱼贱伤渔,乃属必然。大家这种直觉想法,是根据基隆、高雄两大生产地鱼市场及台北市中央、太原路两大消费地鱼市场天天鱼货拥集的情形。鱼货堆积如山,不得不削价求售,焉得不大亏血本。基隆渔轮

  • 文章海島新城舟山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3期  作者:倪雲鶴 出版时间:1990-03-10
    关键字: 舟山 舟山群岛 渔业 风景 历史

    山渔港,是春汛和冬汛生产旺季各地渔船的集中停泊港。港内供水、供电、供油等基础设施齐全,并建有气象台和暴风预报站,昼夜不停地发播鱼情和海浪消息。舟山的渔业源远流长。从海岛出土的文物考证,早在四千年至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进行采捕鱼虾和贝类的活动。到唐代,随着航海、造船业的发展,舟山渔业从滩涂采捕逐步发展到沿岸作业,并形成了独特的渔具渔法和初级鱼市场,捕捞的水产品已有鲵鱼、大黄鱼、带鱼、墨鱼、鲥鱼、白虾等五十多种。到一九三六年,舟山羣岛的渔船已加到一万五千余艘

  • 文章記舟山狀元張信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5期  作者:阿達 出版时间:2001-04-30
    关键字: 张信 状元桥 盐官 渔业 通洋互市

    已过去二〇〇多年了。如此,舟山出状元和舟山的古状元桥自然无什关联。不过,舟山出状元倒是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北宋时期,昌国盐业兴旺,著名词人柳永曾出任昌国晓峰盐场盐官。那时,近海渔业也发展起来了。南宋皇帝赵构定都临安(今杭州)。偏安江南,因财政窘迫,「倚办海舶」,鼓励通洋互市。昌国海港常有高丽、日本、暹罗、吕宋、马六甲等国商船往来。昌国有稳定的盐税、关税和渔税。同时,随皇帝赵构从中原逃到浙江士族世家迁居浙东沿海包括昌国,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使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