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主革命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于右任與劉守中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符有堂  出版时间:1993-05-20
    关键字: 于右任 刘守中 民主革命 革命友谊

    我國著名的民主主義革命,杰出的詩人、新聞記者、書法家于右任(一八七九—一九六四)陝西三原人。原名伯循,字右任,別署劉學裕,筆名有神州舊主、騷心、太平老人等等。于右任自靑年時代,從事反滿革命活動。一九〇三年在東京經胡漢民、康心孚介紹加入同盟會。嗣後,一直堅持愛國主義立場,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對革命事業作出了貢獻。晚年孑然一身,跼處台灣,懷着對大陸深切的眷戀奮志而歿,終年八十六歲。另一位著名的民主主義革命家,于右任的同志和戰友劉守中(一八八二—一九四一)陝...

  • 文章瑞安太和五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5期  作者:許希濂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太和五杰 民主革命 教育科技

    太和是清末民初瑞安城内一家颇有名气的酿造坊,创办于同光年间,业主系晚清廪生,是聚族而居渔篁街的宋忠简公许景衡之后裔,故称「许大和」。许氏育有六子,长子英年早逝,次子许璇等昆仲五人,在当时的「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先后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都成为国内的著名专家学者,为我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和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人们赞誉他们为「太和五杰」。大和许氏次子许璇(一八七六—一九三四年),字叔玑,他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农科,是我国近代著名

  • 文章孫中山先生與台灣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台湾民主革命 孙中山故居

    今年(二〇〇五)是日本投降、台灣光復六十周年紀念,茲將國父孫中山先生與台灣的史事,略爲紀述:中山先生一九〇〇年(民國前十二年)爲發動惠州起義,已在日本大阪購買軍火,於閏八月初二日(陽曆九月二十五日)自日本神戶乘「台南丸」往台灣,隨行者內田良平、平岡浩太郎、山田良政、平山周、尾崎行昌等。閏八月初五(陽曆九月二十八日)船抵基隆,山田轉赴汕頭,尾崎等赴廈門,先生與平山留台北。先生因山田之連絡,與日本新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民政長官後藤會晤,獲允於起事後助以軍人...

  • 文章盧師諦傅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7期  作者:徐堪 出版时间:1965-09-01
    关键字: 卢师谛 民主革命 讨袁战争 人物生平

    盧師諦,字錫卿。原籍江西,淸同治間,其父以知縣分發四川,家成都,遂爲川人。錫卿生而奇嶷,博聞强記,光緖三十一年考入成都四川高等學堂肄業。與同學劉公潛、張夷白、黃聖祥、李培甫、魏奉之等交誼最篤;通省師範學堂之王茂蘭、潘子敏、徐可亭、劉季徽等,以及陸軍小學堂之張少陽、易復初、潘壯達、張鎭夷等,亦密相過從。時中國同盟會派員返川,在成都發展組織,均相率加入。共議於成都北門東珠市巷四號成立第二小學堂,以爲各學堂同志聯絡會聚之所。每星期日,恒約同志作郊遊,縱談天下大...

  • 文章(人文風情)湖湘文化成就黃鉞事業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喬生 黃祖同 出版时间:2010-01-20
    关键字: 黄钺 湖湘文化 民主革命 秦州起义

    黃銊(1869-1943)辛亥革命甘肅都督,孫中山總統府政治參政官,軍事顧問官。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它的孕和薰陶下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學者和英雄人物。宋代便有「求實證理、重躬行踐」的胡安國、張南軒等一代宗師,近代史上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曾國藩、「內清四境、外援五省」的士宗堂等風雲人物,在維新的歷史階段上又有「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康慨臨刑真快事,英雄結果總如斯」的唐才常等剛毅人才,在舊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中又造就了黃、蔡鍔等英模代表。「經世致...

  • 文章不屈不撓爲國爲民爲革命連創四報的于右任先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張建祥  出版时间:1993-05-20
    关键字: 于右任 创办报纸 民主革命

    編者按:鄕先賢于右老之事功、道德、文章皆高華澤世,揚聲一代,堪稱之爲完人,不僅得到台灣朝野之欽崇懷思,也得到大陸各界無限景仰膜拜,因此報刋等推崇備至,不斷掀起紀念的熱潮。今歲農曆三月廿日恭逢右老一百一十六歲冥誕特選出大陸學者數篇紀念文,轉載本刋以饗讀者,藉伸鄕親紀念微忱。後刋文章,均選自于右任研究論文集,並對各文作者幷以敬致十二萬分之謝意!本刊編輯

  • 文章(特載)魯蕩平憶述隨侍國父革命往事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0期  作者:劉本炎 出版时间:2011-01-20
    关键字: 鲁荡平 人物回忆 同盟会 民国日报 民主革命

    編註:此文三十六年前(一九七五,民國六十四年)曾刊載於中央日報和湖南文獻季刊。當此辛亥革命成功,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讀來仍覺其深具歷史意義。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生所思唯救國大事」,忍著病痛爲救國而奔忙,臨終仍唸著「和平、奮鬥、救中國」,其偉大人格與革命精神,感動國人風起雲湧,前仆後繼追隨革命,這是辛亥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魯蕩平一介文人,受國父精神感召,勇於任事,臨危受命帶兵打仗,他一生功在黨國。立法委員魯蕩平老先生今年八十歲,和中國國民黨建黨八十週年...

  • 文章(特載)國師吳稚暉先生的一生偉績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24期  作者:葉繼業 出版时间:2015-01-20
    关键字: 吴稚晖 人物生平 民主革命 发展教育

    一、引言國師者,是指導國家振興與作為,一言可以興邦之睿智者。在古代有如皇朝之「帝師」。帝師在我國起源甚早,三千年前,周公輔佐成王,周公即是帝王之師。西漢劉歆,位列國師(漢書王莽傳)始有「國師」之稱。滿清晚年,江蘇常熟翁同龢先後是穆宗(同治)德宗(光緒)的帝師。皇帝是統治者,帝師地位崇高,位列三公。民國成立後,沒有帝師了。民主國家,元首及其主政者,能有賢達輔佐元首,指導政策方針,應可稱為「國師」。蔣公中正主政中華民國近五十年,從北伐始,吳稚暉先生就是蔣公最...

  • 文章革命先烈陳其美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8期  作者:陳在俊 出版时间:1984-08-10
    关键字: 陈其美 陈英士 理科传习所 中国革命同盟会 民主革命 二次革命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致力中華民國開國、建國的國民革命歷程中,先後得到了三位能够代替他擔任領導、指揮任務的得力幹部。第一位,是自民國前七年同盟會成立,到辛亥革命期間的黃興先生。第二位,是在民國二年二次革命之後,奮力討伐國賊袁世凱,終於被刺殉難的陳英士烈士。第三位,是在民國十三年創辦黃埔軍官學校,建立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完成國家統一,把 國父的未竟志業一一實踐的先總統 蔣公。現在,就來談談陳英士烈士的生平。陳英士,名其美,民國前三十五年誕生於太湖南岸浙江省湖州...

  • 文章浙江靑田籍辛亥革命將領傳略(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7卷 第6期  作者:陳木雲 出版时间:2005-06-10
    关键字: 夏仁卿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 名贤传记 湖口起义 三次革命

    各派密探至沪,悬重金缉拿和谋害夏仁卿。于十一月七日在上海法租界寓所遭暗杀,时年卅九岁。夏仁卿一生献身民主革命,几次东渡,寻找眞理,出生入死,历尽险难,虽起义屡遭挫折,仍前仆后继,百折不挠,表现了民主革命者的坚强意志。他遇难后,他的学生、国民党元老李烈钧将军及熊式辉将军,先后呈请国民政府议恤,国民政府追赠夏仁卿为陆军上将,拨款公葬于杭州西湖玉皇山麓。夏仁卿喜飮酒,擅诗文,书法尤佳,临何子贞帖,其遒劲实过之。夏仁卿嗣子夏晓霞(奇峰),毕业于浙江体育学校,曾服务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