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故事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通山二三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0期  作者:陳兆驊  出版时间:1974-01-10
    关键字: 历史故事 趣闻

    一、汪翰林處變不驚:淸光緖年間,我縣有一位翰林汪宗翰,別號栗菴,是筆者的外曾祖父。他天資聰頴過人,科場考試,由秀才舉人,一帆風順。靑年得志自難免受人嫉忌,相傳當他赴京應廷試時,有人檢舉他的三場試卷,是出之於槍手。按淸律科場舞弊,處罸極嚴,重的論刑腰斬。其時涉嫌的共三人,前兩人受鞫訊時,要他們背誦三場試卷全文,以憑審判,不知是惶恐失措,還是眞有舞弊,結果背不出來,於是被處極刑。第三人,卽輪到汪宗翰,他鎭靜如常,從容不迫,三場試卷全文,一一背誦如流,無一支吾...

  • 文章鴻山花紅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期  作者:中勳  出版时间:1970-10-20
    关键字: 鸿山 历史故事 名特产

    在吾邑東南鄕,西倉鎭與蕩口鎭之間,有一座土山,名叫鴻山,高不過五百尺,故無林壑泉石之勝;但此山有聖賢和偉人的遺跡,並且出產一種名菓—花紅。讓去皇位,來到南方開闢東南半壁文化的吳泰伯,他的皇墓,卽安葬在此山上,山脚邊有世稱「擧案齊眉,相敬如賓」的賢夫婦梁鴻孟光的祠廟,廟中有梁孟的塑像;所以該山先稱皇山,後又改叫鴻山。在鴻山的西南一帶,出產有名的雋品水菓—花紅,(學名林擒,俗稱海棠菓),因爲它比別地的產品大而雋美,所以特爲冠以「鴻山」二字,以示區別;鴻山花紅...

  • 文章敦煌文物散失記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7、28期  作者:黎朗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敦煌莫高窟 名胜古迹 历史故事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西元三六六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在歷史上,由於敦煌處在東西方交往的通道上,漢唐之際是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也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後來它就逐漸走向衰微和荒涼,它與中原聯繫越來越少,被隔絕於一隅。經過漫長的歲月,它又被人們重新發現,這已是廿世紀的事。敦煌的壁畫、塑像和其他文物,在本世紀曾遭到接二連三的浩刼,這段歷史,將會使人們永記,那些大批珍貴文物的被發現和散失過程,構成了敦煌壁畫以外的敦煌新故事。自鴉片戰爭以後,西方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隨軍事...

  • 文章美艷傾國飮恨以殁陳圓圓歷代名女人論述系列之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6期  作者:鄧海翔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陈圆圆 吴三桂 历史故事 红颜薄命

    文·鄧海翔清初名詩人吳梅村所作的《圓圓曲》,媲美白居易的《長恨歌》,其開頭便有警句說:「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以及結尾的:「妻子豈因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寫盡了吳三桂為了陳圓圓,而置國仇家恨於不顧,不忠不孝,莫此為甚,真乃神助之句,亦為春秋之筆,無非是詮釋了陳圓圓之美可以傾國而已。令人睹其面聞其聲者即欲仙欲死傳說,陳圓圓之美,美在淡雅而富韻緻,盈盈冉冉,蘭心蕙質,澹秀天然,真如孤鸞之在煙霧;而額秀頤豐,秋波...

  • 文章李白與太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李白与太原 诗词 历史故事

    唐朝大詩人李白,素有詩仙之稱,其籍貫撲朔迷離,說法紛云,舊說隴西成紀人,現有新說如:四川江油人、中亞吉爾吉斯碎葉城人,有台灣登山者高雄吳泰炎君,曾乘登山之便一訪碎葉城,只見荒野中土丘一個,即昔日碎葉城殘址,今名爲坦托克馬克郡。唐開元二十三(七三五)年,李白三十五歲,年初在洛陽獲太原府尹之子元演之邀,一遊山西太原,李白慨然應邀,是年五月一同由洛陽渡黃河,經澤州、潞州,歷十多天行程,始達太原。這時的太原是個什麼樣兒呢?太原是李唐的龍興之地,也是北方防禦外族入...

  • 文章永和雙山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馬壯行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晋剧 双锁山 民间传说 历史故事

    山西老鄕愛看晉劇《過山》、《雙鎖山》、《三看御妹》等戲,劇中主人——劉金定的嬌艷、忠貞、潑辣、勇敢,深深留在人們的記憶裡。但是,雙鎖山的奇、俏、瑰、險,舞台上很難如實反映出來,都想到現場一睹爲快。雙鎖山屬於呂梁山脈,位於永和縣城東南三十華里處,方圓一百多平方華里。兩座海拔一五三〇米的石山直揷雲上,兩山間令人目眩的深溝裡有彎彎曲曲的路,是連接黃河和汾河的要道。詩曰:「玉柱雙雙揷九天,俯視山河雲海間,石門溝窄穿淵底,仰望太空一線寬。」雙山間的裂縫是怎樣形成的...

  • 文章十里冰廠•十里鹽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镇海 冰场 盐场 历史故事 民间传闻

    鎭海至寧波,不足四十華里,水陸兩路,距離相等。水道由鎭海小浹江經大浹江,直達寧波,小火輪僅需時一小時,陸路步行也不過二三小時,往返極便。沿江兩岸,居民除旅外經商及出海捕魚外,大部份務農爲本,兼營冰廠鹽場爲副。北岸由鎭海至淸水浦一段,約十華里,鹽場多於冰廠,南岸由梅墟至寧波一段,約十五華里,冰廠多於鹽場,業以類聚也。冰和鹽均屬漁民出海作業時,必須配備的物品,尤其是鹽,更爲每個家庭開門七件事之一,銷路一廣,獲利自豐,故經營者頗衆。在沒有機製冰以前,冰鮮漁船及...

  • 文章大槐樹與老鴰窩的故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小溪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山村民谣 社会背景 历史故事

    明代以來的數百年間,有一首民謠在山西廣爲流傳:「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在哪裡,大槐樹下老鴰窩。」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致使國庫空虛,民怨沸騰,農民起義日益頻繁,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對農民起義血腥鎭壓,竭盡殘暴之能事,爭城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除兵亂之外,水、旱、蝗等災害及瘟疫亦爆發於各地。造成兩淮、山東、河北、河南之民「十亡八九」「春燕歸來無栖處,赤地千里少人煙」。明政府鼎革之始,由於人糧劇...

  • 文章王城勝境 城中之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劉作義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桂林王城 风景介绍 历史故事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王城亦勝境也。此城中之城始建於一三七二年即洪武五年,時爲靖江王府,是朱元璋的侄孫冊封爲靖江王的朱守謙的府第。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在未登基做皇帝前,於公元一三三一年即至順二年被放逐桂林,貶居大圓寺。後回大都享有九五之尊,下令於大圓寺旁大興土木,建萬壽殿以資紀念,極盡豪華尊榮之能事。並在獨秀峰壁刻丁方鐘繪孔子像。朱守謙不甘落後,仗著其父本爲江西王打天下有功,於今駐守桂林,除王府在原萬壽殿原址興建以外,更於一三九三年洪武二十六年,在王府外圍興師...

  • 文章看你有多大「能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俚语 能力与耐力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馬駿鄉長談起:我們豫西家鄉,有些諺語,經過五、六十年的切身體驗,確有顚撲不破的眞理。例如我們提到某人有本領,用家鄉話說是「有能耐」。「看你有多大能耐?」不但表示考驗一個人的才能,更是考驗一個人的「耐力」。古今中外,有才能而且具有耐力的人比較少。一般所謂才智之士,作事大半都是「程咬金的斧頭」—前三招厲害,持久作戰就露出破綻。甚至偶遇挫折即灰心喪志,失去奮鬥的勇氣。而古往今來,成大功、立大業的人,則全是能堅持理想、苦其心志、屢敗屢戰、百折不回的英雄豪傑。記得...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