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世民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潮劇淨棚趣話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04期  出版时间:1990-05-25
    关键字: 潮剧 趣话 棚头戏 李世民淨棚》 传说

    从前农村演潮剧,不管哪个戏班开场时总要演几出相同的短戏。如(八仙寿庆),(狄仁杰指天)、(仙姫送子)、(李世民净棚)和(京城会),合称「五福连」。对连几出戏,各个戏班都是百演不烦,而各地的观众,也百看不厌。「五福连」属棚头戏,开锣后秩序尙未安定,台上人声喧哗,观众难以听淸台词和唱段,拿「李世民净棚」来说,只见那扮唐太宗的演员,时而手舞长袖,时而捂着肚子,转到四个台角各站一会,在「府嘟嘟」的伴奏下,他「挜——亚——鸭——啊——」地念了四句半,就算完了。相传

  • 文章牧野詩歌附對聯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李鵬沖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宋湘 李二何 李世民 阳明山赏樱 钟皎光

    诗二十二首咏宋湘 七律银钩铁划书堪圣,倜傥雄奇诗可王,春殿有声才子誉,流风不沫少年狂,点苍松柏甘棠茂,扬子旌旗督道忙,循吏儒林淸史在,琴台遗黑太苍凉。咏李二何 七律东望延平隔海洋,西为永历哭皇殇,灵光紫殿龙难隐,禹甸金瓯虏正狂,太岁头颅悲剃度,孤臣血泪失重光,元魁塔耸北风紧,五指阴那作首阳。唐太宗李世民御像赞 七律荡荡巍巍天日姿,中华第一英雄仪,虬须可挂雕弓重(注)龙目能抒伟略奇,民本铸成唐帝国,德威诛管四方夷,贞观郅治称文武,万世钦崇君与师。注:《南部

  • 文章唐太宗——李世民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4、75期  作者:高世祥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治国策略 历史评价

    李世民是从陇西成纪(在今甘肃静宁)走出的一位历史伟人。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开明皇帝。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指出:「太宗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欧阳修于《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说:「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蹟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卓越人物,是最著名的善纳谏,善用人的明君,是空前成功的英明皇帝。李世民领导开创的「贞观之治」,使中国社会

  • 文章唐太宗也有兩種性格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7期  作者:劉伯強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李世民 徐懋功 两种性格 以人为镜

    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暴虐无道,奢侈浮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群雄倂起,天下大乱。山西太守李渊于太原,大举义旗,起兵伐隋,顺利攻入长安灭隋,以解民之倒悬,并奠立唐朝开国之基础。李渊又派其第二儿子李世民,率兵东征西讨,消灭了盘据于各地拥兵自重的军阀,统一唐朝全国,论功应以李世民(唐太宗)为首,所以其兄李建成,四弟李元霸非常忌妒,遂掀起玄武门事件,杀掉李世民以除后患,但李世民听从慕僚之建议,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兵戎相见,先下手为强,迅速朴杀兄与弟后。李渊对

  • 文章妙文趣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人物抒怀 乡野趣闻 李世民 辩证思维

    ·眞相與謊言·有一天,眞相與謊言到河邊洗澡,謊言先生洗完上岸,偷偷穿了眞相的衣服溜走了。迨眞相上岸,發覺自己的衣服不見了,又不願穿「謊言」的衣服,就只好露三點,光著身子回家。從此人們就常看到穿著「眞相」外衣的「謊言」,而不願接受赤裸的「眞相」。這當然也是人們普遍愛聽「報喜不報憂」的原因。須知「赤裸的眞相」,就像替病患動手術,也許會痛,但會治療傷害;「美麗的謊言」,雖比「不幸的事實」更能說服自己和別人,但只能應付一時,卻沒有未來。羅素曾說:「每個人都應該訓練...

  • 文章(愛惜地球)玄武門之變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4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李世民 李建成 玄武门之变 天策上将军 骨肉相残

    依据史书所载,唐代开国者,非唐高祖李渊,乃其次子李世民,已不容置疑。在中国历史上,自从夏禹传王位其子启,一改过去禅让政治而「家天下」以后,其传位之顺序为「立嫡立长」。也就是说立元配夫人所生之长子。其妃嫔皆为偏室,所生子女皆为庶出,继承之顺位次序较低。故而汉武帝刘彻欲立弗陵为太子,而杀其母钩弋夫人,以防其「主少母壮」危及社稷。立嫡在我国宗法社会中已形成牢不可破之传统文化,自有其优点,如长子贤良,则顺理成章继承大统,而天下太平。万一长子智能无法领袖群伦时

  • 文章贞观之治与先祖唐俭的故事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唐蘇英 出版时间:2003-11-15
    关键字: 李渊 李世民 唐俭 天策上将 贞观之治

    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李渊和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分析当时的局势,认为隋朝的政权不会长久。只有趁天下将乱的时机,夺取政权,才能保住家族的地位和利益。隋炀帝十一、十二年间,天下纷扰,唐俭(必大堂七十三代)认为世局将乱,李渊父子可乘机崛起,一统天下,因此唐俭游说李渊说:「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若开府库,南啸豪杰,北招戎狄,东收燕赵,长趋济河,据有秦雍,海内之权,指挥可取。愿弘达节,以顺群望,则汤武之业不远。」李渊对唐俭的建议颇有兴趣。他对唐俭说

  • 文章相州魏徴的生平與政治思想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政治思想 李世民 臣道思想 欧阳修 魏徵

    征见李世民与隐太子阴相倾夺,劝太子建成早为之谋,及玄武门之变,太子被杀。太宗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歛容,厚加礼遇,擢为谏议大夫,数列之入卧内,饬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太宗每与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斯?」贞观三年(西元六二九年)累迁秘书监参与朝政,深谋远筹,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

  • 文章(古今鄉賢)張瑾璇的淑德與才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3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7-01-03
    关键字: 张瑾璇 花卉 李世民 《天方夜谭》

    表情凶脸时,必定会引起世界大战。反之你看到一张微笑灿烂一团和气的笑声,必定会化暴戾为详和、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今人指责武后、韦后造成唐代两次宫闱之祸,只强调她们的残暴恶毒,却未冷静客观探讨促成她们如此的时代背景。促成唐朝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除了朝中有一批公忠体国齐心合力的大臣,全国上下一心,和一位亢直敢言的名相魏徵外,更难得的还有一位贤内助,眞能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是故家有贤妻,犹如国有良相。求上进孜孜不倦·习丹青有乃祖风戚宜君、韩鼎洛、徐慧中深深为黄国璋

  • 文章朱愛周與思危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王仲常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朱爱周 思危亭 赣榆县 县长 抗日战争 李世民 治国理念

    而死于安乐」。唐,魏徵曾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一套治国之道:「思所以危则安矣......」在我国历史上所以出现盛唐贞观之治我认与此安危之道,可能有着一定关系吧?居安当思危,在当前国际风云多变形势下,我们怎能不深持清醒头脑,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呢?我思念朱爱周,更想起他建立思危亭的深意来。(注:朱爱周烈士之墓)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