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探亲共返回58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乾先生九秩嵩壽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0期  作者:楊爾瑛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杨大乾 祝寿 探亲

    」我在西北杂志社开会时,将这一段史话与大干兄一谈,彼沉默片刻激动的说,我知道这件事的经过,当时张溥泉先生,坚持奠都北京,曾为此事争执不休,大声疾呼,痛陈利弊得失,今日想起溥老之远见,赤胆忠忱之风范,永留史册矣。开放探亲,展现中华文化自从政府开放大陆探亲以来,中华文物史蹟,吸引探亲民众之络绎于途,游毕归来,称道西北文物之胜为世界之冠,我提询大干兄,大雁塔题名问题,彼不加思索,娓娓道来:大雁塔位于西安城南约四公里的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与当年李唐初期著名的大明宫遥遥相对

  • 文章祭姊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楊飛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祭祖 悼念 探亲

    維公元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廿二日,胞弟楊學敎自美返國還鄕,敬以鮮花、香果、美酒、珍饈、致祭於胞姊楊倪翠孤魂荒塚之前以文曰:嗚呼!予上無兄長,您爲老大,長予五歲,幼時常跟隨您與鄰居女孩們一同玩耍,亦步亦趨,摹仿您之舉止與裝束,您等用鳳仙花染指甲,予即要求爲予染之,您等戴耳環,予亦要求爲予戴之,您常斥之曰:「男兒志在四方,小則成家立業,大則定國安邦,怎可作女孩裝扮?當時予尙幼小,並不知成家立業之意義,更不知定國安邦是甚麼?您亦少小,何以知之,諒係隨曾祖母同眠,得...

  • 文章悼念慈母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56期  作者:徐素娥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悼念 母亲 探亲

    母亲在故鄕病逝的音讯,由立基三兄弟具名寄信吿知以后,使我不禁悲从中来,痛哭失声,从此天人永隔,无缘见面,这眞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囘忆一九八八年四月八日,由舅父率领我及楚弟夫妇四人囘鄕探亲,正巧母亲坐在门口,看到我们囘来了,那高兴的情景,至今仍深刻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不时地囘想起来。我在故鄕住了十多天,大半时间皆是在头痛、呕吐中度过,在家里时没有好好侍奉母亲起居飮食,反而劳她忙前忙后照顾着我们,眞是罪过。因此母亲再三吩咐,此后不要再囘去探亲,以免旅途的奔波

  • 文章給一枝釣魚竿勝給魚吃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3期  作者:丁連淑華 出版时间:2016-02-01
    关键字: 探亲 工作 厦门

    先夫是湖北省枣阳县乡下的贫穷人家,少时为了求学,离乡背井负笈省城。适逢乱世,艰困当中仍刻苦向学。抗日军兴,先夫投笔从戎,加入青年军。胜利后,原本再回学校读书,却遇内战烽火,神州鼎沸,因而辗转迁台。与亲人从此天涯分隔几十年,到他离世之前,未曾再踏上故土。自蒋故总统开放探亲之后,先夫就不断的寄钱回乡给弟妹。1990年我代夫回乡省亲,发现当时的大陆真是一穷二白,姪儿在工厂上班,每月工资才几十元人民币。回台后,就想替姪儿们在厦门找工作,起初先夫反对,他认为湖北到

  • 文章永懷慈恩浩瀚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8期  作者:奚理事長傑 李珊瑋  出版时间:2001-04-20
    关键字: 母亲 怀念 探亲 无锡 故乡

    倍感伤痛。政府开放探亲后,曾央得母亲首肯,来台小住,一方面休养身体,一方面得享含饴弄孙之乐,也让我有机会稍稍弥补这数十年来,未能承欢膝下的遗憾与愧歉。回忆起母亲逗弄孙儿时的慈爱神态,至今仍历历在目,无限温馨。其后因孙女定居美国,重孙定居加拿大,子孙儿女侍奉至孝,母亲经常往来于台湾、香港、美国、加拿大与故乡间,并在儿孙陪伴下,到日本、东南亚世界各国观光旅游。民国八十四年时,母亲秉持着落叶归根的传统习俗,及对家乡的思念,执意定居故乡,亲属商议后,决遵循母意

  • 文章鄕園紀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故乡 同乡 回忆 探亲 故居

    后来政府严厉禁绝,故鄕也没人敢种敢吸了。原来有瘾的也大都戒掉。客厅南面临街,没有窗子,只有北窗,窗边设有书桌,可以用来读书写字,那地方曾是我假日苦读的所在,虽然算不上明窗净几,但仍然使我念念不忘。我于民国十四年出生,一直住在老家故居到民国卅三年、卅六年夏天,我又回去住了两个多月,七十九年回鄕探亲,整个村子都拆迁重建多年,故居连个影子也没有了,想起先人创业的艰难,特就记忆加以描述,作为纪念。二、老胜去年回河南老家探亲,在村子里遇到一位牙齿全无的老妇,很亲切

  • 文章台湾探亲七十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9期  作者:林中人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台湾 探亲 访友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到得原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宋·苏轼--漫说探亲在两岸似通非通的情况下,到故鄕宁波去探亲其诱惑力是够大的!尤其岁月催人,体力财力都在时不我予诚如经国先生在世时的名言:「今日不做,明天会后悔的」。因此,返鄕探亲潮泛滥,两岸的单行道上络绎不绝于途,有的鄕长们还在畅旅之后意犹木尽地纷纷在宁波同鄕月刊上发表其大作,有一阵子也是够「泛滥」的。不才浏览月刊文章钜细糜遗,对诸鄕长底探亲大作不曾放过一篇,当然读后的观感也是见仁见智

  • 文章(寫我故鄉之廿八)故園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4期  作者:林德覲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故园 旧貌 盛况 返乡 探亲

    今夏舍妹由侨居地返里探视家园,仅能邀宴我家林福房名下子孙聚于餐厅而已,从照片上看来,黑压压的一大羣该有数十人吧,然而这一批后代小辈,又有谁能住守旧宅呢?在这么大的家园中竟连做羹饭祭祖的地方也没有份儿!栖迟海外的游子能想得到否?忆先父以六十整寿终于家园,不孝如我今已六十又五了,数十年来连家园的门槛也未能踏进一步,对故园的种切全凭想念,古人云「望梅止渴」,我侪海外游子竟连「梅」也望不到!宁不令人喟然。近日此际吹起了一阵返鄕探亲之风,照理说我亦属有鄕可返,有亲可探

  • 文章返乡探亲丰富之旅感怀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金土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返乡 探亲 聚会 叙旧 感怀

    崇拜聚会 探访叙旧到上海我们夫妇仅有五天停留时间,最主要的我到上海是要去探访鄕亲徐苗土的家属,苗土已于我七十九年底返台后,八十年六月因突患心肌梗塞不治去世,忆在那时按苗土独子来信吿知我其父不幸过世噩耗,我心眞如呆若木鸡似感晴天霹雳,悲痛不能自抑,呼天唤地流出伤心泪水。我随即汇寄到上海人民币壹仟元,作为苗土故世奠仪,藉表我对苗土哀悼之忱。今我来到上海,已见不到苗土,然我必须去苗土遗眷家族探亲与慰问,诚表我鄕亲眞挚情谊,此也是我来上海探亲的重要目的与心愿

  • 文章飞越天山去探亲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3期  作者:朱至元 出版时间:1989-07-03
    关键字: 探亲 台湾 新疆

    大陆探亲的热潮,愈掀愈高,许多人都忙着赶搭「探亲列车」,我心里也深盼有那麽一天;幸而经过书信找人,故鄕终于有了囘信,我如获至宝的打开来看,却见信中写着:「你家大小,已在数年前迁往新疆定居」。「啊!新疆?」我惊叫了起来,祇觉得头顶上「轰」的一声,像是被人击了一掌,发怔了半天。我是河南杞县人,印象中只在小学课本上,依稀记得有「新疆」这个名辞,那是个遥远的地方,位在我国西北的边陲,高山、沙漠,荒无人烟,他们就是迁居那里么?为甚么?我不相信……尽管我有很多怀疑

共580条记录 1/5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