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功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漢武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文明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刘彻 生平 文治 武功 结论

    预定的武帝墓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因系新置的园邑,地广人稀,如移民居住,可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武帝准奏。自元光以后,连年用兵,军需浩繁,国库空虚。政府不得已,令吏民出钱买官,名为武功。大约买官一级,计钱十七万;每加一级,加钱二万,共卖出十七万级,値三十万金。不问人品好坏,有钱就可做官,这种制度,岂不是豪奴得志,名士灰心吗!连年水旱灾不断,东荒西饥,救灾费用,屡年不足。元狩三年秋,山东大水,淹毁民舍数千家。虽经地方官开仓救济,好似杯水车薪,遂迁徙灾民到关西

  • 文章禪宗曁少林武術祖師達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張公鑑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达摩 少林寺 禅宗 少林武功

    的佛门重地,其藏经阁更是蕴藏有无穷尽的武学奥秘,因此少林寺始终为武林中的重要门派。如果想要学得上乘武功,就非上少林寺不可。事实上,少林寺的诸多传奇,皆因菩提达摩而起。菩提达摩,原为天竺(印度)人,本名菩提多罗,一般省称为达摩。南朝梁普通元年(西元五二七年),达摩来到中国南方,受梁武帝之邀,到首都金陵(南京)弘法,为武帝讲圣谛第一义;有感于武帝不能掌握佛法眞义,契机不合,遂乘苇渡江北上河南嵩山,栖息于少林寺五乳峰石洞中。据说他在石洞面壁九年,身影透入岩石中,于壁上

  • 文章細説民族英雄袁崇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5卷 第1期  作者:鍾偉 出版时间:1985-03-31
    关键字: 袁崇焕 民族英雄 文事武功 壮烈事迹

    送君寒浸宝刀头。歆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策杖祇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尙未收。」句。及当年余本成所记:袁督师说:「予何人哉!十载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友,直谓大明国里一亡命徒也!」可见督师当年为国忘家,公而忘私,而忠愤耿耿致力边事,一心为民族大明复仇雪耻,蓆不暇暖!故余每思其忠烈事蹟,不胜其感慨景仰!每论其文事武功,壮烈事绩,与岳飞并列相媲美!盖以当时岳飞所御之外侮,是前金人;而

  • 文章盪平世亂的王陽明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4期  作者:唐志傑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王阳明 平定叛乱 宁王宸濠 文治武功 贵州安顺

    王守仁先生,別號陽明。他是明代的大儒。不但是位理學大師,並且暢曉軍機,是位允文允武才榦卓越之士。嘗在正德年間,先後兩度盪平盜匪與叛亂的功績,但卻絕少有人提及。而事實上,不僅具有文才又兼有武略,且是個不畏强權的硬漢。權閹劉瑾橫行霸道左右朝政時,滿朝文武公卿,畏其淫威,不敢言非,唯有先生敢於批抗,因而被謫戍龍場驛!該地地處南荒,民生疾苦,而先生聚徒講學,增進當地文化,因俗化導,苖黎悅服,故先生名氣益彰,甚受後世尊崇。嗣權閹劉瑾伏誅之後,先生始得調任盧陵知縣。...

  • 文章當代歷史學人黎東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林香葵 出版时间:1977-03-25
    关键字: 黎东方 历史学家 爱国 武功

    黎敎授正埋首在一本很大、很厚的原文书本里,手边还散堆着一桌子的书。当他抬头时,我发现,他的前面是一墙的书,靠背的也是书一墙。他说:「我帮国外一机构校对『西洋全史』,顺便复习一遍。」黎敎授是个「用功」的老师。然而,「用功念书」,并不把黎东方敎授的视野侷限在书本里,他眞止感兴趣的是「那些沟成人生的形形色色」;是这些使得历史鲜活有趣,而且发人深省。所以,他一打开话匣,就能把话题讲得那么多采多姿,又那么繁富、有道理。武功可称高手由电影的武侠片,他谈到中国的功夫

  • 文章我看乾隆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佟福森 出版时间:1996-06-01
    关键字: 乾隆 禅让 十全武功 准噶尔 南巡

    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之后仍握实权;他的襌让,原因简单理由堂皇,据说是,他不愿他的在职时间,超过他祖父康熙当皇帝的上限;好在康熙寿长(康熙在位六十一年),若是比照雍正,恐怕还真不好办。提起乾隆弘历,一般印象认为他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是最多采多姿的一位;他游山玩水六下江南,文治武功皆有可观。他实在是位相当有福气的皇上。清代在康熙、雍正两朝,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充实了国库,使大清国富民强。乾隆在这种环境下上台,比起他父亲雍正的角逐皇位,真是幸福多了;雍正时有那么多

  • 文章張曜發迹而成大地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3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3-03-31
    关键字: 张曜 大地主 武功 固始县 杭州

    张曜是淸末名将,是一个颇具传奇性的人物,他的得官,全靠勇力胆识,驰驱疆场,以武功擢升。而一个目不识丁的贫汉,竟洊升至山东巡抚,所以有人咏为:「淸平慢道文章好,今日原来武艺高。」了。后来官大财多,大买土地,成为江南大地主。玆将张曜的发迹及其成为大地主的经过,缀之如下述。路见不平,压死老妪张曜字浪斋,大兴人,原籍杭州,高祖作官于潜,其祖父始迁大兴;至张曜时,家道衰落,贫无立锥;父母早亡,惟颇有勇力,胆识过人,颇有正义感;好勇鬪很,隣里畏之。张曜既未受过敎育

  • 文章寧波王瑞伯的故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3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王征南 武功高手 太湖 托钵和尚 拜师学艺

    「寧波有個王瑞伯,手骨會有三大砸。」這是幼年時在鎭北家鄕聽到的有關王瑞伯的童諺。王瑞伯是寧波地區的傳奇人物,其故事僅在鄕間小學時聽到一位來自駱駝橋的姓柴的老師說過。現在據記憶所及寫出一點來,就敎於鄕前輩,抛磚引玉或能挖掘出整個有關王瑞伯的傳奇故事來。王瑞伯生於寧波何地?當年老師說故事時並沒有交代,只記得他是淸朝時代人,長得腰圍粗壯,體軀高大,相貌堂堂、望之巍巍然偉丈夫,確實勝人一籌。王瑞伯家世不錯,人又長得如此偉岸,不但孔武有力,而且也拜過一、二位師父學...

  • 文章將星殞落——悼念余漢謀將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頼景瑚 出版时间:1982-03-31
    关键字: 余汉谋 文治武功 人物生平 抗日战争 人格

    撰写了一副挽联中有「战功彪炳,浩气满乾坤,久为党国干城。政绩辉煌,淸操耀宇宙,早成南天柱石」之句。自信我所说的,都是写实,没有过度歌颂之意。他眞是一位文武兼资,功德幷懋的模范军人。我最敬佩他的,还不是他煊赫的武功和卓越的文治;而是他那健全的人格,豁达的胸襟,温良敦厚的美德,和光明磊落的风度。我和他深交之后,两家结成秦晋之好,我实引为莫大的荣幸。所以,我在挽词中,又加上「瑰意琦行留史册,戚谊交情幷永恒」的二句。这是我出自肺腑的眞实之言。他晚年皈依基督,笃听天命

  • 文章陶侃傳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陳修瀚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陶侃 历史传略 东晋战事 地方刺史 文治武功

    渔于雷泽(世传为今百庙湖),网得一梭,归悬壁间。某日,雷雨交作,梭忽化龙凌空飞去。母益惊而奇之,意其应兆侃公之显达欤?因而督教之益严。迨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庚子(二八〇),吴主孙皓降,吴亡。侃公时年二十二岁。旋徙家庐江郡之寻阳县[2]为监渔梁(今鱼巿管理)。尝以一坩鲊(盐渍凤尾鱼)奉母,母封鲊贻书责侃公曰:「尔为吏,以官物贻我,非为不能益吾,且增吾忧矣」!无何,有鄱阳郡孝廉范逵者,闻公贤孝,乃走访其家。母因贫,仓卒无以待贵宾,乃自剉所卧新荐以饲其马。又自截发售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