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沿革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被遺忘的山城昔日卞和的故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34期  作者:周光斗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湖北保康 历史沿革 文化名人

    保康,是湖北省西北邊陲最偏遠的一個縣,崇山峻嶺,非常落後的山區,與鄂北的谷城,房縣、興山、宜昌、遠安、南漳等縣接界,且與神祕的保護區神農架相毗鄰,總面積三、二二五平方公里,是荆山山脈的一部分,海拔平均一、五〇〇—二、〇〇〇公尺。這個山地縣,歷史悠久,春秋時屬麋國的「防堵」;戰國時隸楚國;三國時魏國在此設沶(祁)鄕縣;東晉到唐代,縣治名稱互異,先後在此設沮陽郡,大洪,重陽,永清,受陽,土門、歸義縣;宋置房陵縣,到明朝弘治十一年才設保康縣以迄於今,雖有三千餘...

  • 文章古城西寧換新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5期  作者:陳若曦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西宁 历史沿革 西宁见闻 西宁宾馆 民族融合

    去年在蘭州大學講學,學校招待到外地參觀,我選擇了西寧和靑海湖。今夏再來西寧,可是舊地重遊,倍覺親切。蘭靑道上,除了緬懷古人,地理風物也能激起心潮汹湧。見到一座座黃泥夯成的平頂房子,以及身披氆氌的藏胞,人便有身臨中國西部的感覺。沙漠草原,地廣人稀,遼闊得寂寥,乾旱到不毛,地下資源豐富,地上生活窮困,民族安貧樂天……這些錯綜複雜的感觸就是西部給我的啓示。佔中國一半疆土的西部,缺乏雨水和樹木。人民就地取材,用泥土造屋,有冬溫夏涼的效果。平面屋頂可以晾曬谷物,從...

  • 文章創建平陽縣立醫院的洪天遂院長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方浦仁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洪天遂 平阳县立医院 医疗 历史沿革

    平陽縣人民醫院前身平陽縣立醫院創建于一九三九年,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醫院始設城南塔下宮,文明書院舊址設住院部。住院部有普通病房一間,病床十二張,甲等、特等病房各一間,專作官僚、豪紳之用。醫院有醫務人員十二名,勤雜人員四名。同年,在江南宜山設分院,在北港水頭設分診所。次年改名平陽縣衛生院。一九四三年,在城北設門診部。一九四五年,遷南門天主堂。抗日勝利後遷西門居士林,再遷東門蔡宅洋房(即今疾病控制中心)。當時有醫務人員十七人,其中外內科主任醫師各一人,醫師、...

  • 文章正陽雜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9期  作者:王撫洲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正阳 地理形势 历史沿革 古迹名人 名产

    (一)正陽是我的故鄕。提到故鄕,人人都會有懷念的心情。故鄕一詞會勾起鄕思,會喚起回憶,是一個「常挾感情」的名詞。歐洲曾有一句流行的話,(恕我記不起來源了)「不管是或非,總是我的國家」,冷靜的分析起來,這句話未免近於感情用事。不過這一句話確也表示了一個人對於國家的情感,表現了愛國的淸操。正與「無不是的父母」同一道理。故鄕不像國家有所謂是或非的問題。所以愛鄕情操也不能與愛國情操一樣嚴肅,但無疑的,也是足以激動感情的讀了中原文獻七期,張金鑑先生的「安陽人文與地...

  • 文章堯廟游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牛元方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尧庙游记 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

    『古帝堯廟』位于臨汾城南十里。我於一九六八年往遊焉。走進山門,四周缺墻斷壁,一片殘存舊基,空地寥廓,瓦礫成堆,荆棘叢生,蒿草荒無。只見正北留存五鳳樓一座雄偉大殿,上下三層,高約五丈,一匝二十八根楹柱,估計占有六十平方丈的面積。八卦井亭在五鳳樓北,六柱六角,結構精緻。亭北爲『廣運殿』,比五鳳樓高大,殿分三層。東西寬十二根楹柱,柱與柱之間約丈二許,前後深七根柱子。這三十八根楹柱,連同四周走廊,其殿基約在一三〇平方丈。殿正面爲看樓,高明幽雅,散步觀望,寬懷灑落...

  • 文章古里諸曁之今昔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3期  作者:蔡世杰 出版时间:2004-03-10
    关键字: 诸暨 简况 历史沿革 家乡新貌

    諸曁,位於浙東會稽山麓,週圍與紹興、東陽、嵊州、義烏、富陽及蕭山等縣市爲鄰。全市面積佔二、三一八平方公里,人口超達一百零六萬。諸曁之冠稱、隸屬歷經變遷,直至一九八七年九月,方始正名爲諸曁市。我出生在諸曁小東鄕陳蔡鎭。年甫六歲時,家父不幸病癱,乃隨母、兄移居城廂,另謀生計。兒時之諸曁顯得貧困而落後,城內只有石塊小路、低舊房舍。居民因無電燈、自來水,皆以油燈、臘燭照明,以井水、湖水分別飮用和洗滌。全市之工農業生產,還多處於原始狀態。日用品之供應,也多有賴於小...

  • 文章夢中縈廻富春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6期  作者:程怡福 出版时间:1984-06-10
    关键字: 富春江 浙江风光 历史沿革

    錢塘江的上游是富春江,由桐廬至建德間為桐江,建德至蘭谿間為蘭江,是浙東水路交通的主動脈。由于富春江的北面有汹湧澎湃的怒潮;南面又有奔騰凶險的七里瀧,而其間的流水悠悠,深谷幽幽,山靑水秀,風景綺麗,就與西湖齊名,因之,桐江與蘭江之名就沒沒了。其實,浙東各處的山水都非常淸秀,而富春江更有其獨特突出處,就為人所偏愛了。這一條大江的支流很多,最著的有—由建德向西的「徽港」,其上游的新安江通到安徽,其沿途的風景都非常美麗;由蘭谿向西南為「衢港」其上游的常山港通到江...

  • 文章我在嘉興靠十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余烈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嘉兴 回忆往事 思乡 习俗 历史沿革

    請容我先作個聲明:就是此文之寫,原是想到什麽就寫什麽,寫到那裡就算那裡。總之,旣不分門,亦不別類,一寫下,就算數。而又拉拉雜雜,說我胡亂寫這麽一陣,也未始不可,旣非大塊文章所可比擬,亦够不上說什麽雋永小品;只有雖有滑稽唐突,却又不失爲正經。雖不足存爲歷史觀,但能引起在臺鄕友茶餘酒後,資爲談助動機,擧一反三,作懷鄕之念,興故國之思,亦或不失爲有心人與有同感?好好歹歹,不遑計及,吾愛吾鄕而已。賤年已向八十之途急進,時間經久,記憶錯誤,必然難免。手頭空空,瑣碎...

  • 文章西冷印社與西冷八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1期  作者:少翁 出版时间:1975-11-30
    关键字: 西冷印社 金石学 历史沿革 金石治印艺术

    近代治金石學藝術的學人,認爲有淸一代,對於金石之學的發達,呈現蓬勃之氣,名家輩出;這項金石學史上的事實,是近代史上的奇葩,有資料可供硏究的。淸代中葉,浙、皖等諸金石學派,使金石之學大盛!近人李漁叔先生治學旁及學術藝事,著有「魚千里齋隨筆」遺世,閱者認爲實雜史之流;他有談「述印」一章云:『秦漢製印,皆以金玉爲之,極盡精工。然金玉之質至堅,刻鏤之際,非尋常鋒鍔所能奏,故並世良工,但求利刄。載籍所紀,遠自春秋戰國,一劍之値,或累千金;靑霜紫電之奇,巨闕吳鈎之利...

  • 文章浙江地方銀行與朱葆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7期  作者:盛觀熙 出版时间:1998-02-10
    关键字: 浙江 地方银行 简介 历史沿革 朱葆三

    浙江地方銀行的前身是光緒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年)四月在杭州招商創辦的浙江官銀號,次年朝廷准改為浙江銀行,為官商合辦性質,官股白銀三十萬兩,招募商股白銀二四•二萬兩,其總行設杭州,在上海設立分行,朱索藻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朱葆三為駐行董事兼上海分行協理。朱葆三(一八四八—一九二六年),字佩珍,原籍黃岩人,清咸豐元年(一八五一)父調任定海右營游擊,隨父遷居定海城關,咸豐十一年赴滬當學徒,因其勤勉好學深得老闆器重,先後升任店員、會計、經理。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年),...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