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由来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父親節的由來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8期  出版时间:1999-08-20
    关键字: 父亲节 吴稚晖 历史由来

    八月八日父親節又稱爸爸節,因八與爸同音,八八兩字連綴形同父字,故名。民國卅四年是日上海名流顏惠慶、袁希濂、史致富、費穆等多人發起,定八月八日爲父親節,各界響應熱烈慶祝。以後在吳稚暉的領銜下由潘公展、李石曾、杜月笙、王曉籟等上海名人約十人,聯名呈上海市社會局轉呈中央核准,明令規定每年八月八日爲父親節,通令全國遵行。凡父健在者,襟佩紅梅花向父親致敬,父故者襟配白梅花默念致哀。

  • 文章懷念家鄉——奉化西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69期  作者:鄥艮生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奉化 西坞 历史由来 庙宇 概述

    家鄕西塢是奉化縣的一個大鄕鎭,屬金溪區(奉化分剡源、禽孝、連山、松林、長壽、進化、金溪、忠義八區。)鄥姓聚族而居。人口三五千戶。金溪源起金峨山,向西流至西塢,滙合由筆架山及尚橋頭流來雙溪,河面增濶,可通小輪船至寧波,自淸末通航,成爲奉化至寧波交通要道。又加上廿四年一屆大拜拜,熱閙非常。因此西塢這地方遠近都知。西塢鄥氏建族於元朝末迄今有六百餘年,四面環河;南北長,東西狹像隻船。建設還算不錯,環河四周架上許多石橋,由南面向東數起有南進橋、聚星橋、鎭寳橋、永豐...

  • 文章山西省府梅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蘭安樂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梅山 阎锡山 历史由来 进山会议

    梅山,位於太原市府東街西口山西省政府西北隅。明、清時爲巡撫衙門放煤的地方,因煤多似小山,故稱「煤山」。一九一一年十月二十九日,辛亥革命太原首義成功,被推爲大都督的閻錫山改撫院爲督軍府,又於民國八年(一九一九年)在煤山處積土疊石,建造園林,遂成山景園,並取《詩經·子罕篇》「譬如爲山」、「進吾往也」中的「進」「山」二字,合之稱爲「進山」,有「前進登高」之意。山上建造一鐘樓,稱「進山樓」,俗稱鐘樓。太原市民習慣用「煤山」的諧音,稱之爲「梅山」(其實無梅),沿續...

  • 文章遊俄隨筆(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2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1997-09-10
    关键字: 俄罗斯 旅游 莫斯科 历史由来 莫斯科大公园

    俄都市慶能在俄羅斯這塊土地上走他一回,是我一生之中一件大事。在蘇聯解體前,這裡被世人稱為帝俄統治下的鐵幕,尋常人難越雷池一步;即使進去無事,回來後沾染上的霉氣也一輩子休想洗刷乾淨。但我現在平安的實現了。八十六年六月廿四日傍晚,我們在欣喜地進行第三十三次出國旅遊計畫,自桃園中正機場搭英航班機啓程,熬過十五小時飛行,終於笠晨到達倫敦,進轉機室候機四小時,再續飛五小時,於傍晚飛抵莫斯科休雷姆提耶夫機場,旅途的勞頓是難於言喩的。機場代表國家的門面,是我們遊俄行程...

  • 文章談寧波凌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7期  作者:•凌莉珍•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宁波 凌姓 百家姓 历史由来

    我們姓凌的初到臺灣,頗有一段困惑的時期?因為凌究竟是稀姓,而林又為本省巨姓大族;所以平時送洗衣服,或洗印相片,當向櫃臺小姐說姓凌時,她會毫不猶豫的寫上「林先生」,待要說明,又很費工夫;說是「兩點凌」,是「蹺角凌」,是「壯志凌雲的凌」,頗耗唇舌!後來亦就難得辯了,「林」就「林」吧?自從「梁兄哥」風靡臺灣,這個難題居然解決了;當與一位「陌生不熟」的朋友通電話,吿訴他「敝姓凌,梁兄哥凌波的凌」,對方一定恍然大悟似的:「噢!凌先生,久仰久仰!」好像是多年老朋友似...

  • 文章辛亥開國典章補述國號·國旗·國歌·國都·國父之尊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民国国家象征 历史由来 孙中山

    壹、國號國父早於清光緒廿年(一九八四年六月),於「上李鴻章書」中曾云:「自古教養之,莫備於中華……」,可能是國父提出「中華」一詞之始。同年十一月在檀香山成立之興中會,於其章程中首云:「本會以振興中華,維持國體爲宗。」而成立香港興中會時皆遵檀香山興中會前例宣誓入會。在誓辭中將「恢復中國」改爲「恢復中華」,僅更易一字。此後國父在其題字中常用「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一詞。俟正式以「中華民國」一詞爲國號之構想時,是國父於清光緒三十一年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號召留學...

  • 文章飲譽中外的鳥道雄關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文獻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乡野趣闻 历史由来 故乡风貌 自然景观 鸟道雄关

    鳥道雄關,位於雲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原名蒙化縣)首府文華鎭東北面高山的隆慶關丫口,它距城鎭中心約二十公里,海拔二七〇〇米,是雲南通往緬甸的絲綢古道,也是滇西通往楚雄、鎭南(今南華)、祥雲、彌渡經過巍山去昌寧、順寧(今鳳慶)、雲縣、景東、緬寧(今臨滄)雙江、耿馬、芒市(今潞西)、鎭康、龍陵、騰沖(原騰越)等邊境地帶的重要驛道必經的隘口。一九五〇年以前,這條驛道的過往馬幫,成群結隊,絡繹不絕。這個隘口以及東西兩面的驛道石階上至今仍留下足跡斑斑的馬蹄窩,有...

  • 文章宛西地方自治與陳舜德(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宛西地方自治 陈舜德 历史由来 三民主义

    数年如一日,土匪无隙可乘,老虎山寨,屹立无恙」,到了民国十年,迥车区全区绅民,一致拥护别氏出任保卫团团总,遂得进一步编练团队,采「枪不离人,人不离枪,寓兵于工,寓兵于农」的政策,逐渐将乌合之民众,练为劲旅,迭次剿匪,均建奇功,于是内鄕其他的保卫团总,便会商推请别氏统一指挥全县的团队,联合剿匪,不久便将全县股匪散匪,全部肃淸,遂进而有余力协助邻县剿匪。2如淅川陈舜德氏于民国八年回县任敎,至民国九年,内鄕股匪千余,窜至淅川二区,进攻上集寨,「焚烧房屋七百余间,架走

  • 文章應邀参觀雲南火把節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李達人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云南火把节 历史由来 家乡风貌 返乡互动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雲南的火把節。由來是這樣:在大理國的前身南詔未統一前,以大理爲中心的廣大區域,共分六詔:即蒙雋、浪穹詔、越析詔、鄧睒詔、施浪詔、蒙舍詔。就中以南詔前身蒙舍詔最強。其欲併各詔於一統,乃在大理東面鳳儀建「松明樓」;樓成,約各詔首領會盟,各首領在其威迫下前往。蒙雋詔王妃慈善公主(又稱鐵釧公主、阿蓋公主),聰慧美麗,預知蒙舍詔首領深謀陰險,會盟非善意;又迫於情勢,乃將腕上鐵釧取下,套於夫手而去。六月二十四日晚宴,「松明樓」火起,赴盟者全葬火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