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夏天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炎炎夏日憶兒時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5期  作者:雲燕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夏天 人物回忆 乘凉

    买一些用水快洗过,拿靑花大碗来盛着,大块的冰要用缝被针和锤子敲开,再拌红糖,加些醋。在没有冷冻设备的当时夏天,眞像是琼浆玉液,我们再用红花碗盛来吃,冰块含在嘴里,味道说多好就有多好。下午妈妈睡午觉,我等妈妈睡着以后偸偸的溜出去,到大门外高梁地里的高梁杆上捉金虫(金龟子),一次可以捉很多只,顺便如有蜻蜒更好,有蚱蜢也要。知了是想捉又捉不到的东西,也天天想捉麻雀,也是天天捉不到。稍长,和同伴到陈二梅先生(陈大葆先生的令尊大人)大屋大门前树荫下玩耍,大屋很大,门前

  • 文章回忆故乡夏天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4期  作者:震旦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夏天 思乡 汲水 乡村生活

    这里,我所要介绍的,是笔者的生长地奉化县忠义区的河泊所村。河泊所村,每年到了夏天,在火伞般的阳光照射下,炎热得会使人们喘不过气来。河泊所是一个农村,每一条路的路面,皆以许多石头舖成的。这些舖路面的石头,有大块的,有小块的。大块的石头,像小缸的缸面那样大,小型的石头,像男人的拳头那样小。用这些或大或小的石头,拼凑起来舖成路面,高高低低的没有办法舖平。每年到了夏天,太阳光照射下来,仿佛是像一顶火伞挂在天空,热得很。在这个时候,这些用石头舖成的路面,也被炎热

  • 文章(人文風情)寧鄉壩塘 清安廟簡介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丁文山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清安庙 夏天 佛偈 人物生平

    佛祖,名夏天圭,老家在宝庆府新化县唐溪。诞生于一三二〇年(大元延祜帝七年),庚甲岁,六月十七日寅时。因他有十世修行,母在怀他时,只能吃素,否则就呕吐难受。分娩后,飮母素乳,童雅持斋,口诵阿弥。四岁出家,经神人引荐,送与宁乡猴狮峰庵里带养。年方六岁,到芙蓉山普济寺,投拜老僧文康为师,落发为僧,取名僧清安。意思是清吉平安。寄踪于虎溪之中。猴狮峰有两口好井,清明如镜。佛祖来芙蓉时,将一口井的井口用绳子一围,锡杖一柱,把井带到普济寺。故后人称「佛祖有柱杖移泉之术

  • 文章夏之田莊——憶中原之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7期  作者:嶽峯 出版时间:1976-07-25
    关键字: 故乡夏天 瓜棚果园 麦场风光

    每当夏夜来临,池塘畔,此起彼落的「咯咯咯」蛙声,奏起田园的乐章,给农忙的人们,伴着寂寞的长夜;也给夏日田庄编入诗人的篇章。早出晚归故鄕的季候特色,是四季分明;夏就是夏,冬就是冬,热得要命,能使池塘的水儿滚烫;冷得发抖,能使滴水成冰,嘘气如龙。在滚烫的夏季,勤朴的人们,自有他们的工作方式,那就是早出晚归的作息时间,以适应炎炎的夏天。看那黎明的前刻,天还是一片漆黑,人儿已经浮动。趁着淸爽的早上,有的荷锄,有的背篮(筐),有的带犂耙,有的牵牛只,纷纷走向原野,走向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