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反思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勝利接收鑄大錯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战争反思 失利原因

    我國抗戰八年,人民死傷數千萬,全國精華地區淪陷殆盡,然終將敵人驅出國土,失地全收,實開中華五千年歷史上未有的奇局。孰意勝利不及四年,我國民政府竟被共產黨逐出大陸,數百萬軍隊一敗塗地,實在也是恆古以來鮮有的怪事。然今日推原究本,固知中共之所以能席捲大陸,並非一朝一夕之所致。其中因素,一言難盡。不過就是重要的近因來說,抗戰勝利後,政府對收復地區,有關軍事、政治、經濟接收中所鑄成的大錯,實是促成中共勝利的主因。今且就軍事來說:猶憶三十三年春天,蔣先生因事到漢中...

  • 文章我的座右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5-01-30
    关键字: 座右铭 人生哲学 成长反思

    以科學的方法做事以藝術的態度生活多年來,不論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能勇敢有信心地去面對困難,還能讓自己做得很快樂,我的法寶就是「以科學的方法做事,以藝術的態度來生活。」 (蔡榮勇)無知爲萬病之源無知而有權爲萬惡之源人之一生就是一連串的發生問題,解決問題。無論是學業方面、婚姻方面、事業方面、健康方面。你沒有豐富的有關知識■經驗,就不能做最適當的解決,而且將發生嚴重的後遺症。等到再去做補救的工作,則是費時、費力,而且已經飽嘗失敗的痛苦。所以,最好隨時求知求經驗...

  • 文章讀陸軍中將羅公文浩事略有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3期  作者:劉震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豫西鄂北 抗战经历 回忆反思

    於去(八十五)年七月十日,第一二〇期「北湖文獻」刊載,經陳世淸鄕長撰述:「陸軍中將羅公文浩事略」一文,始悉羅公戰時任職部隊,卽我當年投效單位,恭讀後,興起無限懷念,唯憾往事已矣,而今人事全非,言之慨歎!謹就記憶所及,簡要陳述,以示悼念!一、部隊槪述三十軍池峯城軍長,爲抗日名將,屬第二集團軍孫連仲部。下轄廿七師,師長黃樵松、卅師師長張華堂、卅一師師長乜子彬。這三個師當時所佩臂章:依序爲:「鐵血」、「英武」、「果敢等代字。因該部隊於抗戰史上,寫下:「臺兒莊大...

  • 文章處世箴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2期  作者:王果正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盛世箴言 人生反思 处世格言

    今歲五月間因內子足部扭傷,不良於行,特陪同至中壢巿葉外科診療,忽見其壁上懸有處世箴言十七句,言簡意賅,對人生體驗,極爲深刻,筆者除書以自勉外,覺得頗有宣揚之價値。謹將原句轉錄敬請讀者本莊敬自強之精神,遇變不驚之態度,能安詳和樂度過一生,則爲筆者之微意耳!其句如左:天下有二難:登天難,求人更難。天下有二苦:黃連苦,貧窮更苦。人間有二險:高山險,人心更險。人間有二薄:春氷薄,人情更薄。知其難,守其苦,測其險,忍其薄,可以處世矣!

  • 文章國軍第三兵團桂南作戰紀要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国共内战 作战纪要 战后反思

    一、前言民國三十八(一九四九)年夏秋之間,西南殘局,雖然由李代總統負責收拾,但國軍已呈四分五裂之象。國軍一部(中央系屬)已轉移臺灣,另有指揮體系;其散駐西南各省的國軍部隊及地方團隊,也失有力的指揮體系,各自爲戰,散亂分歧。李白手上能控制的,只有勉強充數的四、五個殘缺兵團而已。如果能集中力量,統一意志,當機立斷,與共軍周旋,或有相當作爲。國軍王牌部隊第三兵團民國三十八年底在桂南作戰是本文作者早就寫好的存稿(一直儲存著)。除供自己隨時參閱之外,亦曾寄給英彥將...

  • 文章軍次新墟 倉皇潰散——第四十八軍軍部及一七五師師部暨直屬部隊新墟受襲身歷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国共内战 桂南作战 战后反思

    編案:國軍三十八年底在兩廣地區與中共部隊周旋,最後竟於十二月一日第三兵團司令官張淦在玉林被俘、所屬四八軍曁一七五師直屬隊在新壚附近遇襲後,一夕間潰散。這段大軍覆沒的故事,是廣西鄉親的至痛。時任一七五師參謀長的鄉賢梁學乾,親身參與此役,並將我主力部隊失利經過紀述成文,於隱忍半世紀後交廣西文獻發表。梁文翔實真切,内心所受沉重煎熬,在字裏行間表露無遺,堪稱是多年來可讀性最高的篇章之一。本刊以往為不使青史成灰,曾在第八十九期刊出周覺民鄉長所紀錄、由前華中長官公署...

  • 文章十月慶典的省思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9期  作者:盛朗奎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十月庆典 施政报告 历史反思

    十月中有一連串的慶祝紀念節日,大家都沉浸在歡欣鼓舞的慶賀聲中,是一年中最高興,最熱閙的時刻,在這些慶賀的光輝節日中,最重要的有兩個,一是十月十日的國慶日,一是十月二十五日的臺灣光復節,前者是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經過了十次奮戰起義,不知犧牲了多少生命,終於在七十九年前的十月十日武昌起義,一擧推翻了數千年的專制政體,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這個光輝的雙十節國慶日得來不易,是全民奮鬥得來的果實,凡是我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應全力維護保持垂至萬世。後者是經過全國軍...

  • 文章大地震後的省思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8期  作者:陶佩潛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台湾地震 赈灾工作 震后反思

    去(88)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集集地區大地震;頃刻間地動山搖,台灣中、北部均感受到極大的震撼。以南投台中爲主的災區,一片哀嚎,在黑暗中驚恐萬狀。由於電塔震垮,台灣中、北部大停電,以及部分電訊中斷,使人人都恐懼到死亡的威脅。果然,這百年未遇的奇禍,讓兩千三百多人喪失了寶貴的生命,近萬人輕重傷或已成殘障,數萬間房屋倒塌,全毀或半毀,數十萬人成爲無家可歸及失去親人的慘痛災民。時隔數月,救災重建工作,已次第快速進行,且頗具成效,但我們仍應作一番回顧與...

  • 文章辛亥革命先烈溫生才文化現象思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丘立才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先烈 温生才 文化现象 反思

    辛亥革命先烈溫生才,一八七〇年出生在廣東梅縣丙村井塘,字練生。一九一一年溫生才從南洋返回廣州參加起義。當時廣東水師提督李准狡猾兇狠,革命黨人活動多受其破壞,革命黨人屢謀將李准處死,以示懲儆。一九一一年四月八日廣州燕塘有比利時人雲甸邦作飛機試飛表演,清廷官吏前往參觀,溫生才認為是個好機會,挾左輪在大東門外廣東咨議局(今烈士陵園革命歷史博物館)前茶樓飲茶,等候官轎至咨議局前麒麟閣門,溫生才誤認為是李准,突從人叢中躍出,闖向轎前手持快槍向孚琦射擊,一槍命中孚琦...

  • 文章大德不泯 大義不滅——寫在「白崇禧上將與二二八事件善後」座談會之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粟明德  出版时间:1996-10-10
    关键字: 白崇禧 二二八事件反思 民族融和

    「族羣融和的典範—白崇禧上將與二二八事件善後」座談會,經過百日籌備,已於六月廿三日舉行完畢。應邀參加者包括專程由美國來的唐德剛教授,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的著名學者陳三井教授、陳存恭教授、朱宏源教授、劉鳳翰教授、黃嘉謨教授,臺東師院的黃良民教授等學術界人士;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任委員劉達人大使,正中書局董事長石永貴教授,名會計師郞萬法教授,僑務委員會政務副委員長洪冬桂博士等社會知名人士;從臺灣各地趕來的廣西同鄕代表宋獻瓊、張良光、梁卓民、巫炳章、阮京、潘...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