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做法共返回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釀黄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酿黄瓜 材料 做法 菜肴

    値此夏季天热,黄瓜为淸凉菜肴、淸热去火、通结气、利肠胃,生吃可当水果,且养颜减肥,有相当营养价値,吃法,无论炖肉、川汤、炒肉、凉拌、做泡菜、酱菜等,均靑脆可口,尤以酿瓜,更是淸淡好吃,特此提供。「材料」造整齐新鲜大黄瓜一斤、前腿肉半斤、鲜虾仁二两、鸡蛋一个、酱油一汤匙、冬菜、葱、姜、盐、料酒、胡椒粉、太白粉、味精、香菇、麻油各少许。「做法」将黄瓜洗净去皮、切寸半段、猪肉洗净去皮、加入盐、冬菜、葱、姜、虾仁、斩碎、再放蛋、及太白粉、味精、料酒调匀、塞入黄瓜

  • 文章擔擔麵和抄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3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4-07-01
    关键字: 担担面 抄手 做法 调味品

    的调味品还不易购到。如我们四川温江的白酱油,保宁的醋,自制的辣椒粉、花椒粉、眞正的麻油、芝麻酱、榨菜、冬菜、豌谷尖等佐料,今天祇有令人囘味,惟以味精来补救了。担担面和抄手的做法,概述如下:一、面的调制:面条和抄手皮,面的调制法相同。通常一斤高筋粉加入五两水及少许食盐与碱(家庭自己食用不放碱,加一个蛋靑更好)调和后揉搓成面团,上面盖一块净的湿布,放置一小时后再揉搓至表面光滑,用赶面杖逐渐展压成薄的圆饼,洒上太白粉,使其不致粘合,再卷于赶面杖上推压,直至面赶成所需

  • 文章噴香的印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9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印糕 做法 简介 宁波 印糕板

    上月,陪自滬來甬的外孫女參觀天一閣,順便訪問了旁邊的修葺一新的秦氏支祠,在那裏展出的衆多地方文物中,放着一副印糕板,一共四塊,每塊四孔。從外形看,是紅木製的,質地堅硬。不過,由於年深月久,已相當敝舊,表面金漆剝落,邊沿磨損,模孔也不平整,估計其年紀總在百歲上下。但看到它,仍感到十分親切,並勾起不少回憶。印糕板,舊時寧波四鄕中產以上人家一般都有的。小時候,我家每年都要自製印糕。事前,母親就把藏在堂屋樓上紅漆大櫥抽屜裏的紅木印糕板取出來,泡在清水裏,洗刷乾淨...

  • 文章飯菜同烹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4期  作者:鄭蘭  出版时间:2005-11-30
    关键字: 饭菜 同烹 炒饭 菜饭 做法

    油炒饭,待饭香,再入蛋同炒。或者再加些配料,如青豌豆、胡萝卜丁等,但只能点缀,不能太多,以免喧宾夺主。有时我也仿港式做咸鱼炒饭,我会多用蒜末,风味不同。菜饭 从小在老家就常吃菜饭,这是菜与饭同烹最普通例子。农家的做法简单,通常用小白菜或青梗菜(或叫大头青),冬天如果用乌塌菜(上海人叫塌棵菜),更好吃。将菜炒过,和米同煮就好。我读过一篇祖籍扬州的作家写的文章,说他家的扬州菜饭是把淘过的米和洗净切好的菜都下锅炒过,再加水同煮。我用的方法 点不同,我是把淘过的米加适量

  • 文章家鄉味河南扶溝蛤蟆虼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秦公讓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小吃做法 面食

    家鄕河南扶沟,叫靑蛙的幼虫为蛤蟆虼蚪。每年入夏之后,我们家鄕有一种面食叫「蛤蟆虼蚪」,因为作成之后,与蛤蟆虼蚪很相似,所以这种面食取名为「蛤蟆虼蚪」。工具—漏斗一个备用,其漏斗下面钻若干小洞,但粗细以小指为准。家鄕是以老圆胡芦作的。做法—将面粉调成糊,特别注意,不可太稀,也不可太稠,要适中,因为太稀到锅中不成型,太稠漏不下去。等锅中的淸水大开之后,将面糊倒在漏斗中,漏斗在锅上摇动,而面糊从漏斗的洞中漏锅中,每一个小面球有一个小尾巴,如同蛤蟆虼蚪在锅中

  • 文章浙江名產之七松門的白鯗和蜻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松门特产 白鯗做法 蜻干制法

    松門屬浙江省溫嶺縣。明朝軍民分籍,全國設三百廿九個衞、六十五個獨立所;松門卽獨立所之一。當地所產白鮝及蜻乾極負盛名。所謂白鮝,是專指夏季三個伏天黃魚所醃晒的魚鮝,他時便非其名了。端午節後,遠海的白底,小釣等漁船,因魚汎已過,且進入颶風季節,都已停船收網,俗名停秋,等中秋以後再開始。有些勤勞及年老不適遠海航行的漁民,駕着小船在沿海山脚曳網黃魚,俗稱「討小對」,作業均在夜間進行。整夜的辛勞,能獲數十尾已算是非常幸運;有時甚至空船歸來,一無所獲。此時的黃魚,不...

  • 文章紹興美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阮煥章  出版时间:1978-12-06
    关键字: 绍兴美味 美食做法 乡土情怀

    故鄕紹興,佳味眞多;第一盛品,當指紹興酒,其名遍聞全國。兼及國外。入口香醇馥郁,令人讚不絕口。與紹興酒有關的家鄕菜肴與點心等有好多種;如酒糟鷄、糟肉、糟蛋,酒浸醉蚶子、醉湖蟹,和魚乾貝介等等。點心則有酒冲蛋、酒糟甜糊、酒釀餅、酒釀圓子和汆蛋,風味之美,為他鄕所不及。塩醃鮮黃魚、帶魚等加點『酒』淸蒸,也比他鄕好吃。還有酒浸楊梅,酒浸黑棗子,更令人垂涎三尺。此外尙有獨特的佳肴幾種如下:㈠油燜鷄腰:卽閹割公鷄取出之腎腰,每鷄一對,大如橄欖,集一二十對調以竹筍片...

  • 文章粉蒸牛肉(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3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5-05-01
    关键字: 川菜谱 粉蒸牛肉 材料 做法 美食

    可吃的酒醉饭饱,特此提供,以享同好,近来台湾,进口牛肉价廉,且营养味美,很可能好景不长,何不趁机多吃几次。「材料」:牛腩、牛腿均可(肥瘦视各人爱好)一斤,蒸粉两包(杂货有售,自制更佳,用在来米小半饭碗,锅内炒黄,拌入五香、花椒少许,压成粗粉即可),熟花生油(沙拉油也可)二汤匙,酱油三汤匙,辣豆瓣酱一汤匙(不吃辣椒可免),熟油辣椒,花椒粉,料酒,香菜,姜蒜汁,糖盐各少许。「做法」:牛肉横筋切条片均可,置碗内,加入花生油,料酒,酱油,糖,盐,辣豆瓣酱,姜汁(用

  • 文章川菜譜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川菜谱 棒棒鸡 原料 做法 美食

    二只(约十二两),酱油二汤匙,麻油一汤匙,醋一汤匙,盐、味精、糖、花椒粉、熟油辣椒、蒜泥、花生粉,各少许。放碗内,调成综合作料备用。葱白二段,顺切约寸半长之葱丝。做法将鸡洗净出骨,卷好用细麻绳扎成棒形,(据个人硏究,如此做法,是为使肉之原汁,不致过度流入汤中,而保持鸡肉鲜嫩,亦即棒棒鸡之得名。)放入开水中煑五分钟,离火泡十分钟,再煑一滚,盖上锅盖闷十分钟,鸡肉约八成熟即可捞出。待冷解开麻绳,撕成丝放在盘内,浇上综合佐料,将葱丝洒在上面,即可上棹。如用粉皮作

  • 文章紅燒牛肉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0期  作者:黃劉華萱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红烧牛肉面 台湾 做法 材料 川味

    的口味,也正代表着,川味的特㸃,味浓香辣。「材料」:选上好的黄牛肉(以肋条较佳)一斤、牛油二两,花生油二两、四川辣豆瓣酱约四两,酱油四汤匙,料酒一汤匙、糖一汤匙、香料花椒、盐、味精、姜、葱各少许,蒜头两大个,粗面条靑菜酌量。「做法」:牛肉洗净,水开后,将牛肉整块放入煑沸,打去浮沫,放入葱姜,煑至肉发硬,捞出待凉,切成一寸方块,或厚片,蒜头用刀轻拍去皮,和辣豆瓣酱、花椒斩细待用,锅内放花生油烧滚,将牛油切碎放入,熬出油来渣滤去,再将斩好之辣豆瓣酱,放入爆香,放入

共32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