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湖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新游太湖大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孫茂煥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太湖 大桥 旅游 景观

    一片冰心超世尘,太湖影照连天青。苍穹有意怜芳草,玉带拦腰惜晚晴。

  • 文章故鄉江南之旅隨筆(五)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48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2007-02-20
    关键字: 江南之旅 秦淮小吃 太湖特产 旅途随笔

    新加坡、二个香港之大,太湖水深平均二米,适水产养殖业,其中鱼、虾、蟹最富盛名,尤其十月时的大闸蟹配上黄酒,更是上称美食。大闸蟹在捞到后,通常要先养一天吐泥沙,再清蒸,另外阳澄湖的大闸蟹也是举世闻名,年产十万至二十万吨供全国及出口。太湖养许多蚌、蛤,盛产珍珠,而太湖的珍珠、大闸蟹、青蟹可谓太湖三宝;另外太湖还有「三白」—分别是银鱼(又称西施泪)、白鱼、白虾。其中尤其以珍珠,驰名中外,珍珠饰品、珍珠粉都为无锡赚到不少「外汇」!(下期待续)(注:图五)

  • 文章太湖文化包孕吴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1期  作者:方南波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太湖 泊湖 吴越 考古 经济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它北临无锡,南频湖州,西依宜兴,东近苏州,横跨江浙两省。太湖平原成陆初期,实是一洪荒蛮野之地,经先民们的长期奋斗,到春秋末期,太湖地区已逐渐开拓,《越绝书·吴地传》中有「稻田三百顷……肥饶水抱」的记载。自此一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太湖文化,就悄然形成了。区域文化的形成,总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文化的载体,即具有一定物质条件的地理区域;其次就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对此地进行开发建设而

  • 文章浙江吴兴的太湖风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裴可權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吴兴 太湖风光 鱼米之乡

    太湖三万六千顷,历尽风帆花鸟;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烟雨楼台。我想,没有人不爱山水,不爱明媚的一湖烟月,尤其太湖,这么美的一座湖,只要你见了她,或者了解她,我敢断言,你会深深地喜欢她的。当然,你也许会怀疑我夸大其辞,那麽,请容诉说,你终究会相信,她确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太湖是长江三角洲中的大湖,跨越江、浙两省,上纳荆溪和苕溪七十二条溪水,下经浏河、吴淞、黄浦三江,汇合长江而东流入海。她的地理位置非常适中,冬季水不枯竭,夏季亦不氾滥成灾,所以环湖的区域都能

  • 文章鱭魚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期  作者:王跡  出版时间:1972-01-20
    关键字: 鲚鱼 太湖 地方特产 网船

    太湖里出产的鱼,非常丰富,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在冬天最旺盛的是鲚鱼,鲚鱼身体很小,最大的也不过三寸多长,其色洁白,飮而不食,没有肚肠,出水就死,冬天西北风一起,太湖里的鲚鱼就成羣结队游到浅水中来,捉鲚鱼的都是小网船,大网船不捉它,并且也捉不到它,因为它一上网都从网眼里钻出去,就成了「漏网之鱼」,小网船的网眼小,任何小鱼也钻不出来。物以稀为贵,吾邑西南近太湖的各鄕鎭,冬季鲚鱼充斥,虽然鲜美,每斤价钱和萝卜靑菜差不多,并且不作正菜,不上酒席,如果把它制成罐头

  • 文章记马蹟山——太湖七十二峯之一(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9期  作者:伍受真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马迹山 马山 古竹村 太湖

    編者按:此文係伍先生在十餘年前所憶寫,四十二年春,曾收入其「稼靑遊記」中,玆該書早經絕版,同鄕中讀過此文者,恐屬極少數,爰爲轉載于鄕訊,謂過去未曾到過馬蹟山者,對于該地景物,有一大槪之認識。

  • 文章重遊故鄕記(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无锡 返乡游记 苏州 太湖 三山

    九点才出发。大陆汽车加油,不像美国这样到处有加油站,他们是各县市都分开的,甲县的车子,用甲县发的油票到甲县公营的加油站去加油,乙市发的油票到乙市的加油站去加油,两者不能通融,即使同一名称的县或市也不能互用。到苏州旅游从略。苏州囘来隔了一天,是星期六,堂姪有空了,他陪我们去游太湖的三山。他借到了汽车和太湖中的游艇。我们先坐汽车到太湖边的鼋头渚,他则坐游艇来,到码头边来接我们。太湖的三山有两处,一是靠近无锡,一是靠近苏州,我们是去游无锡附近的三山。在鼋头渚

  • 文章給分離三周年愛妻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51期  出版时间:1990-09-20
    关键字: 婉贞 太湖石畔 大成巷口 针灸 人物怀念

    您携手同行,讲讲谈谈,完全好像我们婚前在太湖石畔谈话的情景—走到巷口,忽然一条彩虹,蓦然升起,您踏上彩虹,才见您身穿粉红色绸衣,迎风招展,嬝嬝上升,踏着彩虹,飞上天去,囘头一看,却在故鄕大成巷口。以后又梦见您三次,一次在上海您老家三楼房中,二次在家中,迷迷糊糊,均无多大记忆。但您多次显灵,大柱、辛隆、新囡及我都亲眼目睹,深信不疑。但,我不管这些,想着您一生给我无偿的奉献,给我生了六个子女,劬劳掬育,辛苦备尝。祇要我囘头看到您的大相片,不禁无法捺住,就使

  • 文章長憶江南春(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63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83-05-20
    关键字: 忆江南 梅园 太湖 天心台

    在抗战前,承业师朱梦华先生推介,滥竽公益中学梅园分校校长,校址就在梅园进门处左侧,梅园是国内有名的胜景,是由实业大王荣宗敬、荣德生昆仲所营建的私人花园,距离梅园半里路,有一处鄕鎭名叫荣巷,就是荣氏的故里,荣氏事业发达后,就在家鄕开辟梅园,背山面水,气派壮丽,园内全部栽植梅花,不下数十万枝,春囘大地时,满园花开,成为一片香雪海,园内到处是绿荫芳草,太湖石堆垒成假山、山洞,蹬道盘旋,曲径通幽,偶而点缀亭台房屋,恰到好处,园内最好的欣赏时间是在晚上,游客

  • 文章記三山和尙——無錫反淸復明一掌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03期  作者:冰一  出版时间:1978-05-20
    关键字: 三山和尚 太湖 郑成功 黄蜚

    和尙原籍貴州,俗姓吳,名以幻,力大無比,勇敢過人,個姓豁達,豪俠尙義,因而闖下了滔天大禍,避讐離開故鄕,穿着僧衣,流落在外已二十多年。到了崇禎末年,來到無錫的三山住下。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