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宜兴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岳武穆泽被宜兴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1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9-05-10
    关键字: 岳飞 泽被宜兴 解围宜兴 建立生祠 岳武穆后裔

    谓曰「岳爷爷军也,争来降附,前后万余人。」査宋史,亦有如下之纪述:「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俘签军首领四十余,察其可留者,结以恩,遣还,令夜斫营纵火,大败之,驻军钟村,军见无粮,将士忍饥不敢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归附。」继之,复克复今之江苏溧阳县,生擒伪县知事并杀俘敌之官兵五百余名。武穆之军,威名大著,此乃宜兴县令进士钱谌奉书■请武穆引军驰往解救被围之起因。二、岳武穆

  • 文章宜兴双洞与储南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64-08-25
    关键字: 宜兴双洞 储南强 修葺整理

    宜兴善卷张公(一称庚桑)两洞,为我国之著名胜景。国内金华之北山洞,桂林之七星岩洞,以及雁荡之观音洞等,也都是有数以洞著名之风景区,但均不及宜兴两洞之奇。两洞经储简翁——南强字铸侬——多年之整修后,更为好游者所乐道,易君左撰「乾坤双洞歌」,眞把双洞捧上天了。简翁为何兴修双洞?其动机完全为了张南通。他被啬公识拔,曾三任南通县知事,啬公闻双洞之奇,颇思前往一游,简翁以为南通系淸代末科状元,国内名人,一游双洞,必有诗文流传,当可为双洞生色不少。返宜以后,于是着意

  • 文章宜兴邵贯虹先生小传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8期  作者:邵挺懷 出版时间:1980-02-10
    关键字: 邵贯虹 禁烟禁赌 宜兴县议会 应召返乡 当选议长

    邵公贯洪,幼名冠虹,世居宜兴和桥赋村;系先祖霖汝公第五子,自幼聪颖,好交游接纳,民廿年就读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即被党方委为宜兴县党部主委,为党为国竭尽荩忠。旋以赴沪入上海法政学院进修而辞职。大学毕业正拟赴法游学之际,先祖霖汝公弃世,家失主宰,未能成行。嗣为老师徐箴先生(抗战胜利后任辽宁省主席)赏识,推介予南通县警察局宋明昕局长,委为南通大鎭唐家闸警察分局长,声誉卓著。尤对禁烟(雅片)禁睹不遗余力,是因唐家闸为全国闻名之大生纱厂所在地,而烟赌实为工人之大

  • 文章东坡居士在宜兴补记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4、5期  作者:蔭祥 出版时间:1979-11-10
    关键字: 苏东坡 宜兴 买田置产 楚颂帖 东坡书院

    今年七月十五日开奖的第七四〇期爱国奖券,采用了一幅(宋)苏轼『焚券施仁』的图片,下边略敍这仁爱故事梗槪:『轼购一宅居未久,夜闻妇人哭泣,循声往问之。妇曰:「子不肖将祖宅售人,故伤心尔。」轼知乃所购屋,因焚券,将屋还之。』这故事就发生在宜兴,据有关书上记载这屋主在未迁出以前就焚券,苏轼并未「居未久」,这一点有点出入。以及东坡居士在宜兴买田置产赠花讲学,流寓韵事很多,待我略述数事。买田宜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四川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进士,和宜兴蒋之奇

  • 文章宜兴之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张再生  出版时间:1981-06-01
    关键字: 国民党撤退 战争经过 宜兴之役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局势剧变,南京各机关纷由京杭国道向淞沪转进,江苏省政府亦由鎭江弃守,省保安许旅奉令兼程驰往宜兴张渚,竹山一带丘陵地区,掩护京鎭各机关撤退。当时余适在该部驻地之河口鎭,亦随之行动,値黄梅季节,大雨滂沱道路泥泞。许部于二十小时以内,急行二百余里抵达目的地,严阵以待。不逾时匪果集结来犯,冀图切断京杭国道宜兴、长兴之间交通。用密集炮火与人海战术猛攻,许部第一团阵地正当其冲,沉着应战,被地形所制不能发挥火力,派刘连从右翼迂迥附敌之背,不料被匪反

  • 文章毛筍的故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16期  作者:北苑  出版时间:1978-05-15
    关键字: 毛笋 贩卖毛笋 氿里故事 贩笋要求 宜兴

    (也许应叫做麻笋,家鄕把麻竹叫成毛竹,其笋也叫毛笋)这种笋,大而肉厚。但本地并无毛竹,当然也不产毛笋,都是由宜兴山里运来。(家鄕把宜兴靠安徽、浙江边界的山区叫山里。张渚是当地最大的竹木集散地。)宜兴虽说与武进是邻县,但交通不便,既不通火车,公路也是到抗战前几年才有,路面既差,车辆也少,贩运毛笋还是靠水运,水运也不是有动力的轮船,而是人力的木船,这种木船,装载量不过四五十石,是鄕间农家种田应用的小船,由我们鄕间到宜兴山里,像这种木船的水程,大致是二天或三天,但运

  • 文章鄕前輩胡雨人先生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10期  作者:漢平  出版时间:1978-12-20
    关键字: 胡雨人 省立宜兴中学 中等教育 草创时期 办学主旨

    鄕前辈胡雨人先生,为江苏省立宜兴中学首任校长。该校创办伊始,筚路蓝缕,惨淡经营,由胡先生悉心擘划,建树颇多,兹节录宜中校史「胡雨人草创时期」原文如下,藉可窥见胡先生对该校之贡献与功绩之一斑。「—十三年夏,以经费有着,宜中董事会正式成立,聘请无锡堰桥敎育耆宿胡老先生雨人为校长。一切校务及新校舍建筑事宜,悉委诸雨公主其事。雨公为锡山望族,其子侄如敦复、明复、宪生、健人诸先生,皆为一时俊彦,其长孙为现任驻美华府大使馆之胡旭光公使,学有专长,桃李满宇内。雨公曾

  • 文章皖南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1期  作者:朱兆京  出版时间:2015-05-25
    关键字: 皖南 抗日战争 官林 宜兴和桥 郎广线

    这不是游记,记载的是时代印记,近代历史的缩影。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入侵,抱着抗日激情的青年人不愿受奴化教育,背井离鄕,走向大后方。在常武地区,宜兴县张渚鎭是进入皖南山区,跑向大后方的主要口岸,到张渚通常有两条水路和一条陆路,一条水路经宜兴官林鎭,另一条经宜兴和桥鎭;陆路是走湟里(埠头)杨巷,不论走哪一条,都有敌人封锁,都有很大风险。走官林一线,从西门南运河普济桥头下船,途经马公桥,敌人在桥头搭起两间瓦平房,有日寇与汪伪把守,挂上「检问所」的牌子,过往船只

  • 文章蛟川三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1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蛟川 宜兴市 诗词 往事回忆 人物回忆

    一、候涛形胜[1]重向东南忆海疆,候涛雄峙郁苍苍。唐贤大胆高开舶,戚氏行军饼有光。敎育革新南李老[2],金融调度北龙翔。[3]人才旅外多宁籍,争建家乡姓氏香。这里以「蛟川」槪指未分区前的鎭海县,解放前后,余多半在鎭海工作,往事记忆犹新。二、江南拾零江南名鎭有衙前,佳酿清泉忆酒迷。[4]谁复盐官杨柳咏,[5]更无故友「醒狮」题。[6]山留鼠尾任人踏,[7]共拜都神求福齐。[8]唐老当年威信在,[9]救民求敎不求仙。三、鲁彦救亡[10]五百年前同一祖,比邻

  • 文章民国以来的宜兴县长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4、5期  作者:宗培林 出版时间:1979-11-10
    关键字: 宜兴县长 民国以来 各任县长列表 两县合并

    宜兴由逊淸时之宜兴荆溪两县合并而成,自民国成立以迄陷匪时止,计为三十七年零四个月,即自民国元年一月至卅八年四月廿五日止,可分为四个时期:一、北伐前。二、抗战前。三、抗战时。四、胜利后。其间所有县长之名称,曾一再更易,民国初成立时,称为民政长,不数月即改为县知事,迨国府奠都南京后,始改称为县长以迄于今。县长姓名、籍贯、及任职时期,就我记忆所及,分述如次。⑴储南强,宜兴人,于逊淸宣统三年十月间、本县光复后,即被邑人共推出任为本县民政长,(即县长)。约任职一年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