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佩孚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東文獻第二十卷第一期「老歌補述」補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張興峻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老歌补述 补正 吴佩孚

    满江红——按此词即佩孚将军驻节洛阳时之军歌,以日本为假想敌,誓雪甲午之耻。「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想当年吉江辽沈,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弱,江山如故,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永作蓬山游,念弥陀。」吴将军系山东蓬莱人,原词名为「登蓬莱阁歌」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于吴佩孚逝世后在重庆公祭挽联「三呼渡河,宗泽壮心原未已;一歌见志,文山正气自常存」。「一歌」见志

  • 文章吴佩孚开府洛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吴佩孚 洛阳 巡阅使署

    蓬萊吳子玉將軍,以一北洋陸軍第三師師長,崛起衡陽,數年之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於是扶搖直上,而兩湖巡閱使,而直魯豫巡閱使,乃開府洛陽,坐鎭中原。各省多派代表,集中洛陽,往日之九朝都會,幾乎又形成爲軍政重心。「人傑地靈」,信然!誠然!其後總領十八省聯軍,四照堂點將,查家墩再起,叱咤風雲,名滿天下,吳子玉亦可謂一世之雄矣。先是袁世凱於民初當國時,在洛陽城西,大興土木,建築營房,規模宏偉,用地頗廣,其中有東西兩花園,世人所謂西工者,是因在洛陽城西興工而得名,...

  • 文章吴稚晖先生轶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10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8-04-10
    关键字: 吴稚晖 追悼会演讲 吴佩孚

    姓吴的都是好人」民廿九年吴佩孚病逝北平,重庆各界,擧行追悼会,请稚晖先生演说。此老跑上讲台时,以袖掩面,直到在讲台上站定后,方才将手放下,其情景与演戏时某种脚色出台以袖遮面颇相似。随后说道:「我姓吴,我们姓吴的都是好人,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不料在三百多年前,出了一个吴三桂,经他一手成全将大明的锦绣河山给送掉了。因为他有这一手,于是我们姓吴的姓氏下,就给注上了汉奸的头衔,从此便抬不起头来。因此我以前遇着陌生的朋友,他问我姓甚么,我总是含含糊糊说姓吴。从没有

  • 文章我所知道的趙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2期  作者:張鈁 陳子堅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赵倜 袁世凯 潼关议和 皖直矛盾 吴佩孚

    实则暗中派员到河南调查赵倜的实力,认为赵倜的豫军无战斗力。如果当时皖系要对赵倜下手,李纯的援助是不足恃的。冯国璋下台,徐世昌继任总统,直督曹锟渐形成为直系领袖,赵倜又派人与曹锟联络。时曹锟与段褀瑞间的矛盾渐大,曹认为赵倜是老实人,且直豫接壤,遂引为同调,并答应支持他。一九二〇年四月间,赵倜还亲自到保定参加了以反皖系为目标的直、苏、鄂、赣、奉、吉、黑和河南的八省军事同盟。至此,赵倜完全从皖系转变到直系方面。在一九二〇年直皖战争之前,吴佩孚率部由衡阳北撤,事前吴

  • 文章吳稚暉先生軼事「姓吳的都是好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2-05-15
    关键字: 吴佩孚 追悼會 吴三桂 轶事

    民廿九年吴佩孚病逝北平,重庆各界,擧行追悼会,请稚晖先生演说。此老跑上讲台时,以袖掩面,直到在讲台上站定后,方才将手放下,其情景与演戯时某种脚色出台以袖遮面颇相似。随后说道:「我姓吴,我们姓吴的都是好人,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不料在三百多年前,出了一个吴三桂,经他一手成全将大明的锦绣河山给送掉了。因为他有这一手,于是我们姓吴的姓氏下,就给注上了汉奸的头衔,从此便抬不起头来。因此我以前遇着陌生的朋友,他问我姓甚么,我总是含含糊糊说姓吴。从没有爽爽快快吿诉人我姓

  • 文章奉蘇之戰與無錫(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期  作者:一江  出版时间:1972-08-20
    关键字: 奉苏之战 齐卢之战 吴佩孚 孙传芳 商团公会

    先从齐卢交战说起江苏督军李纯被北洋派军阀谋杀后,由齐爕元出任苏督,与浙江督军卢永祥发生战争,那时军阀中最有势力的要算直系的吴佩孚;在齐虑战争时,浙督卢永祥暗中已投奔直系,因此齐卢战争发生后不久,在宜兴乌溪和昆山王渡打了不到一月,遂由直鲁豫巡阅使吴佩孚及苏社张謇等出作调停,齐爕元宣布下野,苏督由师长陈调元暂代,未几孙传芳由闽而来接任苏浙皖三省巡阅使,兼摄苏督,此为孙传芳最盛时期,不久孙又加衔为五省联军总司令;所以奉苏之战,实际就是「奉直二次战争」;惟此时

  • 文章拒做漢奸的一文一武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35期  作者:汪青萍 出版时间:1998-08-01
    关键字: 汉奸 刘春霖 吴佩孚 抗日战争

    最近在阅读书报中,忆及日本侵略史的一页,其中无独有偶,不畏威胁,无视利诱,「拒做汉奸的一文一武」,文的是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武的是北洋政府吴佩孚。这一文一武,恰恰都与常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今纪录起来,聊作读者茶余酒后的谈助而已。民国期间,日本大举侵略我国从三十年代初期开始,「九一八」日本在我国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以后,犹眈眈虎视我广袤大片河山,日本贪而无厌,肆无忌惮,关东军长驱入关,践踏我冀东长廊,成立伪组织,原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黄郛垮台,王揖唐

  • 文章國民革命軍北伐鄂境會戰及攻克武漢戰史摘錄(一)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8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78-07-10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冯玉祥 吴佩孚

    是所向披靡,十六年二月克复金陵。嗣因宁汉分裂之变,延至十七年四月才继续北伐,终至统一全国,北伐成功。其成功之速,为世界战史所罕见。政府为纪述革命忠烈可歌可泣之事蹟,由国防部史政局于民国五十六年十月编印「北伐战史」,以正史实。余读该书中第四章所载军阀顽敌吴佩孚雄踞湖南湖北,力抗革命军,于十五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在「鄂境会战」,及第五章之十五年九月上旬至中旬「革命军攻克武汉」诸战役经过,至为详尽。特为摘录,供我湖北文献刋载,以充实史事,谨职。鄂境会战(民国⒖年⒏月

  • 文章吴佩孚将军轶事一则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士元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吴佩孚 人物回忆 春秋大义 关公拒婚

    吴佩孚将军是山东蓬莱人。在国民革命军北伐以前他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尤其是他那一首「登蓬莱阁」词(附后),至今读之,犹存豪气。至于他的出身和经历以及二十八年在北平不受日寇威迫利诱,为正义而死的事迹,在吴佩孚将军传(瞿菊农著)、吴佩孚传(章君谷著)和吴佩孚先生集(吴佩孚先生集编辑委员会编)各书中已经说的很详尽了,勿庸多言。现在将我在川东白帝城所见他的「关圣拒婚东吴论」一则,略述于下:三十二年冬至三十三年春,我随九十二军开往四川万县整补。我们是由皖北徒步经

  • 文章吴佩孚与张其锽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張森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吴佩孚 张其锽 个人回忆 家庭成员

    张森遗作当民国十二三年间,国民革命军尙未北伐,北洋政府曹锟窃据总统大位,未几,而冯玉祥复倒戈逐曹,拥段祺瑞为临时执政,其时吴佩孚颇负时誉,独树一帜,奉直战后,俨然为直系中坚,执北洋军人之牛耳,嗣虽屡起屡仆,而声誉弗衰,迄冯玉祥阴谋联俄,吴兴兵讨伐,传檄海内,痛诋赤化之害,实开北洋军人**之先声,虽事未竟成,然其人其志,殊有足道者。先生本蓬莱秀才,投身行伍,屡立战功,十数年间,自营团旅师长,而擢至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煊赫一时,固属时势所造成,然其招纳贤士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