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州共返回6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民俗选辑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3、4期  作者:宋繼奎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海州民俗 祭灶 挑荠菜

    ◎「祭灶」琐谈祭灶,是汉民族的传统习俗之一。过年(农历春节)从祭灶开始。中国人一向主张「民以食为天」,灶老爷是「东厨司命」,管「食」,所以历来再穷的人,也同样都要祭灶。海州地区民间祭灶的日期,有「官三、民四、王八二十五」的传统说法。即官宦人家的后代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平民百姓的后代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开妓院的是腊月二十五日祭灶。至于这一传统习俗源于何时?何人制定?即无从查考了。此外,赣榆城西张陈庄,他们是腊月二十二日祭灶,相传是其先祖在朝为官遭贬,将被

  • 文章刘备和海州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白羽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刘备 海州 徐州 掌故 三国演义

    早该把这段掌故写出来,却因懒散,现在才得提起笔,用这个题目,并非要和这位「双手过膝,两耳垂肩」,「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的贵人拉起关系,向自家脸上贴金;确因历史上有些重要事实,我们应当把握住,不应掉以轻心,予以漠视或抹煞。刘备于徐州失败之后,一蹶不振,还能卷土重来,问鼎中原,和他流亡海州这一阶段,实有重大关连。因为很少有治史者注意;所以我才根据史实,予以提出。这位「刘皇叔」具有「野心」也是「雄心」,是「枭雄」更是「英雄」,读过三国演义的,对于这位

  • 文章魏胜起义抗金收复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靖康之变 魏胜 宋末起义 海州历史

    反攻的消息,向北传到海州时,金邦守军郡守高文多(富),一时慌了手脚,匆忙的派了一支守军迎战。在海州南八十里大伊山与魏胜的义军相遇,一触即溃,魏胜连夜乘胜进军到海州城下。这时海州城内的人心,向着两个极端方向发展。一些金邦的爪牙,认为平日的作威作福,如今报应到了,惶惶不可终日;可是一般民众,却奔走相吿,认为南望二十年的王师,终于又回来解救倒悬的人民,大家不约而同的额手相庆。十七日拂晓,城头上人望见四围山林间,旌旗隐约,烽火处处,正不知宋军拥到了多少人马。忽见魏胜

  • 文章詠我港城景與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徐積宏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美丽海州 谭晓晖 人物赞诗 苍梧晚报

    ●春夏秋冬美丽海州(嵌首古风)春意融融春色美,桃花涧里赏桃花。夏风轻拂园林绿,名郡古城景致佳。秋日登高舒目眺,石棚赏月品香茶。冬吟飞雪漫天白,孔望山中咏岁华。美艳朐阳风物美,家鄕好景醉千家。丽山秀水神幽古,楼阁亭台中外夸。海阔天高靑史久,地灵人杰现奇葩。州城县鎭开新页,奔向小康豪气嘉。●赠市气象台谭晓晖女士港城女杰赴西藏,壮志豪情向远疆。万里征程艰苦路,一腔赤血满胸膛。风尘旷漠探风雨,雪城高原测雪霜。辞别亲人流热泪,献身气象奏华章。贺苍梧晚报创刋五周年

  • 文章追求「海州一家亲」的美好愿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春节团拜 海州一家亲》 同乡聚会

    李理事长:先从每年的「春节聚会」做起海州旅台鄕亲九十四(乙酉)年春节团拜曁新春联谊餐会,分别在台北、高雄两地举行,由于各地鄕亲热情参与,使得一年一度的鄕亲聚会,显得格外温馨热闹。在台北举行的新春团拜曁联谊餐会,是由「台北市海州同鄕会」主办,该会李平荫理事长,基于众鄕亲对现行聚会方式的认同与大力支持,特别将今年参与鄕亲的邀约范围扩大,也就是将原本侷限于台北县市的邀约范围,延伸至桃竹苗地区,所以在今年的会场中,让大家见到不少「陌生的面孔」。其中住在新竹的东海

  • 文章悼念徐繼泰將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文長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徐继泰 悼念组诗 海州文献

    一、大敌围城脱兔逃,将军枉负读兵韬,偸生纵说能长寿,那及徐公义节高。二、时穷节见是英雄,报国毁家百战功,敢掷头胪人几许,成仁只有一菱公。三、忠孝家声正义彰,贤能昆仲誉流芳,英名永列凌烟阁,众口碑传在故鄕。四、英雄无地可封侯,勋业难成志未酬,血泪全为家国洒,永和响水向东流。注:响水口为徐公就义地,故未用「灌水向东流」。题海州文献「冠首诗」海属人才积善献,州中名士尽风流,文章笔下生珠玉,献颂诗题事业收。

  • 文章海州虫餐今昔谈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楊士采 倪爾敏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虫餐 历史追溯 海州今昔 特色菜肴

    我国传统的飮食中,并无「虫餐」这个词语。但据粗考,多数民族在以鱼肉粮米蔬果等为正常食物外,还习惯食用某些虫类的小动物,因之姑且把吃虫子称为「虫餐」吧,海属地区的百姓也不例外。不过,吃虫子的习惯,在原海属数县不尽相同。追溯历史:据生于清朝的前辈留下的笔记所述,从前,因水旱灾害频繁,百姓生活穷困,素来有炒食蚂蚱、蝗虫的习惯。一九三一至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山东、盐城等地发生蝗蝻,历年侵入海州,化为成虫。各县政府虽征集民工扑杀,但庄稼仍严重遭灾

  • 文章方志、家谱所见明末淸初——时期的海州社会状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清初历史 海州风貌 农民起义

    各种海州地方史料所反映的明末清初时期的海州社会状况是异常严酷的,这主要表现在痛苦不堪的民生和连绵不绝的战争两个方面。下文就方志、家谱等零星史料所反映的这两方面问题进行讨论,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明朝国事大坏是从万历年间开始的,但这期间的海州社会,尤其是云台山上的宗教却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然而,宗教的兴旺并不能掩盖海州社会内部存在着的深刻危机,到天启年间,这种危机便全面爆发了。天启元年(一六二一年),刘梦松知海州事,到达海州后,首先看到的便是一片

  • 文章海屬名人軼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卞庚 海州风貌 乡贤事迹

    都是山珍海味。日本人个个目瞪口呆,中国使节声威大振。二、朱路与沈云霈朱路与沈云霈都属海州人,同在州里读儒学中秀才,又一同去南京乡试。沈云霈中了举,朱路落了榜。回家后,朱路拿着自己的卷子对沈说:沈二哥,你看看我的卷子。沈云霈过目后,洋洋自得地说:你这样的文章也想进学!朱路当即羞愧满面。回家后又认真苦读,于光绪乙酉科乡试又中了举,第二年丙戌科又中进士。沈云霈却又落了榜。他也拿着自己的卷子对朱路说:朱贤弟,你看我这文章怎样?朱路看后,也说你这样文章也想进学。一句话

  • 文章滕雯榮膺連雲港市副市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3卷 第1、2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滕雯 云港市副市长 海州同乡会

    故鄕连云港市前海州区书记滕雯女士(见图),因任内卓有建树,表现杰出,获晋升为连云港市副市长,并于今(二〇一一)年一月履新视事。台北市海州同鄕会,曾于二〇〇四年组团返鄕访问,时任海州区长的滕雯女士,曾在返鄕团参观海州古城时,热情接待全体团员,其谦和亲切的风范,给大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二〇〇七年,年轻干练的她,因工作表现优异,旋即被擢升为海州区书记。她在书记任内曾率团来台访问,台北市海州同鄕会亦曾热烈接待,互动良多,为两岸鄕亲交流开启新的一页。二〇一〇年

共68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