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后裔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孙武后裔在嘉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5期  作者:孫森烈 出版时间:1997-05-10
    关键字: 孙武 后裔 嘉善

    孙武世系家谱——嘉善《燕儿孙氏家乘》,前年发现后引人关注,史学家称为珍贵文献,具有重要史料价値。本文将就孙武后裔迁善经过及燕儿孙氏情况,作一槪括介绍:据『家乘』卷首,明相国钱士升所撰《姚江孙氏世谱纪略》载:孙武子明,以父功食采于富春(今富阳),称富春孙氏。孙明二十一传至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四兄弟;又十七传至睦州(今建德)剌史公义。又五传至孙岳。岳为孙武四十三世孙,以廉耿著称,后唐明宗时,任三司使封招讨大将军。岳徙居余姚,称姚江孙氏(姚江水名,余姚的别称

  • 文章孔子楷木像及其南宗后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0期  作者:容之 出版时间:1976-10-06
    关键字: 孔子 楷木像 南宗 后裔

    孔子的后裔,世居曲阜,历代帝王对其嫡系裔孙,都加以封号,在汉曰褒圣侯,在魏曰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及隋初并封邹国公,唐初曰褒圣侯,唐玄宗尊諡孔子为文宣王,改封为文宣公,宋仁宗以祖諡不可以封后人,改封为衍圣公,自此历代相沿不变。南宋初年,衍圣公避兵乱南渡,卜居于浙江之信安(淸改县治为西安,属衢州府,民元取消府治,改名衢县),于是孔子嫡系遂定居于浙。明初设官奉祀孔子,于曲阜裔孙中选立衍圣公,而改封南选之裔孙为博士,孔子后裔遂分为南北

  • 文章岳飞后裔在修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6期  作者:熊耐久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岳飞 修水岳姓 岳飞后裔

    岳飛(一一〇三—一一四二),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南宋抗金名將。少時應募從軍,宋建炎以後,屢立戰功。紹興元年(一一三一),時任通泰鎮撫使,奉詔協助江淮路招討使張浚,討伐江南軍遊寇,鎮壓農民起義,率軍至洪州(今南昌)與張浚會合,岳飛自請擔任先鋒,領兵由贛江上游的生米渡過江,打敗了馬進的先鋒部隊,乘勝追擊,直逼筠州(今高安縣)。六月另股遊寇,在其首領張用的率領下,從咸城渡江東下,移駐瑞昌、分寧(今修水),岳飛奉命前往追剿,軍至分寧,致書勸降,張用...

  • 文章敬述秋烈士的后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5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82-05-06
    关键字: 秋瑾 先烈后裔 秋灿芝

    先烈秋瑾,是我们浙江人家喩户晓的一位女烈士,但她的后裔,我们似乎不太淸楚,也很少人去注意了。笔者在幼年,就听父兄诉说,秋烈士有一儿一女。男的名字,不听见提起,女儿名桂芬,字灿芝。来台后,曾在友家,看到一本薄薄的小书,名曰「先烈秋瑾遗事」或「先烈秋瑾传」。因此书是友人某君的,某君久覇海外,音信不通,这本小书,仅能珍藏在我的脑海中,但作此书者名:「秋灿芝」这是决不会错的,因我当时曾留有深刻的印象:「噢!王灿芝改从母姓了」。书中大意是叙述她幼年时期所知的种种

  • 文章大唐诗人沈佺期后裔寻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4期  作者:楊彥明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沈佺期 后裔 诗风 考功受贿 宗亲

    员外郎,后任「朔方太守」(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其后裔应留居在今陕西、宁夏一带。至于有关资料上所说的另外二子沈之象、沈惟清情况不详。因冤案同时受到牵连的家人还有他的兄弟们,据明嘉靖及光绪《内黄县志》记载,沈佺期有「佺交」、「佺宁」(有资料记载为「佺宇」)两个弟弟均为举人,「皆有文学而不逮佺期」,尤其沈佺交在长寿元年(六九二年)竟敢以诗嘲讽武则天滥封官职,此事都载入了《资治通鉴》,成为古今之美谈。《内黄县志》说「二人终身不仕」。可是根据近年在偃师出土的《唐京兆府泾阳县

  • 文章我与李觏及其后裔的情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宋秀珍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李觏 人物研究 后裔 李氏宗谱 李隆昌

    溪,原系北宋著名理学家李觏自建的读书讲学之所」引起我极大兴趣。所有的有关资料,都说李觏是北宋建昌南城人。李觏与黎川是什么关系,难道李觏是黎川人?因为黎川是南宋绍兴八年从南城分出另立的县,那时不叫黎川县,是为新城县。说李觏是南城人,李觏本人说自己是南城人,这都是没错的。搞清李觏与黎川的关系,这是我非常想做的事。经过查阅资料、咨询有关硏究人员,了解到李觏的后裔在黎川,回黎川探望父母和亲人,本是我假期必做的功课,可二〇〇一年的寒假,回黎川的心情比哪一次都迫切

  • 文章泗水杜氏源流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1、2期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帝尧后裔 泗水杜氏 地方望族 林泉杜氏

    杜氏为帝尧后裔,周代称唐杜氏,杜伯为宣王大夫,子孙居杜城者为杜氏。其后代分为四支,即京兆、襄阳、洹水、濮阳是也。緜延繁衍,蔚为望族,有唐一代,杜氏为宰相者有十二人之多,其中杜如晦相太宗,裁定宪典,尤负盛名。我泗水之杜氏,据传于明朝由陕晋迁来,始祖友忠公定居于治东之林泉村,其地在泗河之滨,为两山间之盆地,绿树环合,山明水秀。五世祖学诗公曾任九州通判,其长子杜时,为嘉靖举人。次子杜辂,嘉靖进士,授中书舍人,累官至刑部郞中,擢河南按察副使,兵备汝南,淸狱山西

  • 文章岳武穆澤被宜興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1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9-05-10
    关键字: 岳飞 泽被宜兴 解围宜兴 建立生祠 岳武穆后裔

    正殿三楹,中供候栗主,题为「宋少师封朝请大夫敷文阁侍制兵部侍郞广东经略安抚使加赠大中大夫缵忠候讳霖之神位。」门边尙有祠田碑记一方,颇足考见唐门岳氏分布状况。五、现在宜兴岳武穆后裔之分布槪况 ①明时方逢时作「重修武穆王碑记」有云:「绍兴末,次子霖来宜,邑之父老,思王之德,而痛王之寃,乃相与置田宅以居之,家之于邑之唐门星,又相与建庙像。以岁时祀王,故王子寥承祧主祀,世性不绝。」(见李汉魂编岳武穆年谱附录)。②淸时咸丰八年唐门岳氏祠田碑记:「武穆王之子霖公徒迹宜兴

  • 文章許氏祖系及遷散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頓嵩元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许氏溯源 《说文解字叙》 许国故城址 许氏后裔 迁散他乡

    一、许氏溯源许愼《说文解字叙》曰:曾曾小子,祖自炎神。缙云相黄,共承高辛,大岳佐夏,吕叔作藩,俾侯于许,世祚遗灵,自彼徂召,宅此汝滨。意思是我这个许家的曾孙小子,祖先是炎帝神农。后裔缙云辅助黄帝,共工与高辛互为诸侯,大岳佐辅夏禹,吕叔作武王的藩屛,被封为许侯,世禄沿袭相承。许国被楚所灭,许国之民为纪念祖先,便以国为氏,迁散他鄕。我祖自许迁往召陵,居住汝水之滨。「曾曾」就是曾孙。对祖先不管如何远,都曰曾孙。曾曾是加重语气,说明许愼对祖先来说是较远的子孙。许

  • 文章(追思特輯)我所知道的孔德成老師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曾永義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考试院院长 治学严谨 忆师生杯酒小聚 分财与共 孔子后裔

    民國五十三年我即受教於孔德成老師,迄今四十五年,老師字達生。大家都知道老師生下來才滿百日即嗣為衍聖公,後來政府改任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當選國民大會表,被聘為資政,更做了八九年考試院長。但老師一生的志業實在於治學和教學。老師教書長達五十三年,沒有間斷過,直到今年四月以前都還在上課。老師講書時聲音的洪亮,可以由台大中文系第五研究室傳到椰林大道,和傅鐘二十二響相為共鳴。老師上起課來興致很高,總是忘了下課時間,研究室的燈火也與椰林梢頭的星月相為輝映。老師早年受...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