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料共返回2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史料的客观评价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20期  作者:白寶瑾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史料评价 王崇武 史料汇编》

    重印「纪录汇编」读后感十二月五日,在中央副刊上看到陶希圣先生的「重印纪录汇篇」。陶先生用有趣而扼要的手法,指出本书之可贵,诚不愧为当代史学权威。在这里我想引证明史专家王崇武的著作,进一步证明本书的眞实价値。王崇武先生系河北省雄县人,民国二十一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入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继至英伦留学。从他考入北大那年起,一直集中精力,专攻明史,他追随孟森老先生左右,把当时三处明史的原始资料,搜罗殆尽:①故宫明朝史料;②北大图书馆明朝缮本史蹟

  • 文章郑行泰捐赠珍贵史料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20期  出版时间:1999-08-31
    关键字: 郑行泰 台北 史料

    先生各种历史相片一百六十五张,当面点交借予国史馆复制光碟及电脑列印片(另行报导)。郑行泰即将珍藏前最高法院检察长郑烈先生著作等捐赠国史馆,五月廿八日国史馆来函致谢,并颁感谢状乙帧给郑行泰先生(见图)。捐赠史料—1、郑烈先生著,「精忠柏史剧」全四册,2、「历代人物评咏」、「林大将军传」合刊乙册(林文烈士传),3、郑烈先生履历乙份,4、林森先生手书「抗战必胜」乙份,5、美洲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始末记序林森手书乙份,6、「台湾各地福州同乡纪念林森先生及事迹」原稿影本

  • 文章粤事叢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祝秀俠 出版时间:1983-12-30
    关键字: 广东光复 革命 李准 史料

    ㈠廣東光復與李準反正四川周開慶先生近惠贈大作「蜀事續談」一册,內有述及廣東反正與淸廷水師提督李準一則。蓋李準直繩爲蜀人。當辛亥廣東反正時。兩廣總督爲張鳴歧,準以滿淸水師提督掌轄兵艦砲台實權。後輸誠革命,與胡漢民密約響應,張鳴歧逃港,粤局即一夕之間宣佈反正,各砲台兵艦升懸民國軍旗。胡澤民至謂其對廣東獨立爲功稱最。先是三月廿九之役向新軍運動失敗,革命黨人憤恨李準已極,擬必先去,黨員溫生財歸,三月適演飛機,淸吏往觀,溫伺之於大東門官輿至,以爲準,遠槍擊之,始知...

  • 文章紀念偉大壯烈的忻口戰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忻口战役 战役概述 相关史料

    坚守阵地二十三日,日军三易指挥官,我歼敌二万余人。其战役规模之大,作战时间之长,双方伤亡之众,战斗之激烈,为开战以来所少有,因而闻名于世。为纪念此一战役,拟在当地筹建“忻口战役纪念馆”“忻口抗日将士纪念碑”发起者吁请第二战区故旧同仁、爱国志士,积极响应,热心赞助,提供史料,慷慨乐捐,共襄盛举。使数万中华英勇子弟,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民族捐驱成仁的忠烈事蹟,能留给后人永远悼念。如承惠寄有关史料,请寄:台北市和平东路一段二五六号12楼山西文献社。如承乐捐,请

  • 文章「剪桐封弟」再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剪桐封弟 史料考证 《史记》 剪唐封弟

    "剪桐戏封"之说,又何以为信?再考之史籍,《竹书纪年》载云:"成王八年,冬十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今陕西安一带)。十年,王命唐叔(虞)为侯。"据考:《竹书记年》是具有珍贵史料价値的古代晋魏史书,是纪述晋国和三晋时期魏国史事的历史专著,历代学者许多人都引用《竹书记年》来辩正其他史书上记载有讹误的史事。古今学者认为是有珍贵史料价値的重要史书。从《竹书记年》记载证实,叔虞封唐侯是在灭唐以后的事,是先灭唐,后封侯。成王是在"灭唐,迁其民于杜"之后的第二年始封叔虞

  • 文章曾左失和內幕談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左景清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曾国藩 左宗棠 关系失和 史料研究

    左景清先生,湘陰左文襄公之曾孫,現任臺灣肥料公司顧問,常以「杜若」筆名,為各大報刊撰寫隨筆及文藝小説,有聲於時。本文將曾左失和内幕,娓娓道來,精闢動人,足解世人之疑惑。

  • 文章曾國藩與慈禧太后幾段對話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向隅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曾国藩 慈禧太后 晚清史料

    淸廷咸、同中兴名臣曾国藩,其道德、文章和功业,言之者多,知之者众,本来不须笔者再述。惟近读「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内中一节记述他在平定洪秀全之乱后,前往北京入朝陛见情形,及其与当时执政者慈禧太后的一番问答,全为白话文,至感眞切有味,亦为极有价値之史料。特加录载,以广本刋读者。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仍在南京任两江总督凡四年之久,在此四年中,曾氏只有剿捻匪时曾至山东一个短期间,其余皆在南京坐鎭。到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九月,淸廷调他为直隶总督,年尾到北京陛

  • 文章俞乡长赠阅史料感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11期  作者:孔佑國 出版时间:1981-11-06
    关键字: 俞滨东 赠阅史料 受赠感言

    果能从而擧国效行,则敦厚善良民风,礼义太和气象,尧天舜日世界,不难再见于今日矣!上述先生手撰文史,除表图部份,较具专门性地方性故而从略外,兹先将其余极富参证史料与警前惕后价値之精华部份之「编撰序言」曁「附图说明」,分别缕列如下,藉作各界参阅:甲、编撰序言一、俞氏始祖,上古有良医俞柎,为黄帝臣(见史记),封河间国(即今河北河间县)。五胡乱华后,金人入侵,宋室南渡,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北方居民,随南宋大量南徙,部份族人迁金华落籍,是为江南俞氏宗族之由来。二

  • 文章魯王甬東開朝及惜別舟山以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8期  作者:毛德傳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宁波 舟山 鲁王 朱以海 史料

    許多寧波人都知道,舟山作過都城駐過皇帝,那就是十七世紀中葉的明魯王朱以海抗清。不過,他是代理皇帝,稱監國。㈠八旗兵渡長江,南明福王(弘光)政權覆亡。朱明宗室魯王朱以海爲明遺臣故忠張國維、錢肅樂等擁立於紹興,轉戰台州、福建,最後屯踞舟山開朝立國。「田橫嘗避漢,徐福亦逃秦」,攜家族親黨追隨魯王入海的文官武將眞不少。其情勢正如張蒼水公在《滃州行》中所賦:「甬東百戶古滃州,居然天塹高碣石……五六年間風雲變,帝子南巡開宮殿」雖然條件艱苦,但爲反清復明,倒是四海一家...

  • 文章(傳記史話)韓信發明象棋始末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6期  作者:陳昂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韩信 象棋 兵法 狱卒 史料

    初漢時期,其建功立業者,當推三傑,即蕭何、韓信、張良是也。當時漢高祖自傲曰:「論兵法吾不及韓信,論謀略吾不及子房……此等人皆為我所用,亦吾漢之萬幸耳。」有人評論蕭何,用之則月下追韓信,不用則與呂后共謀,誘捕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成為千古之罪人。論呂后一婦人之力而無劉邦支持,何能殺功臣,而無劉邦聖旨何至於此,劉邦不出面,而以呂后之懿旨,韓信被捕入獄,此不近情理自明耳。項羽既敗,天下初定,飛鳥盡良弓藏,因此時不需良將,故而韓信慘遭殺身之禍。自韓信誘捕之日...

共258条记录 1/2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