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法制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顾敏鄕长率团考察「欧美行政法制

    来源期刊:《浦東》 第62期  出版时间:1990-10-15
    关键字: 顾敏 法制考察团 英国 美国

    由人事行政局所主办的「行政法制考察团」乙行五人,由本刊编辑委员,现任立法院图书资料室主任顾敏鄕长担任团长,成员包括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处长陈新民、总统府专门委员金天成、中央选擧委员会科长王丰吉、环保署科长巫健次。该访问团先后访问英国、美国等地包括伦敦市政府、英国保守党中央党部、英国政府出版局,以及美国国会、最高法院、纽约市议会、纽约及纽泽西联合港务局、纽约环境保护署、旧金山选擧委员会,以及旧金山市市长阿格诺先生。考察团除深入了解英、美两国中央及地方的行政及

  • 文章省長操刀判案——韓復榘妙聞趣事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4期  作者:張守初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韩复榘 冯玉祥 省长断案 平民作风 司法制度

    韓復榘是西北軍馮玉祥手下的大將,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後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其在山東省的趣事妙聞甚多,傳遍華北各省,幾乎婦孺皆知。筆者前在中外雜誌「韓復榘馮玉祥恩仇記」中已略述其在山東省趣事一二二,茲就其在河南省坐堂審案的事實再爲陳述。韓復榘師承馮玉祥的平民作風,而魯莽滅裂則又過之,其在河南省肅淸盜匪與懲治貪汚兩大政績,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大多數人民受惠,少數寃枉屈死鬼也在所難免。縣長能審省長也能民國十七年北伐統一後,司法設施爲四級三審制。第一級各縣設司法處,...

  • 文章李鐘聲奉法興國矢志不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0期  作者:袁知音 出版时间:1978-10-25
    关键字: 法制建设 人物传记 个人回忆

    一位傑出的司法官,必須具備高度的素養和淵博的學問,尤其在辦理重大刑案時,更須有寧靜、果斷的魄力和崇高的道德觀念,才能樹立法治的權威,基隆地方法院今天擁有「公正廉能」的聲譽,乃是得力於李鐘聲院長的平易近人和潛移默化的功能,在不知不覺中,他已成爲大衆「良師益友」,八年來,他留給基隆地方深厚的友情,永遠受到大家的懷念與敬愛。奉法興國矢志不懈李鐘聲院長(見圖)頃奉命接掌嘉義法院,將於十月四日履新,此間友好深表依依難捨,地方軍政首長特以「功在黨國」匾額答謝他對地方...

  • 文章桃李遍植五十年 政界菁英半子弟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5期  作者:李建榮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张金鉴 敬悼乡贤 回忆恩师 法制委员会

    及人事制度有关法案,殚精竭虑,对于我国政府组织法制及文官制度之建立,贡献很大。与张委员共事达半世纪之久的法制委员会资深大老张子扬及黄通回忆说,张委员在审查法案时,每个案子都不放过,他对法案没有轻重之分。张委员的入门弟子,立法院秘书郭俊次也回忆说,恩师曾一再强调,一生不必升官发财,他可透过门生故旧,舒展政治理想及抱负,这种埋念,也値得学界中汲汲于仕途者深思。目前的立法院,资深立委逐渐老成凋谢,但扬声议坛,楷模多士者并不多见,张金鉴为其一。尤其是逐渐成为冷门

  • 文章谷故岐山我師與司法訓練所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4期  作者:楊建華 鄭健才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接任 领导 革新 法制建设 司法公信力

    法制度」、陈朴先生之「刑事证采法研究」、「林纪东先生之「少年法研究」、姚淇淸先生之「英美契约法论」等,皆属经典之作,传诵至今。

  • 文章朱經農先生年譜初稿(三)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張達人 出版时间:1984-04-15
    关键字: 朱经农 人物年谱 抗战时期 宪法制定 自序 日记 诗词

    为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有浣溪纱。先生自序:乙酉重阳,右任师及程颂公招飮,共祝抗战胜利。文长注:乙酉,为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是年八月十日,日本宣吿投降。右任即指于右任先生,时在重庆。编者按:程颂公指程颂云,即程潜。民国三五年 西元一九四六年 丙戌 六〇岁胜利还都。先生辞敎育部政务次长职,继王云五先生任商务印书舘总经理。并兼光华大学校长。十一月,先生出席制宪国民大会,为主席团主席之一。宪法制定,先生为签字人之。民国三六年 西元一九四七年 丁亥 六一岁有满江红。先生

  • 文章(學藝類)改進立法工作之我見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期  作者:劉漢(遺著)五十七年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台湾地区立法工作 质询 法制研审 政治风气 图书资料室

    一、中国国民党五中全会对改进立法工作决议五项:㈠加强事先协调;㈡厘订立法计划;㈢减少联席会议:㈣改进质询办法;㈤加强法制硏审。㈠加强事先协调,在中央多年来已有政策委员会之组设,惜未尽到事先协调,详加硏讨之责。今后中央政策委员会要切实能发生效力,不要变成虚设。㈡厘订立法计划,责在行政院。过去因无预定计划,临时提出法案,限期审议完成,难期精详。据闻本会期(四十一会期)行政院已将本年度立法计划送达立法院,过去之不当从此可以消除。㈢减少联席会议,让其他各委员会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