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杜甫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白詩引發了我的酒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6期  作者:李超齋  出版时间:1984-04-02
    关键字: 李白 杜甫 学者观点

    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太白天才纵横,洒落不拘上面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他的怀抱。吾人果眞有机在月下花间,引觞「独」酌,在万方寂静中,有影为伴,这是何等的超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又作者自发移情于物外的胸怀,结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二语,更是寄情深远,已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了。我因为追求李白的「酒」,也追求李白飮酒的境界,故此一生以至垂老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了。李白与杜甫,都在唐玄宗时代成名,两人都善飮,但老杜不及太白的「会须一飮三百杯

  • 文章诗圣杜甫的忧患意识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7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3-08-15
    关键字: 杜甫 蒋介石 忧患意识

    而无一朝的祸患。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的或看到的,有:「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居安思危」、「忧劳足以兴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都是强调忧患意识的重要。我们再看历史上所载;夏代少康的中兴,齐国田单破燕,越王勾践,生聚敎训,终能雪耻复国,这又是忧患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开创了历史的新页。中国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可知中国知识份子,是充满了浓厚的忧患意识。三、杜工部的忧患意识杜甫思想是以儒家为主,在他的诗篇中也充满了浓厚的忧患意识。九日寄岑参诗云?「吁

  • 文章抑郁一生的诗人杜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杜甫 诗人 生平 诗词

    杜甫(西元七一二—七七〇),字子美,唐朝大诗人。祖籍湖北襄阳,在他曾祖父依艺,任职河南巩县县令时,迁居河南巩县,故称河南巩县人。杜甫曾在长安附近的少陵住过,有时自称「少陵野老」,所以后人也称他杜少陵。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中宗朝的名诗人,官至修文馆学士,尙书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山东兖州司马,京兆府奉天县令。杜甫童年家境小康,生母早逝,继母将他寄养住在洛阳的二姑母处。杜甫小时候体弱多病,二姑母特别照顾他,有一次他与二姑母的儿子,他的表弟同时生病,当

  • 文章天地飘飘一沙鸥——杜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杜甫 美文 人物回忆

    天宝三年李白杜甫的相见,让一千多年前的洛阳城整个光灿起来,也在文学史添上了令人心动的一页。」痛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说是赠给李白,但何尝不是杜甫内心的企求?只是杜甫终非李白,他要的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不过最后仍难逃命运的捉弄,眼看冠盖满京华,自己却憔悴一身,独立苍茫。安史之乱一起,从此顿成东西南北人,纵念故鄕千里关山,奈何胡尘暗天道路长。浣花溪畔的欢娱何其短暂,草堂茅屋且为秋风所破,然后又翻山涉水出蜀入虁,诗人在星垂月涌的天地间,眞

  • 文章草堂花木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張彿千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杜甫 草堂 简介 诗集 作品

    万古乾坤一草堂,草堂虽小,其名万古不朽,杜甫的草堂足以当之。草堂位于成都西城外的浣花溪畔,故又名浣花草堂。「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羣鸥日日来。」是草堂环境的淸幽。「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旁人错比杨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是草堂主人的高致。草堂小园,最初仅只一亩:「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后来经之营之,向「连延」的「广地」扩展。「杜工部集」中多向人求花木的诗:向萧八明府实索桃树一百株七绝一首,百株桃树计当需

  • 文章天府之國 美不勝收 一趟充滿驚嘆的西蜀之旅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18期  作者:楊正邦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杜甫 武侯祠 诸葛亮 李白 刘备

    人间九月天,已凉天气未寒时,结伴旅游西蜀。蜀者四川省之简称,西蜀当然就是四川西部,即成都至甘肃一带。自战国时代起,四川便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府之国」等美誉。也就是说四川是个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和的好地方。一路行来,其风景名胜、历史古蹟,多采多姿,维护完整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无不令人惊叹。锦江春色来天地「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讴歌成都之美,简直就是天造地设,若非身历其境也很难体会其缤纷锦绣。成都是我国古老文化名城之一,从公

  • 文章漫谈文学史上诗圣杜甫与词圣李煜文学名家论述系列之十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杜甫 李煜 诗圣 词圣 人物生平

    文·邓海翔中国文学史上,唐诗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其实享有诗仙美誉的李白,把抒情诗带上了最高峰。「江山代有才人出」。另外又有一位专注于社会诗方面的杜甫出现,造成了「社会诗」的大丰收。这种「社会诗」基本上是取材于客观的社会现实环境,处处以人民生活的疾苦,国家命运的安危为念。像一面广阔的大镜子一样,把时代的危难与民间的惨痛,一一反照出来,成了社会现实情况的忠实纪录。杜甫本人因缘际会,大半生都处在流离颠沛之中。亲身经历唐玄宗、肃宗、穆宗三朝,目穷万劫,饱历沧桑

  • 文章絲路之旅十三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李永康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丝路之旅 杜甫草堂 南山牧场 《玉门出塞》 莫高窟

    导游领我们进入电梯,升降机,绕行一圈,又回到三十八号。再慢慢沿指标边走边找,才找到了五号登机门。班机一七:五〇起飞,约二小时到达。即乘Bus去成都,经内江资中等地,约六个小时才到,已深夜二时许,住进安蓉假日酒店,由昨至今不到二十四小时中,已坐了四小时飞机,六小时汽车,半夜三更才到成都,一下天便亮了。怎得安眠?这样安排眞吃不消。第二日八月二十四日。上午在成都逛杜甫草堂祠,中午在美丽华餐厅吃饭,八菜一汤,菜量丰富,选材亦佳,口味适合,在旅途中有此餐飮,颇为满意

  • 文章長江三峽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7期  作者:墨石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长江三峡 都江堰 重庆 杜甫草堂 丰都鬼城

    四大功用。以现代科技建设的埃及尼罗河大水坝,闻有淤泥沉积,将来可能发生因不堪使用而被废弃。参观都江堰的伟大水利建设后,对我们老祖宗的高度智慧及坚强毅力,由衷地钦敬,并引以为傲,后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庙,也已成为当地的名胜。下午游览杜甫草堂,传说公元七五九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在浣花溪畔觅一荒地,暂建茅屋隐居。后人在原址修筑工部词堂,俗谓杜甫草堂,占地约三百亩,溪水环绕,茂林修竹,环境清幽,步入正门,跨过石桥,有一梅林,林后为诗史堂,内有杜甫半身塑像,后面

  • 文章詩人與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诗人 李白 白居易 王维 陆游 阮籍 杜甫

    酒,蜀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将进酒》中,李白更是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在唐代,被后人称崇为「诗圣」的杜甫,在很多诗中,他都题到了酒字。如在《自述》中:「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在《曲江对酒》中,「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北周庚信,在《拟咏杯》诗中也写有「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在历朝历代,诗人与酒结下不解之缘的,如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中「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晩来天欲雪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